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情肆虐 渴声一片——当前全国旱情形势扫描

03.08.2014  11:29

7月31日,在湖北省郧县谭山镇徐家村,农民从龟裂的地面走过。受持续高温干旱的影响,湖北省郧县北部乡镇谭山镇降雨量同比减少70%以上,20余口塘堰基本干涸,人畜出现饮水困难。当地政府迅速采取抗旱救灾应急措施应对持续加重的旱情,投入2台送水车和20多台次抗旱设备解决人畜饮水和农业生产用水,千方百计将旱情影响降到最低。新华社发(程馥华 摄)

旱情肆虐 渴声一片——当前全国旱情形势扫描  

新华网北京8月2日电(记者王宇 于文静)持续多日、覆盖12个省区、受灾面积达5800万亩的旱情正迅速蔓延,引发国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

“有收无收在于水”。当前旱情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对我国秋粮丰产产生怎样的影响,未来抗旱前景如何,新华社记者走访重灾区,采访权威部门。

重旱区域超过1400万亩

记者采访农业部、国家防总及气象局了解到,今年我国旱情呈现出范围广、高温干旱叠加、重旱区域集中等五大特点。

首先是发生范围广。农业部数据显示,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湖北、陕西、甘肃、新疆等12个省区目前均出现不同程度旱情。截至目前,全国农作物受旱面积5868万亩,其中严重受旱1458万亩。

其次是高温干旱气象叠加。近段时间,北方大部分地区持续出现高温天气,很多地区缺乏有效降雨,加剧了土壤水分的蒸发。高温少雨天气造成土壤失墒加快,作物蒸腾量加大,令旱情迅速发展。

再次是重旱区域集中。记者了解到,今年旱情主要集中在河南平顶山、洛阳、漯河、许昌、焦作,河北廊坊、沧州、保定、唐山,陕西渭南等地,其中河南为本次旱灾的重灾区,受灾面积逼近全国受灾面积的一半。

此外,抗旱水源严重短缺。根据国家防总的数据,目前湖北省600多座水库低于死水位,111座小型水库和5万多口塘堰干涸;山西省有225座水库干涸,1.6万眼机电井出水不足;河南省21座大型水库蓄水总量较常年同期偏少13亿立方米,抗旱用水明显匮乏。

最后,旱灾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据农业专家介绍,旱情期间,我国黄淮、华北、西北大部分玉米处于喇叭口期,水稻处于孕穗期,正是需水临界期,生长发育快,需水量大,目前旱情已造成局部地区作物生育进程受阻。

“当前旱情主要影响‘两头’,一头是播种早、已经开始抽雄的玉米,造成花期不遇;另一头是播期偏迟、长势偏弱的田块,旱情造成土壤失墒快,叶片萎蔫卷曲。”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曹衍德说。

局地旱情将致粮食绝收

“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当前正值农作物生长发育关键时期,持续的旱情无疑将影响到今年我国秋粮的产量。

“眼看着到嘴的粮食收不上来。”河南郏县铁炉村村支书刘路营指着打蔫儿的一株株玉米告诉记者,如果再这么旱下去,眼前这片玉米地可能就要出现绝收的后果。

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持续的旱情,河南等地一些农村出现了农田减收甚至绝收的风险。根据河南省农业提供的数据,过去十天来,河南受旱面积正以每天160万亩的速度递增,这些受旱面积中,四分之一为重旱面积--这些田地即便迎来充裕降雨,也基本属于绝收状态。

对于旱情对农情的影响,国家防总的信息披露,目前旱区有841万亩农作物因重旱减产,有56万亩干枯绝收,对农业生产已造成一定影响。

由于秋粮占全年粮食产量的70%,又由于河南粮食产量占全国产量的10分之一,因此毫无疑问,河南等地的旱情将影响我国全年粮食产量。不过农业部门也表示,从总体看,全年旱情不及往年,并且非灾地区的作物长势较好,如果应对得当,整体来看全年秋粮依然丰收有望。

凸显农田水利重要性

农谚道,有收无收在于水。风调雨顺的年份农作物往往并不需要太多次人工浇灌,大旱来临,人工浇灌则显得十分重要,水利工程作用凸显。

水利设施较好的地区,旱情相对较轻。在许昌县陈曹乡高标准粮田,田成方、路成网、沟渠相连,田间随处可见自走式喷灌设备。记者看到,由于高标准粮田基础设施建设到位,节水灌溉设备齐全,粮田的灌溉用水得到了较好的保证,田间玉米正茁壮生长。

“虽然全县旱情严重,但因为水利设施配套好,旱涝保收,今年玉米长势跟常年无异,虽是大灾情,但却是小灾容。”许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周炳臣说。

当前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持续的干旱增加了浇灌次数,也加大了农民抗旱浇地的成本,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所降低,弃耕弃种迹象隐现。

据河南省农业厅副厅长魏蒙关介绍,由于近年来连续干旱,河南一些地方地表水严重短缺,地下水位明显下降,抗旱浇地成本大幅提升,在地下水位超过200米以上的部分地区,亩均浇地成本达到60至100元。

浇地成本的提升降低了农民的抗旱积极性。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一些田地里,干枯的玉米歪歪斜斜躺在地上,无人打理。

“村民觉得就算花钱浇地收成也没指望,只好放弃。”刘路营告诉记者,今年旱情严重,很多地浇了两遍水庄稼都长不起来,村民只好放弃抗旱耕种。

针对这一现象,农业部要求各级农技人员“蹲点包片”“到田到户”,亲授抗旱保苗技术,并强化科学抗旱理念,合理把握抗旱次序,分类指导;要求有水浇条件的耕地能浇则浇,能保则保,无水浇条件的则及时改种补种短生育期作物,并为秋冬作物的播种做好准备。

7月31日拍摄的湖北省郧县谭山镇徐家村干涸的塘堰。受持续高温干旱的影响,湖北省郧县北部乡镇谭山镇降雨量同比减少70%以上,20余口塘堰基本干涸,人畜出现饮水困难。当地政府迅速采取抗旱救灾应急措施应对持续加重的旱情,投入2台送水车和20多台次抗旱设备解决人畜饮水和农业生产用水,千方百计将旱情影响降到最低。新华社发(程馥华 摄)  

陕西省商南县县河水库水位下降明显(7月30日摄)。据陕西省商南县民政部门统计资料显示,截至7月底干旱已造成全县13个镇167个行政村(社区)不同程度受灾。   新华社发(母家亮摄)

7月30日在陕西省商南县过风楼镇小栗园村拍摄的已经枯死的玉米。据陕西省商南县民政部门统计资料显示,截至7月底干旱已造成全县13个镇167个行政村(社区)不同程度受灾。   新华社发(母家亮摄)

7月30日,在陕西省商南县过风楼镇小栗园村,当地农牧站站长张传珍在查看已经枯死的玉米。据陕西省商南县民政部门统计资料显示,截至7月底干旱已造成全县13个镇167个行政村(社区)不同程度受灾。   新华社发(母家亮摄)

7月30日在陕西省商南县过风楼镇小栗园村拍摄的已经枯死的玉米。据陕西省商南县民政部门统计资料显示,截至7月底干旱已造成全县13个镇167个行政村(社区)不同程度受灾。   新华社发(母家亮摄)

7月31日,四川省广安华蓥市禄市镇小驴山村村民在枯竭的塘堰找水。连日来,四川盆地大部分地区遭受高温袭击,其中川东北的南充、广安、达州、巴中等地的部分地方最高气温达37至39℃。29日16点,广安华蓥市最高温度突破40.6℃。持续高温酷热天气导致旱情加重,一些塘堰枯竭、溪河断流,水稻、蔬菜等农作物开始干枯,人畜饮用水出现短缺。当地及时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全力以赴投入抗旱自救。新华社发(邱海鹰 摄) 

小栗园村朱善怀家的2亩玉米虽然未到收获季节,却已干枯(7月29日摄)。今年6月份以来,陕西商南县遭遇罕见干旱,不仅农作物干枯,县城6万多居民也吃水困难,县政府紧急调了30辆大型车辆从丹江取水供应城区,目前已持续40多天。据了解,这是商南县自从1926年有水文资料记录以来,所遭遇的88年不遇的罕见干旱。据商南县民政部门统计,目前,干旱已造成全县26万人不同程度受灾。新华社记者梁爱平摄

7月31日,四川省广安华蓥市禄市镇小六水沟村村民冒着烈日给干枯的梨木苗浇水。连日来,四川盆地大部分地区遭受高温袭击,其中川东北的南充、广安、达州、巴中等地的部分地方最高气温达37至39℃。29日16点,广安华蓥市最高温度突破40.6℃。持续高温酷热天气导致旱情加重,一些塘堰枯竭、溪河断流,水稻、蔬菜等农作物开始干枯,人畜饮用水出现短缺。当地及时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全力以赴投入抗旱自救。新华社发(邱海鹰 摄)

7月31日,一位农民在展示已经枯萎的向日葵。记者日前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采访发现,由于内蒙古部分地区持续干旱,造成当地大面积种植的向日葵面临减产甚至绝收的危险。据了解,旱灾已造成内蒙古地区416千公顷农作物受灾,其中农作物成灾面积213千公顷,农作物绝收面积27千公顷;草场受灾面积1950万公顷。新华社发(连振摄)

这是在察哈尔右翼前旗拍摄的一片向日葵田(7月31日摄)。这片已经枯萎的向日葵将面临绝收。记者日前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采访发现,由于内蒙古部分地区持续干旱,造成当地大面积种植的向日葵面临减产甚至绝收的危险。据了解,旱灾已造成内蒙古地区416千公顷农作物受灾,其中农作物成灾面积213千公顷,农作物绝收面积27千公顷;草场受灾面积1950万公顷。新华社发(连振摄)

8月1日,一名妇女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龚店镇龚西村的田中查看玉米苗的旱情。当日下午,河南省平顶山市发布干旱红色预警。平顶山市各县区已达到气象干旱重旱、部分地区特旱等级,并将持续。 新华社发(何五昌 摄) 

黄河干流来水量不足,郑州黄河花园口段大面积河床裸露(8月2日摄)。受持续高温天气、降水不足等因素影响,河南局部地区旱情严重,黄河干流来水偏少。日前,河南黄河河务局启动Ⅲ级抗旱应急响应,实施黄河小浪底、西霞院水库联合调度,加大黄河水下泄流量,根据抗旱用水需求及时调整配置有限的黄河水资源。目前,河南全省约有3000万亩农田受旱。新华社记者 朱祥 摄 

黄河干流来水量不足,郑州黄河花园口段大面积河床裸露(8月2日摄)。受持续高温天气、降水不足等因素影响,河南局部地区旱情严重,黄河干流来水偏少。日前,河南黄河河务局启动Ⅲ级抗旱应急响应,实施黄河小浪底、西霞院水库联合调度,加大黄河水下泄流量,根据抗旱用水需求及时调整配置有限的黄河水资源。目前,河南全省约有3000万亩农田受旱。新华社记者 朱祥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