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红包乱战:社交平台绞杀电信运营商、银行
继去年微信红包“偷袭”移动支付端并取得巨大成功之后,今年春节上演的红包大战已成为各家平台必争之地。支付宝、微信、微博,各路移动互联网巨头怀揣数亿巨资,纷纷纵身投入这场烧钱赌局之中来。而由这些移动支付平台所引领的抢红包大战,亦有成为春节“新民俗”的趋势。
事实上,微博、微信、支付宝三者砸钱换取用户活跃度的最终目的其实都基本达到了,但他们各有所长,在不同领域称霸一方。而最黯然神伤的莫过于传统运营商,在以电子红包大行其道的潮流中,短信拜年正渐渐成为“过去式”。
电子红包的发展,短短两年,却从“现象”演化成了“力量”。这也验证了,移动网络时代“入侵者”无所不在。
微信——数据大赢家
若但凭数据来看的话,微信似乎是最大的赢家。据中国移动互联网公布的红包数据,在除夕当天,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0.1亿次,是去年除夕的200倍,在零点峰值,每分钟有165万个红包被拆开。
对比最大竞争对手支付宝红包数据,在除夕当天,有6.83亿人参与了红包游戏,支付宝红包收发总量超过2.4亿个,总金额40亿元,此外,微博方面则有1541万微博网友分享了由央视春晚及39位明星与商家送出的1.01亿个红包。
从收发总量来看,微信红包完胜支付宝红包,微信数据之王的称号可谓实至名归。
事实上,羊年微信红包能有200倍的增量,绝不仅因今年电子红包的普及,摇一摇和春晚合作,也为移动支付普及立下了功劳,对于移动互联网在三四五线城市的普及、移动支付的渗透率有很大的贡献。据统计,当晚微信红包摇一摇互动量达到110亿次,红包峰值发送量为8.1亿次每分钟。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微信在数据上看似大获全胜,但是相较于包揽了理财、购物、打车等支付场景的支付宝来说,微信的场景运用还是较为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