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足球将脱离体育部门主管 机制理念面临变革

31.07.2014  12:36

  今天出版的《中国教育报》刊登了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7月28日召开的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其中有关校园足球的内容引起外界高度关注。袁贵仁提出从今年起逐步建立健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足球联赛机制,通过招生考试政策疏通足球人才成长通道,源源不断培养优秀足球后备人才。

  国内目前正在开展的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是由体育主管部门主导。袁贵仁的发言是否意味着教育部门将从体育部门手中接过校园足球活动的管理大权?记者今天向相关专家求证后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吴健是《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2015至2025年发展规划纲要》调研组和起草组成员,他今天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校园足球管理体制将有一个重大转变,即由体育部门转到由教育部门来主管。”他强调这是校园足球发展理念的一次重大变化。

  吴健解释说:“教育部门认为校园足球在开展时,重点应该放在校内普及上,要实实在在的足球人口。”过去几年,校园足球在体育主管部门组织管理下,发现和选拔足球人才是最主要的任务。但吴健对校园足球的定位有不同看法,“第一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第二提高学生的足球运动技能,第三以体育精神健全人格。

  吴健认为,校园足球的开展目的不应该带有太强的功利性,不过,没有功利性的校园足球活动并不意味着无法发现和选拔足球人才,“虽然,我们对校园足球的定位没有提及足球人才培养,但实际上,因为足球在校园的普及,随着足球人口的增加,可发现的苗子肯定是多了。

  体育主管部门也不会完全退出校园足球活动的工作,吴健表示,教育系统现有的师资力量难以达到培养高水平足球人才的要求,学校发现的足球苗子仍需要体育部门利用师资的优势去培养。吴健透露,体育部门也在筹划设立“校园足球高水平训练中心”,这些“训练中心”主要是依托在原来的少体校。凡是在校园足球活动开展过程中发现的苗子,都可以在这些“训练中心”得到很好的专业训练指导。

  很多学校发现,足球苗子在中学阶段流失最严重,因为上升通道不畅,很多喜欢足球的中学生最终都会放弃足球。吴建表示,加强大学联赛的建设,充分发挥大学联赛在整个校园足球工作开展中的引领作用,将成为校园足球努力的方向。“大学联赛发展好了,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和招生才能有依托,初中和高中的校园足球才能有上升通道,喜欢足球的初中生、高中生才可能继续踢球。

  在方案中,小学和初中联赛将重在普及,高中和大学联赛将突出一定的竞技性,因为到了高中和大学阶段,优秀足球苗子的选拔已经基本完成。高中和大学足球联赛将是足球人才的摇篮。

  本报北京7月30日电 (编辑:廖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