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超市背后的制度与人性
日前,杭州、北京分别进行了一场“诚信测试”——超市里没有收银员,柜台上摆着收款二维码和流程图,自己算算买了多少,可以选择支付宝扫码在手机上付款,也可以把零钱投进收钱箱,整个过程由顾客自助完成。结果显示,诚信付款的顾客占多数,也有人少付款,或是不付款“白拿”,其中杭州的试点超市6日当天卖出1.67万元商品,收到顾客的自助付款1.37万元,诚实付款率约八成。(6月8日《新华日报》)
既然是“诚信测试”,当然与参与者的个人诚信紧密相关,这一点毋庸讳言;诚信付款的顾客占多数,这一结果本应给人安慰,只不过,关注的焦点显然还是那些拿东西不付钱少付钱的人。甚至有人断言,如果更多人都明确知道在此乱拿东西没有任何代价,不出几天这家无人超市肯定会被抢光——那些货车侧翻后附近居民哄抢商品的场面,不是早就印证了吗?
情形会否如此悲观,暂且不做过多猜测;但有一点,反例也是很多的。国外的例子就不举了,单说国内,不是常有卖菜无人收钱多年从不少钱的新闻吗?还有很多校园附近的商家,试行卖盒饭无人收银效果也很好。
无论是社区的卖菜小摊,还是企业内部的无人超市,都是在一个相对的熟人社会中运行;乱拿不付钱之类行为的背后,看似无需付出任何代价,却隐藏着一笔熟人社会里的名誉成本。无人超市如果是开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内,服务人群也相对集中与固定,我相信其诚信付款率必然大幅提高。这无关人性层面的素质高低,有关制度层面的潜在制约。所以,看待无人超市,不能简单据此论断趋同的人性,而应转而探求确有高低的制度设计。
本质上,无人超市是节省人工成本的一种商业尝试。这种商业模式的成功与否,不仅需要对“人性善”的信任,同样需要对“人性恶”的可控。说白了,顾客逃费的支出要少于人工收银的支出,这一模式才在商业层面具有推行价值。如果单纯是用无人超市来测试人性,其实很没有必要,因为人性总会有善有恶,问题的关键,是用好的制度来约束人性,还是用坏的制度来放纵人性。(舒圣祥)
(见习编辑 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