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李德仁院士希望打造“卫星互联网”
【大家名片】
李德仁
江苏人 ,1939年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教育家,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在普通人听来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学科名称,但它其实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日常使用的地图、卫星定位与导航等,都倚赖这个学科提供的技术支持。
日前,在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75岁的李德仁院士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在近1个小时的访谈中,操着江苏口音的李院士思路清晰、语速很快,为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付出毕生心血的他对记者说:“我现在希望在天上搞个‘互联网’,把数以百计的卫星都统起来……”
误打误撞进入测绘领域
作为中国测绘遥感界和湖北省唯一的两院院士,很少有人知道,李德仁当年其实是“误打误撞”进入这个领域的。
1957年,18岁的李德仁中学毕业第一志愿报考了北京大学数学物理系,却被刚刚成立的武汉测绘学院(以下简称“武测”)航空测量系录取。
“当时考大学可以填报12个志愿,武测是我的第8志愿。”李德仁说,他中学时曾对机械制图挺感兴趣,所以当时看到航空测量与制图专业时,以为也属于工业测量制图范畴,于是填报了,直到被学校录取才知道是搞地球测量制图。
大学期间虽然求知若渴,但李德仁并不盲从权威。大四时,他在苏联专家撰写的教科书上发现问题,写了几篇文章并转给航测系主任王之卓教授。收到文章后,王教授惊喜不已,专程把李德仁叫到家里谈了3个多小时。
逆境中背诵英文版《毛选》
1963年本科毕业,李德仁报考王之卓教授的研究生,当年选拔考试科目一共3门,李德仁两门满分、一门99分。然而因档案里有一份“莫须有”的材料,李德仁被取消了研究生录取资格,之后他先后被下派到航测队、干校、水泥厂、研究所当工人、炊事员、技术员等,干过搅拌泥土、送建筑材料、种水稻、扛包等活儿。
“当时只想到服从国家安排,从没想过自己的挫折。”如今坐在宽敞而整洁的办公室里,看着从窗户射进来的阳光投在面前的地球仪上,李德仁淡然地回忆起那15年的人生逆境。
下放期间,李德仁一直谨记王之卓教授的嘱托,从未放弃学业。虽然每天工作十分劳累,条件也非常艰苦,但他坚持利用晚上休息时间自学了很多新知识。尤其是英语,因为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不能公开学习课本上的英语知识,李德仁想到一个变通的办法,通过背诵英文版《毛泽东选集》来提高英语水平。
解决测量学百年难题
经过长达15年的磨砺,李德仁的命运在1978年迎来转折。那一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时年39岁的李德仁终于回到恩师身边,1981年留校任教,后又赴德国进修。
留学期间,李德仁以自己才智与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982年,他在德国波恩大学求学期间首创了一种新的测量方法,被国际测绘学界称为“李德仁方法”;1983年,他转入斯图加特大学,仅用两年半时间就完成了学位课程和博士论文,其博士论文被权威专家称为“解决了测量学上一个百年来的难题”……
1985年,李德仁谢绝了欧美许多顶尖科研单位的邀请,回到母校任教,1年后破格晋升为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又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7年担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直到2000年学校与武汉大学合并。
作为老师,李德仁桃李满天下。从1989年带第一个博士生开始,20多年来他门下走出130余名博士生,其中有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5位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4个长江学者……
希望把数以百计的卫星统起来
作为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牵头人,科研一直是李德仁工作重心所在。近30年来,他带领的团队取得一项项创新成果,助推中国跻身世界上三个最重要航测遥感强国之列。
他主持研制的具有中国版权的地理信息系统“吉奥之星”,打破了国外GIS软件“一统天下”的局面,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研制的道路移动测量系统,采集了我国300多个城市的街景影像,成果获得2007年和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到2020年我国天上估计有200多颗卫星。近来我每天都在思考的,就是怎么把天上的卫星用好。”李德仁说,他希望把数以百计的卫星统起来,实现卫星组网通信、实时处理和快速响应,让收集到的信息在天上就处理好,然后直接把结果发到每个需要的人手上,以抢险救灾为例,这样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把灾情弄清楚,进而实施应急响应,届时会大大提高救灾的效率,造福人民。
李德仁三问教育
作为一名教育家,李德仁院士一直思考的,还有以下三个问题。
大学生到底该学些什么
“进入大学后到底该学什么?”李德仁说,上大学不应像读中学小学,不是门门功课考100分、排名第一就意味着成功,分数并不能代表全部。大学固然要学习知识,更要掌握学习、思维的方法和培养解决问题、与人合作的能力。
李德仁曾考虑进行考试改革,将“一个学期结束后的期末考”改成“下一个学期刚开始时考”,目的是给学生一个假期的时间消化吸收并实践所学的专业知识,从而真正理解,以避免“刚学完就考,一考完就忘”的情况。
导师怎能把研究生当苦力
“不少导师把研究生当苦力,这怎么行?”李德仁说,现在不少教授都当老板了,拿到一个几百万的项目就叫研究生干活,为自己完成任务服务。让研究生做一点可以训练基本技能,但不能老是让他们反复做同样的事情,否则他们得不到太大提高。
李德仁认为,要相信年轻人的智慧和能力,把年轻人放到科研最前沿去,充分发挥年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常常能够打破老人的墨守成规,解决一些老人没有解决的问题。
中国为什么创新人才不够
“总说中国创新人才不够,这是为什么?”李德仁说,问题出在培养机制上。教育应该有启发性,但是目前一切唯分数论,大学考试搞标准答案,这有违教育规律,“实际上多给学生一点空间,能够发现更多的好学生。”
李德仁强调,“没有创新思维,就没有创新成果”。他认为老师在出试卷时,应该有30%的活题没有标准答案,目的就是发掘哪个学生更有想法。
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20141012/ctdsb2451464.html
(稿件来源:《楚天都市报》2014年10月12日 本网编辑:吴江龙)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