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文物局组织专家检查督办红安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8月20日,省文物局组织省文管会、省古建中心有关文物保护专家及省文物局文物处有关人员,赴红安检查督办红安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省文物局副局长王风竹,红安县文化局局长喻成传、文物局局长肖万斌等参加检查。
大别山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工作是湖北省文化遗产保护“四片两区一路一水”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省文物局不断加大大别山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力度,在项目立项、规划编制、方案审批、展览展示、经费争取和整合集中投入等方面加强对红安、英山、麻城、大悟等地文物保护项目的倾斜,并结合省委省政府的重点工作,以红安为中心努力打造我省大别山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示范区。今年,红安县实施的文物保护工程中超过30万元的项目有10个,为提高我省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确保文物保护工程质量,及时发挥社会效益,省文物局对红安县文物保护工程实施情况十分关注。此次检查组对董必武故居(国保)、七里坪革命旧址——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国保)、七里坪革命旧址——列宁小学旧址(国保)、秦基伟故居(省保)4个文物保护工程进行了现场检查,其中董必武故居文物保护工程是国家重点项目,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文物保护工程是省级重点项目。
在检查过程中,专家组对红安县的红色文物资源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特别指出:董必武故居是董必武主席的诞生地,是其早年人生、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见证,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作为红二十五军的重建地,是研究红二十五军光荣革命历史的实物资料;列宁小学旧址反映了当年红军根据地思想和文化教育的历史;秦基伟故居是为数不多的保存较好的开国将军故里,均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专家组认为,此次检查的4项文物保护工程进度和质量均达到设计要求,地方政府配套开展的周边环境整治也取得较好效果,整体工作推进情况令人满意。
在与红安文化文物部门领导交换意见时,王风竹副局长指出:红安在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省文物局高度重视并积极指导董必武故居、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等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维修与合理利用工作,在文物保护方案报批、保护规划编制、经费申请等方面给予了全力支持;经过省文物局积极争取,国家文物局对红安县的红色文物保护工程方案及时批复并安排了专项补助经费,充分反映了国家文物局对我省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红安红色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县文化文物部门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修缮、高水平展示。面对今年文物保护工程项目众多的局面,县文物局要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加强监管,确保文物保护工程高质量如期完工。他同时强调在系统开展文物点修缮工作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和及时开展有效利用工作,尽快让红安的红色文化遗产活起来,尽早发挥社会效益,红安要邀请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团队对红安的众多红色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整合研究,以红色文化遗产展示和利用为主线,通过组织实施文物保护修缮和展示工程,体现红安的革命传统和历史脉络,彰显红安文物的鲜明特点和独特魅力,全面提升红安红色文化遗产资源的影响力,在继承和弘扬先辈革命精神的同时,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努力打造大别山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