十堰老兵忆抗战:当机枪手打鬼子曾3次护送周恩来

01.08.2015  13:16

  1940年,枣宜会战打响。

  激战中,战友负重伤,他主动担起临时机枪手的重任,两次负伤仍坚持战斗到最后。

  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在南京谈判,他3次秘密护送周恩来总理。

  ……

  日前,94岁的抗战老兵王玉祥,向记者讲述了那段烽火岁月。

  十堰晚报讯 文/记者 李寅 图/记者 吕世银

   主动担当临时机枪手,两次负伤

  王玉祥出生在郧县(现为郧阳区)和陕西白河县交界处,家庭贫寒。1939年秋,不满18岁的王玉祥被强征入伍,在郧县鲍峡镇简单训练两个月后,到郧县县城被编入新兵连。150多名新兵经谷城、保康和南漳县,到了宜昌三斗坪,后被编入77军132师独立营,军长是冯治安。

  1940年5月,枣宜会战打响,中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6个集团军进行堵击。日军先后攻占唐河、枣阳等地后,攻占宜昌,中国军队进行全面反攻。

  “当时我们的部队坚守在一个小土堡上,离三斗坪没多远。” 王玉祥回忆,部队驻守没多久,就遇到200多名日本鬼子骑着战马、手持战刀准备向西北方前进。

  “打!”看着日本鬼子靠近后,连长一声令下,大家立即开枪射击。“鬼子武器要比我们厉害,他们天空有飞机,陆地还有汉奸帮他们带路、当盾牌。” 王玉祥说,没一会儿,他身边的一个轻机枪手身负重伤,被担架抬下阵地。本来是步枪手的他,丢下步枪,抄起旁边的轻机枪连续射击。

  “机枪杀伤力比较大,所以机枪手往往是敌人的首要射击目标。” 王玉祥说,中午时分,一颗子弹从他的右眼飞过,经过简单包扎后,他强忍疼痛,拿起机枪继续射击。

  傍晚时分,王玉祥的右手中指又被敌人打中。“连长问我能否坚持,我想如果我撤下去,人就更少了,所以让军医包扎好后,继续战斗。” 王玉祥说,他的右手中指因此落下残疾。

  “那场战役打得好,从前一天早上,一直打到次日天亮。” 王玉祥说,日本鬼子打得只剩一二十人,全部缴枪投降。

   边排水雷边开船,到南京接受日军投降

  这场战斗结束后,因王玉祥作战勇猛,军长冯治安亲自授予他纪念章一枚,还授予其少尉军衔并担任排长(二等兵)。

  王玉祥说,这枚纪念章上还有“陆军第七十七军军长冯治安赠”字样和山海关要塞图案。遗憾的是,这枚纪念章在搬家时遗失。

  随后,王玉祥又参加了几十几次小战斗,然后被安排到位于均县(现丹江口市)草店的黄埔军校第八分校学习。学习期间,王玉祥因思乡心切离开部队,回到老家。

  1944年5月,王玉祥再次被征入伍,到了重庆合川县,随后8个月时间一直参加集训,没有再上一线战场打仗,所在部队番号,老人现在已想不起来了。“但部队的战士都很关心战局,得知日本节节败退,我当时是热血澎湃。

  1945年夏季,全国抗战胜利,王玉祥所在部队奉命从重庆坐轮船到南京接受日军投降。“抗战时期,日本兵在长江上布下很多水雷,所以轮船前行特别小心。” 王玉祥回忆,当时一直下雨,视线不好,为确保安全,都是白天开船,晚上靠岸休息。一旦发现有水雷标志,会迅速下水排除。

  王玉祥说,当时每到一个渡口,都能看到很多准备遣送回国的日本兵。

  中国军队抵达南京机场时,只有几架日机停放在荒草中,偶有几名日本兵无精打采地巡逻。在附近劳作的村民看到阔别8年的中国飞机,马上挥动着草帽毛巾涌过来。

  王玉祥所在部队将日军的枪支弹药一一收缴。随后,他就留在南京宪兵队,负责维持社会秩序。

   国共南京谈判,他3次坐车护送周恩来

  抗战胜利后,王玉祥所在部队被派往南京接管防务,他被安排在马歇尔公馆做警卫工作。

  1946年5月,中共代表团由重庆迁往南京,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当时的宁海路5号是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进行调停的重要场所,王玉祥每天都能见到一些重要人物来此会谈。

  “周恩来经常来与马歇尔交换意见,时间长了我也就认识了。”王玉祥回忆,当时周恩来爱戴一顶遮阳帽,每次进入公馆都会向大家点头微笑。

  其间,王玉祥与一名潜伏在南京的中共地下党员结交。经过试探觉得可靠后,对方暗中要求王玉祥秘密护送周恩来。

  “有宪兵坐的车,在路上一般没人敢拦。”王玉祥说,他曾先后3次护送周恩来从马歇尔公馆到梅园新村,但一直没有机会与周恩来交谈。为了确保王玉祥不暴露,每次离梅园新村还有半里路时,周恩来就叫他下车。

  “其实,我之前的名字叫郭金学。”第三次护送后,王玉祥的行迹还是被连长发现。感到情况不妙,王玉祥机智逃离,躲进一王姓家庭,也就是后来的妻子王玉珍家。

  当时南京市对户口盘查很严,躲在王家的王玉祥提心吊胆,周恩来知道后,指示中共地下党工作人员迅速给王玉祥办一个户口,不再用原来的名字,改为王玉祥。

  “当时让我自称是王玉珍的堂哥,抗战爆发后在重庆当兵,现在回南京投亲。”王玉祥说,在周恩来的关心下,他顺利办理了户口,随后又被介绍到南京首都地方法院看守所工作,一直到南京解放。

   响应国家号召,携妻儿回到老家

  “我妻子在南京汇文女子中学上过学。南京大屠杀时在美国大使馆避难,才逃过一劫。”王玉祥说,与王家结识,缘于一次王家夫妇在南京同仁街附近卖菜时遭遇当兵的欺负,他仗义维护赢得了王家夫妇的好感与信任。

  “王家没儿子,就两个女儿。她父母看我忠厚勤奋,就把我认为干儿子。”王玉祥后来才知道,岳父岳母很了不起,曾追随过孙中山,支持共产党的主张。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后,王玉祥被安排在刘伯承领导下的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工作,负责房产接收与管理。

  1960年,由于城市物资紧张,国家进行人口疏散,王玉祥第一个报名,携妻儿回到老家,被安置在郧阳地区工作。

  1981年,王玉祥退休后,和小儿子王荣明生活在一起。

  王玉祥老人生活十分规律,每天早餐7点半、中餐12点、晚餐6点,每天的睡眠时间则严格控制在8小时。

  前些年,他爱跟着妻子学唱越剧、黄梅戏。1995年老伴去世后,王玉祥就读书看报,还专门买了一台录音机和一些越剧、黄梅戏的磁带。现在,他每天都要到汉江街办东风社区广场散步、晒太阳。

  “我现在年龄大了,很多事情都记不清楚了,但你们年轻人不能忘记那段屈辱史,要记得落后就会挨打。”临别之时,王玉祥语重心长地说。

   链接

   枣宜会战

  武汉会战后,日军已经占领我国东北、华北、华中等大面积国土。1940年5月初,日军投入15万兵力进攻中国第五战区防区,意在消灭枣阳、宜昌周围的第五战区主力,控制长江,切断重庆运输线。

  1940年5月1日,日军兵分三路向襄河东岸第五战区部队发动进攻,枣宜会战打响。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率部与日军两个师团交锋,张自忠一边做好襄河防务,一边寻机主动出击。5月7日,他亲率74师渡襄河击敌,与日军激战9昼夜。但日军截获电报密码,知道张自忠所在,集中数倍兵力,将张自忠及其率领的74师包围在宜城市板桥店镇南瓜店附近。5月16日,因寡不敌众,张自忠在南瓜店壮烈殉国。6月17日,宜昌失守,枣宜会战结束。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