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嘲讽不是追寻公义的唯一选择
近日,湖南大学被曝一次性接受17名外校研究生转入该校就读,被公众质疑或存在“转学腐败”。目前,湖南大学已经通报决定撤销同意17名研究生转学的决定,并启动调查和追责程序。
经查,以“气候不适”、“饭菜太辣”,甚至“油画过敏”等奇葩的理由试图“跳级”转学的学生们,也确实经不起“深究”。从湖南大学幼儿园、湖南省社科院、湖南省教育厅,到长沙市某司法单位,这些转学生几乎都是“圈内人”,齐刷刷的特权背景,自证清白绝对不是一件易事。
尽管17名学生的转学计划“功败垂成”,但湖南大学这起转学事件的影响却并未就此终结。从各个媒体的连续追踪以及舆论反响来看,大有“不依不饶”挖出更多更深内情的架势,矛头直指“转学腐败”其实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并非一所湖南大学而已。
然而,一桩高校招生丑闻的曝光,给人的第一印象却并不都是震惊与愕然。在不少网友看来,转学猫腻其实已经见怪不怪,湖南大学转学事件的调查结果,基本上“不出所料”。某种程度上,17人的背景信息曝光,可以说非常符合大众对特权群体活动能力的想象。
在这样一种“淡然”的基调下,愤怒与谴责常常被戏谑与吐槽所取代,人们纷纷留言表示“不是新闻”,再感慨一番这个“拼爹”时代的荒谬。也有一些“知情人”现身说法,细数那些耳濡目染或者道听途说的“真实案例”,谁谁早就成功转学到某重点高校,我们班就有过这样“天降”的转学生云云。一眼望去,仿佛遍地都是“转学生”,高校都不是洁净之地。
这种积极围观却消极处之的态度颇具代表性,这本身就很值得玩味。诸如“转学腐败”之类的不是秘密的秘密,除了身受其益的少数人,大多数人都看不惯,愤愤不平者肯定也不在少数,但肯“较真”的人却寥寥无几。久之,社会上种种挑战正常秩序的“潜规则”,就在人们的心知肚明中变成另一种“常态”,大家心照不宣,视若无睹,甚至羡慕嫉妒恨。
多数人的沉默背后,有着不容乐观的社会现实,从官场腐败到司法不公,种种乱象对社会心理形成长期的负面影响,造成人们对正义能否得到伸张“心里没底”。人们之所以放弃“较真”的尝试,很多时候是缺乏信心,检举揭发也好,与违法乱纪作斗争也罢,总让人无法理直气壮,信不过制度与法律能秉公处理。正是这种深层的无力感,让社会异常“虚弱”。
一两个“内幕”的曝光或许不足以立马清除所有的沉渣,但我们也要看到,每一次对“隐情”的挑明,都是为彻底的肃清开道。在这个意义上,对个案的曝光和追查处理,并非只是不能触及根本的“无用”之举,改变社会的力量恰恰蕴含其中。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中央重锤反腐的深入,社会监督的活跃成为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群众通过互联网和其他渠道的举报为一批贪官的落马提供了关键证据。在这个朝向更好的社会前进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不只是旁观者,我们有理由相信,个体是能够有所作为的,与其怨尤,不如行动。(李杏)
(见习编辑 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