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市213个村(社区)法律顾问覆盖93%

06.11.2015  00:20

  截止日前,丹江口市213个村(社区)中有184个聘请了法律顾问,全市基层组织法律顾问覆盖率达86.4%,其中城区19个社区覆盖率达100%、农村覆盖率达92.3%。“有疑难,找律师”,成为时下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流行语。

  “三大结合”覆盖城乡

  2014年伊始,丹江口市司法局联合律师协会分会,在全市开始酝酿法律服务进村(社区)全覆盖工程,提出了“一镇(居)一执业律师、一村一法律服务人员”的“一对一”服务目标。在今年《市委常委专题会议纪要》的推动下,顾问工程迅速推进,“三大结合”覆盖全市184个村(社区)的同时,20个镇(办处区)及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也基本实现了有偿法律顾问全覆盖。

  有偿和无偿相结合。现覆盖的198个村(社区)法律顾问中,有33个单位签订了有偿的法律顾问合同(占18.3%),年顾问费从2000元到10000余元不等。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5个律师事务所积极性,从律师申请、律所把关推荐、协会和市局严格审查等程序,挑选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热心服务的法律服务工作者208人次进驻基层担任顾问。

  律师和法律工作者相结合。在法律顾问覆盖工作中,从全市执业律师中精选了50余名进驻基层,或单独、或与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配合担任顾问,有效解决法律人员不足、与服务对象不熟、解决问题不便等困难。198个法律顾问单位中仅有农村30个村单独依靠当地优秀基层法律服务者担任,其中有58个村(农村居委会)达2名顾问,确保服务质量和纠纷化解实效,基本实现“一镇(社区居委会)一执业律师、一村(含农村居委会)一法律服务人员”目标。

  选聘与推荐相结合。结合原聘请法律顾问基础,市局把全市法律服务人员向基层单位公开,推荐优秀人才,基层单位和服务人员双向选择,按照“层层推荐把关、向基层输送、村(社区)选聘”的程序,确定村单位法律顾问人员。

  “五措并举”推进服务

  “有疑难,找律师”。如何通过法律顾问,把群众在法律及法律之外的疑难困惑引向正常的解决渠道,依法依规化解矛盾纠纷,让基层干部依法开展工作,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经济发展与便民服务中,市局在法律顾问服务工作上切实做到“五措并举”。

  “一公示牌对外”,让群众一眼看出顾问是谁、如何联系、服务标准、监督途径。同时,市局在群众喜爱易用的水杯上印制“服务热线”向基层发放,永久留存或选择的法律服务人员。

  “一办公场所”接待,通过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等放置“办公桌牌”,告知群众联系方式、警示顾问职业要求,定期或不定期现场接待群众、释疑解惑。

  “一服务协议”,签定的服务协议分别由法律顾问、村(社区)和当地司法所三方留存,明确各方权利义务。

  “一管理办法”,经多方反复讨论,出台“丹江口市村(社区)法律顾问管理办法”,下发委托方和法律顾问人员手中,接受镇(办处区)、村(社区)、群众及管理部门对顾问工作的监督。

  “一工作台帐”,村(社区)、法律顾问分别记录工作台帐,在办公场所和法律顾问所在律所留存,时刻接受抽查和考核验收。
疑难困惑”律师解答

  涉及法律问题,通过服务热线及现场办公等方式,毫无疑问由律师等来给予解答。涉及法律服务之外的“疑难困惑”,法律顾问仍有义务向他们指引解决问题的正当途径,真正实现“有疑难,找律师”。

  提高了普法的针对性。法律顾问充分利用法律专业知识,随时随地、耐心甚至反复解答群众的疑问,辅之于多名律师的帮助,让群众在迫切需求中掌握法律知识,感受法律的神圣与权威,让普法工作由先前的被动接受到目前的各取所需,针对性大为提高,逐步转变了以前的“一知半解”。

  减少了基层的盲目性。“村委会现在决策心里有底了。”均县镇一村书记感叹道。法律意识的淡漠、人情观念的盛行,使不少村委会及村干部栽了跟头。“遇到疑惑,我按水杯上的联系热线一打电话,就知道找哪解决。前段时间兄弟间的承包地纠纷,差点去上访……”。法律知识的增强与顾问接触面的广泛,帮助基层干部、群众办事效率、规范程度、寻求途径明显改善,盲目性大大减少。

  增加了群众的可信度。法律顾问以“第三方”的身份涉足“疑难困惑”的解答、调处化解矛盾纠纷,既与矛盾双方无利害关系,又无其它“人情事故”可言,群众的信任度提高,利于律师主动参与突发意外事件处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化解及法律援助工作的深入。(周世清)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