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座谈会在恩施召开

08.12.2014  13:23
会议现场 湖北省副省长甘荣坤介绍湖北旅游扶贫情况 恩施州委书记王海涛介绍恩施旅游扶贫经验 与会代表在认真学习会议资料

  中新网湖北新闻12月8日电 (姚祯发 谭也平 向竹清)12月5日至6日,全国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座谈会在恩施州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新一轮扶贫攻坚战中的重要作用。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出席会议并讲话,湖北省政府副省长甘荣坤到会致辞并介绍湖北省旅游扶贫工作情况。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欧青平出席。

  旅游扶贫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新时期扶贫开发十项重点工作之一。今年全国扶贫日活动期间,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旅游局商定,共同开展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选择500个左右建档立卡贫困村2015年开展旅游扶贫试点。召开这次座谈会,旨在落实试点工作,为在贫困地区全面开展旅游扶贫工作先行先试。

  李金早在讲话中说,旅游扶贫是对旅游综合功能的新拓展,是发挥旅游产业综合功能,进一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必然要求,新时期,已经成为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一轮扶贫攻坚重要突破口。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做大做强旅游业,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综合功能提出了新要求。在新一轮扶贫开发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旅游富民功能,大力推进旅游扶贫,使其成为旅游、扶贫两项工作共同的亮点。

  李金早强调,各级旅游部门要加强与扶贫部门的协调配合,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把这项民生工程落到实处。要遵循旅游发展规律,按照先易后难、集中布局的原则,重点选择旅游产品和市场相对成熟的区域、线路和大型景区周边开展试点,避免分散化、碎片化。要明确任务分工,重点抓好规划指导、人员培训、宣传推广、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等工作,认真组织旅游企业对口帮扶,同时会同扶贫部门指导、制定试点工作方案,组织好项目实施。要注重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鼓励和引导旅游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试点村扶贫工作。要注重宣传推广,着力提高试点村知名度和旅游扶贫的影响力,积极营造关注和支持旅游扶贫的浓厚氛围。要会同扶贫部门对试点村开展旅游扶贫工作的成效进行跟踪调查,精准统计试点成果。

  刘永富在会上介绍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相关情况。他指出,旅游扶贫是精准扶贫的载体,通过旅游扶贫,可以把优势产业转化为富民产业,变扶贫片区为旅游景区,变农特产品为旅游商品,打造贫困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贫困群众新的增收渠道,提升贫困群众的综合素质。扶贫系统要从更宏观的视野上,认识把握旅游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长的特点和规律,以及旅游产业对调结构、惠民生的集聚功能和平台作用,进一步增强旅游扶贫能够为扶贫开发、旅游产业发展作贡献的信心。

  刘永富强调,开展好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必须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要加强对试点工作组织领导,试点地区的各级政府要将试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和完善试点工作领导机制,将工作目标和责任分解到单位,落实到人。要把规划设计作为头等重要的事抓好,把重点干什么、当前干什么、长远干什么一一理清楚。要选择试点村,坚持围绕成熟景区和成熟线路集中选择试点村、选择发展乡村旅游潜力大前景好的村开展试点两个原则。要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对未列入整村推进规划的试点村,要纳入规划;对已经实施了规划的村,要围绕旅游发展规划,建设一批公益项目。要搞好带头人培训,实现每个试点村至少有一至二名带头人、组织者。要注重运用市场机制,认真分析目标市场和目标人群需求,开展有针对性、有特色的宣传活动,形成稳固的市场和客源。

  恩施州委书记王海涛及河北、甘肃、广东、重庆、贵州、福建等省市旅游局或扶贫办负责人作交流发言。

  王海涛在发言中说,恩施作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是最大的优势,旅游是最具活力的产业,脱贫是最根本的任务。今年来,恩施州委、州政府立足州情,以旅游扶贫助推转型发展、加快脱贫致富、彰显生态优势,开启了旅游扶贫新境界。紧紧围绕实现绿色发展、生态文明走在前列,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实施景区带动型扶贫、乡村旅游型扶贫、养生度假型扶贫、创业就业型扶贫、产业融合型扶贫,旅游扶贫工作成效显著。下一阶段,恩施州将创新工作推进机制、精准扶贫机制、资金投入机制、试点示范机制,扎实开展好重点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以旅游扶贫的新成效,谱写“中国梦”恩施新篇章。

  湖北省政府副秘书长聂昌斌,全国24个省市区旅游和扶贫部门负责人,有关专家,杨天然、董永祥、甘方谦等州领导参会。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还就旅游扶贫工作深入恩施市实地考察。

  近年来,恩施州坚持把旅游与扶贫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带动区域扶贫攻坚,有力地推动了全州经济总量快速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民增收能力持续增强。2013年,接待旅游者26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8亿元,分别是2009年的4倍、5倍。在旅游倍增效应的带动下,2013年全州完成GDP540亿元,是2009年的1.8倍;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0亿元,是2009年的2.7倍;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亿元,达到510.4亿元,是2009年的2.8倍,其中,以旅游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74.3亿元,是2009年的4.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5235元,是2009年的1.9倍,主要指标增速快于GDP增长。(完)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