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武汉长江大桥“焕肤”尖板眼 一天施工6小时
3月31日,为期近一个月的长江大桥桥面维修工程按期完工,夜间通行也恢复正常。昨日,武昌区城管委召集相关单位召开施工验收会,透露了这座快六十岁的老桥此次“焕肤”美容的几大秘方。
倒春寒天气增加难度
武汉今年3月的倒春寒使气温反常偏低,且伴有雨水,在道路维修施工看来,低温和雨水是最影响施工的两大不利条件。由于要求的工期较短,通过的方案是在夜间11点到次日凌晨5点桥面封闭施工。“虽然施工时间定了,却遭遇低温天气下桥面喷涂干燥时间不足的难题。”原来,一般对路面喷刷后,表面干燥时间都需要1-3个小时,但是按照方案规定的6小时作业时间,加上外界低温、雨水“作祟”,桥面环境特殊,试验后的干燥效果都不尽如人意。“采用了两个公司的两种喷刷技术,但在试验时铺设的路面因为干燥不足,白天恢复通车后,路面表层铺设的物料与下层的附着力不行,都被来往桥面的车轮子给带跑了。”两次试验都遭遇了同一问题。为此,施工方又联系了上海一家公司,一面派人前往上海实地考察并试验,另一方面开始制定预备方案。庆幸的是,第三次试验在长江大桥上成功了。
一天6小时施工挑战极限
本次长江大桥桥面维修从3月4日开始,3月31日结束,以保证4月10日的“汉马”比赛如期举行。按照设计施工要求,本次桥面维修的主要内容是路面病害处理、表面精表处理和交通标线施划。“遭遇低温,加上长江大桥行车的特殊情况,一天只有6个小时的施工时间,还要‘抵抗’白天行车对前一天施工带来的影响,可以说,之前我们没有遭遇过这种情况,6个小时真的是在挑战时间极限了。”在总结这次长江大桥桥面维修情况时,武昌区城建市政建设工程处的工作人员十分感慨。“这次桥面维修一共就28天、168个小时的时间给我们。”
新桥面比原设计厚2毫米
在昨日的验收中,记者发现,维修完成后的桥面厚度比最初设计的要厚2毫米。对此,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倪工表示:“施工中对物料的配方确实进行过调整。”
原来,在对大桥桥面的实际施工中,工人发现因为夜间施工桥面环境达不到温度要求,喷刷后的路面很难干,“简单地说,就是原来的物料配比太稀了,我们就把配比调稠了些,干得更快。因为料更足,所以铺设后的厚度也增加了”。
据了解,本次桥面施工采用的技术工艺和“镀膜”材料,在武汉还是头一次使用。沥青是上海的,玄武岩石来自湖北京山,加上一种美国的添加剂合制而成。而这一层“镀膜”,有助于提高路面阻力,对桥面的交通安全有所帮助。既可以让桥面美观耐看,又可以隔离雨水,让桥面底层不受雨水侵蚀。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