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最美水卫士】宋发旺:神农溪畔水文哨兵
(湖北日报 记者许琳 通讯员王晓 张幼成)在素有湖北水文“西藏”之称的神农溪源头,有个石板坪水文站。站长宋发旺,在大山深处寒来暑往26载,以默默的奉献诠释水文工作的职责与担当。
1988年7月,宋发旺从湖北省水利学校毕业,分配到石板坪水文站。那年他刚满20岁,背着行李,走进这神农架南麓与巴东县交界之地。
水文站离集镇有50里路,担负着大屋基、大沱站及石板坪3个站点的水质采样送样任务,定时定期向20多个部门提供水位、雨量、流量和水质信息,年均提供信息2万余条。
进山勘测水质,宋发旺常常要带着砍刀,砍掉荆棘趟路前行。去年7月的一个下午,已经跑了几个勘测点的宋发旺来到大屋基站,火辣的太阳晒得他早已汗流浃背,刺枝挂破他的大腿,留下一道道血印子,他却全然不顾,径直下到采样点工作。当完成GPS定位、气温水温测量、采样、贴标签、装箱后,才感到大腿剧疼,但他咬紧牙关,马不停蹄地将水样送往恩施州进行检测。水样送到时,他中暑倒下了。
石板坪水文站很特殊。在担负向中央、省及当地政府报汛任务的同时,还要为三峡水库调度、清江水电开发、神农溪旅游等提供水文信息。2008年7月4日至5日,神农溪连遭3次暴雨袭击,累计雨量达305毫米。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性洪水,宋发旺来不及照顾患病卧床的妻子,赶到站里启动水文勘测和应急预案。冒着瓢泼大雨,他带领2名站员抢测特大洪水,三天两夜奋战在测报岗位上,困了就在水位台里打个盹,饿了就用方便面充饥,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共施测流量21次,收转水情电报65份,并根据上游雨情,预测重大水情信息10多次,为抗洪抢险提供了宝贵时间和科学依据。事后,巴东县领导专程赶到水文站,授予他们“抗洪卫士”锦旗。
2011年9月16日,受强降水影响,建始县茅田乡三道岩村发生严重的山体滑坡,大量滑坡体堵塞河道,形成了堰塞湖。危急时刻,宋发旺迅速组队,冒雨直奔三道岩堰塞湖,迅速安排抢测。很快,第一组数据传回抢险指挥部。不断测出的水文数据,对建始县三道岩堰塞湖的情况进行了完整描述。这一刻,山上不时还有松动的石块砸下来,为抢测数据,宋发旺冒着塌方的危险,精心布设流量测验断面,搜集第一手水文信息,为应急抢险赢得了宝贵时间。
省防汛办专家组、建始县政府等在现场听取了水文应急抢测工作的情况汇报后,对恩施水文的应急抢测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各项监测数据全面、完整、准确,为堰塞湖的处置决策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和技术支撑。
2008年10月下旬,三峡库区进行175米实验性蓄水。神农溪流域山高坡陡,是地质灾害多发地带,当地政府紧急通知,要求在三峡蓄水期间,实施水位流量24小时监测,为当地预防地质灾害工作提供决策信息。宋发旺接到任务后,深感责任重大,带领职工在观测一线坚守一个多月,及时提供了大量准确无误的水文水资源信息。
在守卫神农溪26年的漫长岁月中,宋发旺用青春和心血书写了水文人淡泊名利的品质,展示了基层水卫士的本色。他先后20多次荣获全国水文系统优秀基层代表、全国水利系统劳动模范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