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清的河成就高质量发展的城
(潜江市水务局)五月的潜江,迎来了火红的龙虾季。这座因水而名的城市,以一方清水,记录了一座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城。
水与城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人类的生命、生产活动离不开水,城市的建立、发展与可持续离不开水。另一方面,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高度集中地,又一直希望并事实上通过其智慧与行为对水加以某种改变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类生活生产条件的优化。在最严格水资源管控下,潜江市通过工业经济转型发展、虾稻共作绿色崛起、环保凸显的乡村振兴建设,不断提高全市水环境。
通顺河连汉水入长江,流经潜江,仙桃和武汉等地,在保证源头清水的工作中,潜江市投入5亿元对通顺河潜江段实施系列治理工程。为解决通顺河源头泽口闸前汉江水位常年偏低,引水流量不足的问题时,他们就从境内东荆河倒虹管从上游兴隆水利枢纽库区引足汉江水,让通顺河(潜江段)水体流动起来。为不断改善和提高潜江境内河水的水质,他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引山”思路,引导区域内高新区企业转型,并通过提高项目环境准入门槛,来改善水环境。通顺河潜江段已关闭取缔企业11家、关停拆除畜禽养殖场122家,有效减少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对河湖的影响,倒逼着园区转型升级成功。为强化日常管理,他们在汉南河落实了河长制,聘请了民间河长,共同维护河流的健康。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市建成城南、城北和油田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260公里,建成杨市食品产业园、潜江经济开发区、王场精细化工园工业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集中率达到了91.8%。
在城市发展历程中,人水的关系经历了相依、相争、相融,如今在一渠清水的映衬下,潜江加快了宜居城市建设步伐。正在开展的东荆新区水系连通,返湾湖湿地,兴隆河绿道等河湖水域治理,将水与人的关系拉得更近。全市投资3.8亿元,在园林城区开展水系连通,将“三湖四河七渠”脉胳打通,同时又投资近12亿元,大力整治城市黑臭水体,逐步对曹禺公园、梅苑、南门河游园、百里长渠、县河、罗潭河、城东河、莫解渠、园林一支渠、二支渠,杨市二支渠、五支渠开展河底清淤、岸上截污、亲水平台、林荫步道和绿化长廊建设工程。全市还规划沿高铁、高速公路建设近10公里长的生态湿地,努力让城市内“水清、水满、水生态、水景观”成为常态化。控源截污治水后,城市河道焕然一新,岸上亭台楼榭,桥下清水长流。通畅的渠道、清澈的湖水引得游人醉,就连夕阳也流恋,毫不吝啬将最美的余晖印在水面上。
这一河清水还直接带火了全市“虾稻共作”生态种养模式和以田园水乡为特色的村镇发展。通过升级主河道、改造分支流、疏通毛细渠、清洁水岸线,在“虾稻共作”种养基地全部实现“清水灌田”。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以秸秆直接还田为饵料,推广虾稻共作、虾稻连作循坏种养模式,有效遏制了农业面源污染。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指导下,王场光纤小镇、兴隆绿色小镇、后湖马拉松小镇,带动群众发展体育休闲及旅游产业,脱贫致富,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
“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潜江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今年,全市还将继续推进老新二站、杨市防洪泵站等重大水利项目建设,统筹解决好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问题,用最安全的水环境去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惠及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