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新五福” 你真的读懂了吗?
迎接丙申猴年的央视春晚再次说明,对春晚的社会影响力,无论如何,不能低估。这道三十多年来中国人习以为常的年夜精神大餐,不见得每一道菜都特别合每一位观众的胃口,但有几个共识已在中国广大公众中确立:
它不可或缺;它已积累下不妨年年约见的基本“范式”;它每年都得大胆创新,上几道“新菜”;它在辞旧迎新之际,为我们勾勒着新一年的“文化底色”。
除夕夜,四个半小时里,有1.63亿观众直接参与了集齐“新五福”的互动游戏。“新五福”把本次春晚“你我中国梦,全面建小康”的主题给具体化、生动化了。盯着大屏守春晚、点击小屏抢福卡,春晚的感染力,“新五福”的深意,就这么传播开去,既是有声有色的,又是不动声色的。
“富强福、和谐福、友善福、爱国福、敬业福”,这新的“五福”,颇耐人寻味。
“五福临门”,中国人最常提及的祝福语之一。“五福”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温暖符号。来自《尚书》中的“五福”,意指“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把今年春晚这“刷新版”的“五福”与之对照,既有词锋不同但内涵一致的传承,也有鲜明的时代新意。“新五福”比之传统“五福”,至少有三点变化——
其一:从个人视角推进到家国视角。
这是指“五福”的立意起点。传统的“五福”,皆是从个人视角出发,“福”来之于生命之绵长、生活之富贵、身体之安康、心性之仁善、终点之安详。“新五福”里当然包括了个人视角下的向善、向美、向谐,但也加入了更开阔的家国视角。爱国与富强,都已超越了个人的视野、情怀与追求。
其二:从个体评价推进到公共评价。
这是指对“福”的评价标准。什么是“福”,什么是“幸福”?中国人对此回答了数千年。能镌刻进文化册籍里的“五福”,必是经得起岁月打磨的共识。然而,传统“五福”仍止于个体评价——任何单一个人都有达成此“五福”的可能,新“五福”则推进到公共评价下的“福”——那是亿万个体共同所求之“福”,是多少个体之“福”的欣然交集。
其三:从个人修为推进到全民努力。
这是指追求“福”的路径。传统“五福”,今天看来确实博大精深,且知易行难。今人仍不妨奔着这“五福”而努力。“新五福”则既需每一位个人做出努力,又要靠人与人相互感召、相互支持,靠社会氛围的影响,靠成熟国家治理机制的保障。一句话:个人修为很重要,全民努力不可缺。
不妨说,新“五福”是传统“五福”的时代版、升华版。“拎出”新版本之后,关键在于如何以有力传播来达成广泛共鸣。
猴年春晚,为此做了创新与尝试。
情景剧《将军与士兵》里的力量感,把“爱国”与“富强”这两“福”的内涵做了很直白的阐释
《山水中国美》讲的是人与自然之“和谐”
《六尺巷》则唱的是人与人之“和谐”、“友善”
《快递小乔》里的“敬业福”比要集齐的“敬业福”,更生动,更好找。
引入移动互联时代的创新手段,通过集齐“五福卡”来发动亿万人参与互动,是让“春晚不止于大屏”的有趣方式,也是把“新五福”传播出去的实在方法。大家抢的不是钱,而是福气;大家抢福卡时不见得对“新五福”深思熟虑,但潜移默化之间,“富强是福,和谐是福,友善是福,爱国是福,敬业是福”的理念为男女老少更加熟知。这抢福卡的过程,由此变成了一次全民“幸福观”的自然共鸣,一次润物细无声的“幸福观教育”。
年年春晚求创新。而创新,不只是就手段论手段、为技术而技术。构建起具备较强思想性的内在精神主线,围绕它所进行的创新,才是有的放矢,才能纲举目张。“新五福”的提出和初步传播,就是这种张力的寻找和体现。
春晚“新五福”勾勒中国文艺“猴年底色”
猴年春晚终究只是一夜之间的一台晚会。广大公众对春晚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具体要求恐怕是丰富多彩、口味不一,有内容上的也有形式上的。但归根结底,是一份精神要求,是一个13亿人的国家对“精气神儿”的要求。丙申猴年春晚之后,央视春晚也好,其他的中国文艺创作也好,都有着需要奋力追求的更高高度,都需时刻捕捉广大公众的精神要求,紧跟这些要求,引领这些要求。
以“富强、和谐、友善、爱国、敬业”为基调的幸福观,或将成为中国文艺的“猴年底色”之一。它与“你我中国梦,全面建小康”一样,在春晚里生发,又不止于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