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仁:科学家要的就是宽松的研究环境

02.06.2016  05:34

南方都市报记者:冯群星

李德仁,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被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提出可靠性和可区分理论处理测量误差,被学术界认为“解决了测量学上一个百年来的问题”。

在李德仁看来,这次科技界盛会,规格、规模堪比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据了解,当年出席大会的包括科技人员、中直和国家机关、解放军和国防工业部门在内的32个代表团。此次大会参加者不仅有科学界人士,还有中央和省市的领导干部。

 

创新驱动发展变得极其重要

2013年以来,中等收入陷阱成为与中国经济相关的热点词汇。“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持续引领发展,只有科技创新这一条路。”李德仁说,创新驱动发展变得极其重要,“中国到了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中央召开这一盛会,动员全党全国进行创新。

据新华社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要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要让领衔科技专家有职有权,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

李德仁对此印象深刻。在多年科技体制改革中,他感到国家对科学发展很关心,各方面政策在倾斜,但具体执行中往往面临着各种细微问题。这次,中央是再次“表了态”,要真正落实。“实际上,科学家要的就是宽松的研究环境。”李德仁说,这需要真正放手让科学家去创新,“不要像过去,项目还没有立起来,一流的专家就要被二流三流的外围人员审查该不该做”。

 

要提升中国的原始创新能力

据新华社报道,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必须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能够持续涌现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

就是要提升中国的原始创新能力。”李德仁以过去出现重大技术突破的材料、空天等领域举例说,在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具有长期性和基础性特征的领域投入更多的支持,才能保障中国走入科技强国之列。先进创新的东西往往是周围的人都不能理解的,如果一定要说科学家“有职有权”,其实要的是研究这些问题的权力。

创新的东西,往往被大多数人认为现在不可能实现,如果科学家的想法大家都能理解,那就没创新了,就不先进了。希望从这方面给科学家松绑,不要动不动就设限,要相信科学家,让科学家尤其是顶级科学家放手发挥自己的才华。”李德仁说。

以前,一些科学家要做前沿研究,有管理人员会问,这个东西美国有没有?如果美国人都搞不出来,你能搞出来吗?这其实就耽误了。”因此,李德仁说,要吸取类似的教训,给科学家更大的自由度,使中国真正成为世界创新高地。

http://epaper.oeeee.com/epaper/A/html/2016-05/31/content_42185.htm

(稿件来源:南方都市报2016年5月31日  本网编辑:肖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