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小麦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28.02.2015 17:50
本文来源: 农业厅
据区植保站近期在杨溪、柳陂等乡镇对小麦的田间调查显示,瘦弱苗占20%,过旺苗占15%;小麦条锈病病田率8.5%,为历年发生最早,普遍率最高年份;小麦蚜虫百叶虫量0-1300头,加权平均155头;麦园蜘蛛百株虫量300-15000头,是近年来发生最早,同期最高年份。针对现在苗情长势和病虫害发生趋势,在田间管理上应采取如下措施:
一、清沟排渍,预防春季麦田渍水。随着春季余量增多,田间持水量增大,易使小麦根部受渍影响根系活力和叶片功能,从而影响小麦产量。应及时清理厢沟和腰沟,预防麦田渍水。
二、中耕追肥,促弱控旺。对长势瘦弱麦田,亩施尿素7-10公斤,均匀撒施后中耕;对生长过密过旺麦田,结合中耕疏理掉部分过密苗,追施过磷酸钙10公斤,钾肥5公斤,尿素5公斤;对长势一般麦田也应酌情施好拔节肥。
三、防治病虫害。今年小麦条锈病、穗蚜、麦园蜘蛛将呈中等偏重至大发生趋势。应特别重视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控。
1、防治麦园蜘蛛用15%哒螨灵乳油20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25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麦田均匀喷雾;
2、防治蚜虫用5%吡虫啉3000倍液或50%抗蚜威2000倍液或0.36%苦参碱水剂500倍液麦田均匀喷雾;
3、防治条锈病、白粉病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50公斤麦田均匀喷雾,也可选用烯唑醇、戊唑醇类农药按要求的剂量进行喷雾防治。
四、及时防除小麦杂草。小麦拔节以后,是小麦幼穗发育的旺盛期,此时期一般不能使用化学除草,应采用人工除草的办法,清除田间杂草,预防杂草与麦苗争光争肥,影响小麦产量。
本文来源: 农业厅
28.02.2015 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