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市探索“3+1”模式做好城市民族工作

28.11.2014  20:42

  武穴市创新管理思路,探索实行“民族干部+社区干部+网格员”三方齐心协力为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做好服务管理工作的“3+1”模式,大力加强了城市民族工作,有效增进了民族团结,切实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处理纠纷法在先。依法依规依政策依程序处理民族问题,是民族工作必须坚持的一项重要原则。该市对民族干部、社区干部与网格员进行了系统、全面、深入的政策法规宣传,三支队伍在处理涉及少数民族群众的事件和问题中,坚持依法依规,严格区分矛盾性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法治的方式和途径处理了一批矛盾纠纷。

  应急预案定在先。汲取过去工作经验教训,制定了民族领域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要求各镇处相应制定预案,形成了上下联动的应急工作网络。今年8月底,利用应急预案,化解了维族群众因租住房屋产生的矛盾。

  信息研判建在先。在“3+1”工作模式基础上,争取更多的党政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管理工作,逐渐形成了“N+3+1”工作模式,构建起了了齐抓共管的民族工作格局。定期召开相关部门参加的民族工作联席会议,并在少数民族群众内部选拔出一名威信较高、政治素质过硬的联络员保持经常性联系,确保信息互通、情况清楚。

  服务管理情在先。建立了1个流动少数民族群众服务中心、2处服务站,保证了服务中心每年5万元的工作经费,完善了服务中心(站)的工作制度、工作人员管理制度、一站式服务制度和困难帮扶制度。建立壮大了“3+1”工作队伍,精心编印《外地来黄少数民族人员服务指南》5000册,免费发放给少数民族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