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最美水卫士】高山水库的“千里眼”
(湖北日报讯)30年前,因水柳坝水文观测站没有路,他将自己的行李用背篓背了好几趟,一路上还要带上打杵,稍不留神就会滚下山坡;30年后,他仍然行走在这条他踩出的路上,唯一不同的是,他由水文观测员变为站长,干的依然是水文观测这档子事。
他叫杜承坤,1984年到水柳坝这个荒无人烟的山沟里驻守,30年里在此过了29个除夕。由于与外界接触太少,7月20日,我们拜访杜承坤时,感觉到与他交谈都有些困难。
武陵山区恩施有个车坝河水库,是我省西部重点中型水库,为了确保水库下游几十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在水库库尾一个叫水柳坝的地方设置水文雨量观测点,准确记录和传递水文数据。时年20岁的杜承坤就成了观测点第一人,守在这里观测水情、雨情和汛情。
那时的水文观测站设备简陋,用柴油机带动观测仪,由观测员移动水位测试仪测量山洪流速,及时计算出入库流量,再将计算后的精确数据及时通过电台、电话报给车坝河水库管理处。杜承坤就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里默默坚守,工作用品和生活用品都靠他从50里外的罗针田集镇背回,半个月走一趟,清晨出门,日落才归,一个来回就是一天。即便是除夕夜,也只能在水文站过,看着别的人家在守岁团圆,暗自羡慕却不能离开。
水流坝的河水源于大巴山腹地,沿途山溪多,水流急,为了保证水文观测数据的连续和完整,水文站一年四季必须有人驻守,天晴时早中晚三次水文观测;遇到暴雨山洪,需每两小时观测一次。
1989年,恩施境内持续暴雨,清江超警戒水位,因当时江堤不太牢固,汛情十分严峻。恰在此时,上游车坝河水库水位超过汛限,不及时溢洪会有漫坝垮塌的危险。为了减轻清江的压力,车坝河水库只有错峰溢洪,才能确保清江和车坝水库安澜。为此,杜承坤一连数天奔波在各观测点,每半小时报一次流量,为水库错峰溢洪提供了科学依据。1998年发生全流域特大洪灾,恩施山区也连降暴雨,为保证监测数据能及时准确,杜承坤坚守岗位监测水雨情,两个月不下火线。
2004年夏,他突然倒地不起,急需送往恩施城抢救治疗。当时,水文站进城的唯一通道是坐机动船,走十几里水路。当地村民背着他,用船送到水库大坝,再送上车到医院救治。杜承坤在医院里住了十几天,病情稍好转,他就提前出院回到观测站。他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他的念头很朴素,夏季是主汛期,随时可能发生暴雨和山洪,没有水文观测数据,政府和水利部门就会失去防洪调度决策的依据,可能会出现未及时开闸泄洪,造成大坝溃决,危及车坝河水库下游几十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恩施州水利水产局党组书记、局长邓升志说,杜承坤的可贵之处就是坚守,并且30年里不动摇,从不向上级申请换岗,在这单调而艰苦的环境中工作,在这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贡献,该需要多大的毅力!因此,我们把杜承坤这个身边的典型树为管水、护水的学习榜样。 (王晓 张幼成 龙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