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无线供电走出实验室 下月在广西高压环境试用

26.08.2015  10:55

  昨日,武汉大学发电控制与电网智能化技术研究所内,工作人员按下开关后,一盏30瓦的灯泡随即亮起,神奇的是,灯泡上并没有电线。专家介绍,这背后使用的是磁共振式无线电能传送技术。

  武大动力与机械学院自动化系教授周洪介绍,团队经过数年攻关已取得国际领先地位,研发出了110千伏及220千伏高压线路监测终端无线供电装置。该供电装置已通过国际权威机构20多项检测,为国际上首例将无线电能传送装置应用到高压环境下的测试。该技术装置将于今年9月在广西部分地区进行试点。

  依托该技术,在实验室条件下,实验模型能为30W的灯泡无线传输电量,传输距离可达到2.3米。据介绍,同等发射端条件下,其传输距离和传递效率皆领先于在无线电能传输研究领域的标杆——麻省理工学院。

  周洪团队将这一技术用在工业高压输电线路监测设备的无线供电装置上,可以解决目前电力系统监测设备供电可靠性低、稳定性差的问题。目前,高压输电线路杆塔上的监控设备一般使用的是风能或太阳能发电,供电状态容易受地域和天气影响。

  周洪介绍,通过磁共振进行电力无线传输的方式最为安全,应用前景也十分广泛,如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军用无人机供电、人造器官的远程充电等。随着传输效率的提高,基于高压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可进一步催生“超级变压器”的诞生。“超级变压器”可直接将超高压、高压电转换为220伏的民用电,能节省大量为修建变电站而投入的资源。(记者 胡琴沁 通讯员 邓其军 吴江龙)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