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旅游打造成黄冈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思考
黄冈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可以概括为品味高、密度大、互补性强、区位好。大别山的主体属花岗岩地貌,山雄石怪峰险壑幽水秀松奇,被专家评定为胜景等级与庐山、峨眉山同属一个等级;大别山历史悠久,古有柏举之战、今有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这里孕育出了李时珍、毕升、禅宗四祖五祖、李四光等等历史巨擘;这里走出了红十五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红四方面军四支红军队伍,诞生了一位元帅两位国家主席三位大代表二百多位开国将军。都是旅游开发的富矿。在一个地级市区域内拥有景区点125处,密度之大全国少有。黄冈旅游资源红绿古三色搭配合理,互补性极强。黄冈区位得中独厚,处于全国六大城市群的交汇处,铁路、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四通八达。集群式发展旅游产业的条件在全国少有!
一、黄冈旅游发展的几个阶段:
旅游对黄冈来说和全国一样是一个新兴事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再到全面推进的发展过程。
文物保护,参观接待;(1949-1994)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就对各级文物保护高度重视,各级都成立了文物保护单位,重要的文物还成立了专门的保护机构,东坡赤壁作为黄冈的重要文物一开始就纳入到黄冈行署文物组的统一管理,主要是对东坡赤壁的历史文物进行收集整理和管理,与此同时在董必武的亲自提议下,中央拔专款在红安课子山下建设了黄麻起义英雄纪念碑和烈士陵园,并成立了管理机构;黄梅五祖寺也纳入了文物管理单位。东坡赤壁还接待过陈毅、胡耀邦等国家领导人。1982年东坡赤壁管理处与黄冈行署博物馆分开,对外接待各地参观者,一度十分红火。文革期间,林家大院曾经红极一时,成为全国人民参观学习的重点场所。但这些场所都是以文物保护和参观接待为主要任务,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旅游。随着经济的发展后来在团风大崎山、罗田薄刀峰、麻城龟峰山、浠水三角山、蕲春太平山庄、黄梅挪步园等地相继发展起来一些宾馆饭店,建设主体都是当地政府和一些垂直部门为了接待上级领导和解决本单位职工福利而建设的,仍是以内部接待为主要任务的场所。各地政府的主要任务也是以脱贫致富为主要动力。1987年虽然在黄冈地区外办下成立了副县级旅游局但主要任务仍是对外接待和内部管理。
点状起步,局部领先;(1994-2006)从1994年起罗田的天堂寨英山的吴家山两个国有林场开始了以吸引游客为目的的旅游景区建设,主要是修建一些简易的游步道,罗田天堂寨开始编制旅游规划、开发旅游线路、进行市场营销。天堂寨旅游开发开始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之后罗田英山相继成立了旅游局,其他县市旅游局仍是与外办一套班子两块牌子,1999年罗田英山联合争取到了国家旅游公路项目资金1900万,启动了大别山生态旅游公路的建设。接着连续三任省长书记亲自到罗田薄刀峰参观考察,掀起了罗田第一轮旅游开发的高潮。2002年市旅游局从市外办独立出来成为市政府组成部门,2004年省政府在罗田召开第一次大别山旅游开发现场办公会,更进一步推动了罗田、英山乃至全市旅游开发工作。罗田县委书记被评为全省旅游开发先进个人,旅游局长被评为全省优秀旅游局长。与此同时,红安的黄麻起义纪念园、麻城的烈士陵园、英山的烈士陵园、罗田胜利烈士陵园都列入了第一批全国红色旅游景区获得资金上的支持,尤其是红安烈士陵园在省委书记俞正声的支持下开始了大规模的改造工程,取得了显著效果。
全面发展,景区领先;(2007-2013)2007年市旅游局在麻城龟峰山发现了古杜鹃群落,并决定把龟峰山作为景区开发的样板进行指导和扶持,当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黄冈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2008年市政府在龟峰山召开了全市旅游景区建设现场会,刘雪荣市长在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拉开了全市旅游景区建设的序幕。为了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意图,市旅游局对全市重点景区负责人进行轮番培训,每年组织两次现场参观交流和外出考察学习,并对全市重点景区进行分类指导,经过近6年的努力,全市A级景区由2006年的5家发展到30家,AAAA景区从无到有发展到10家,位列全省前列。2010年5月成立了大别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6月省政府在英山召开第二次大别山旅游开发现场办公会,决定建设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在旅游景区开发的带动下,全市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民俗旅游、宗教旅游、生态旅游、探险旅游、休闲旅游等都得到了全面发展。红色旅游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这个发展可以用一组数据说明:2007年的时候我们的游客量500万,2012年1362万;2007年的时候旅游收入22个亿,2012年75个亿;旅行社07年的时候55家,到2012年91家;星级饭店07年的时候18家,4星零一家没有,到2012年星级饭店37家,4星5家,有3、4个五星级酒店将陆续投入运营; 07年的时候持证导游196人,到2012年471人。
融合发展,统一品牌。(2013起)2012年市政府在麻城召开了全市旅游工作会议,提出了整合资源统一品牌的战略思想,开始在统一大别山品牌,从2012年下半年到2013投资2600多万在中央电视台、武汉等地做“多情大别山,风流看黄冈”的统一品牌宣传,起到了十分良好的效果。罗田提出了“全域旅游”的概念,县委政府集中70%的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红安提出四个“十大”的发展思路,掀起了旅游经济的高潮;黄梅提出了建设“东方禅都”的大禅宗文化旅游区的发展战略,引进鄂西圈投进行战略投资。央企恒天集团投资270亿元建设恒天文化产业城,市政府投资近十亿元建设的遗爱湖公园投入运营并被评为AAAA级旅游区,北京伟光集团投资50亿元建设罗田大别山古城,武汉丰太投资27亿元开发罗田三里畈温泉及薄刀峰景区,省政府投资15亿元建成460公里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黄冈大桥、鄂黄高速即将建设通车,一大批高等级酒店子陆续投入使用。黄冈旅游正在进入融合发展统一品牌的快速发展时期。
二、黄冈旅游发展的成就及困局: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旅游业已经成为黄冈最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了,同时也成为新的投资热点之一。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市委四届七次全会提出“强工兴城、强农兴文”发展重点,将发展文化旅游业作为抢占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进行系统谋划,付诸具体实践。各县(市、区)党委、政府抓旅游的决心和措施进一步增强。罗田县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战略,成功创建“湖北旅游强县”;红安县以招商引资、争资立项为抓手,上大项目发展大产业;麻城市同步推进旅游强县(市)、旅游标准化建设示范县、5A级景区创建工作;英山县把旅游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内容,巧做山水文章;浠水县推进大旅游开发,黄梅县谋划禅宗文化旅游区开发,蕲春县实施药旅联动战略,黄州区、团风县、武穴市等地把旅游业发展与文化建设、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发改、财政、交通、人社、文化等部门大力支持旅游发展,形成了强大合力。
2、景区建设初见成效。全市A级景区达到33家,AAAA景区从无到有发展到10家,位列全省前列。浠水县以三角山创建5A级景区为引爆点,整合投入3.6亿元建设景区旅游公路、游客接待中心、旅游新村、索道等10多个项目,全面提升三角山景区的核心吸引力。麻城市在继续加大龟峰山风景区开发建设的同时,投资近10亿元建设福白菊产业园、大别山花卉苗木城、茶花大观园等项目,着力打造“五朵金花”。市区投资近9亿元打造的遗爱湖公园成功创建AAAA景区,成为东坡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地标,一旦AAAAAA创建成功,它将成为黄州城的核心吸引物。蕲春县、英山县先后引进的北京信中利、湖北铁路公司等战略投资者,参与李时珍健康文化旅游区、温泉开发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黄州区、团风县、黄梅县、武穴市等地整合资金,围绕旅游要素配套,加大公路、酒店等基础设施建设,掀起旅游项目建设热潮。
3、市场营销轰轰烈烈。2012年以来,全市累计整合投入5000余万元资金开展旅游营销推广,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投播了“多情大别山、风流看黄冈”的整体形象宣传片,“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千里大别山、美景在罗田”等旅游形象广告纳入“灵秀湖北”央视整合宣传。全市上下以“黄冈大别山以及大别山所承载的历史和人文”作为旅游核心品牌资产,找第一,做唯一,先后开展冠名“大别山”号品牌专列,召开新闻发布会、旅游推介会,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东坡文化节、首届中国黄冈挺进大别山漂流赛,以及杜鹃节、摄影节、甜柿节、红叶节、医药节等宣传推介活动,在省内外电视、广播、报刊、网络投放各类营销广告,借助智慧旅游掌上平台、政务网、官方微博等新兴媒介广泛开展宣传,报纸电视有声有色,网上网下频繁互动,节庆活动高潮迭起,黄冈旅游品牌形象渐入人心。
4、外来投资千军万马。全市开工建设旅游项目97个,总投资近500亿元,一批金融、工业、商业资本进入黄冈。北京恒天集团投资270亿元在黄州建设恒天文化旅游产业城,红安县新开工旅游项目21个、在建旅游项目35个,总投资近百亿元,如深圳盛世传媒公司投资27亿元建设“红安·中国将军文化军事乐园”,武汉深鸿润集团签约投资35亿元建设“中华军魂·将军城”,湖北知音集团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知音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罗田县引进北京伟光汇通公司建设大别山古镇项目,计划总投资50亿元。武汉丰太投资27亿元开发三里畈温泉和薄刀峰景区。武汉三特集团投资15亿元开发团风大崎山旅游风景区。鄂西圈投投资15亿元在黄梅开发禅文化旅游区。
5、要素配套初具雏形。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一手抓建设打造,提档升级,一手抓行业管理,规范市场。2012年全市A级旅游景区增加2家,达到29家,其中AAAA级景区新增2家,达到10家,数量居全省前5位;旅行社设立社93家,AAA级旅行社13家,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17家;住宿设施2000多家,其中新增旅游星级饭店2家,达到37家;漂流景区16家,农家乐3000多家,持证导游471人。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与高速公路网结合,连成以市区为中心、沿山展开的“扇形”循环路网,将全市最远景点之间距离压缩为3小时,使黄冈主要景点到达区域最大客源市场武汉的距离缩短为2.5小时以内。罗田《大别山放歌》、红安《天台禅乐》等文娱节目崭露头角。以35个地理标志产品为代表的旅游商品发展初见成效。黄冈智慧旅游“掌上游”成功上线,初步实现“吃住行游购娱”一机玩转。
虽然目前黄冈旅游发展态势很好,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从黄冈旅游资源的存量来看,从全国及周边旅游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从黄冈的发展全局来看,我们的旅游产业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1、上热下冷、北热南冷、民热公冷、景区热配套冷。市委市政府从战略的高度出发,把旅游业的发展纳入双强双兴的发展战略,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抓,然而各县市党委政府对旅游的重视程度却参差不齐,少数地方至今连一个A级景区都没有。北部四县市在抓旅游上尝到了一些甜头,旅游景区建设也初具规模,因此从党委政府到投资老板及至旅游做作业者积极性都比较高,而中南部县市区工业基础较好,旅游起步较晚,景区开发还没有形成气候,所以积极性相对差一些。民间对旅游的投资热情高涨,而国有景区投资却缺少内生动力和后劲。从总体上看,各类投资主要集中在景区建设与开发及高档次酒店类项目,而为旅游配套的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环境保护、信息服务、集散中心、救助中心等项目建设投资甚少。
2、星星多、月亮少;珍珠多、项链少;一方面黄冈现在有A级景区32家,A外景区近百家,尽管AAAA景区有10家,但像星星一样洒满了天空而不见一轮明月。还没有一家景区成为全国性旅游目的地。另一方面黄冈每个县的旅游资源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且品味都很高,但是单个景区的体量都有限,由于行政区划的分隔,跨区域整合而形成的项链式产品不多。
3、单干多、联动少;黄冈的旅游资源丰富,每个县都想自成体系自搞一套,很少有县市之间联动发展的行动,甚至一些跨县区的旅游之间还人为设置障碍。
三、把旅游打造成黄冈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对策:
当前全球旅游业正由经济增长点向战略支撑点转变,由消费引爆点向转型突破点转变,由基本需求点向幸福评价点转变,在这“三大转变”中,又出现了边界模糊化、需求多样化、竞争区域化、标准国际化、服务智慧化的“五化”趋势。
1、要以1000亿元产业为指向,强化产业融合发展。黄冈旅游资源品味高、密度大、互补性强、区位优越,具有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一切条件,应以1000亿元大产业为目标,强化产业融合发展。一是要编制全域旅游发展纲要(以旅游产业为导向的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纲要),把旅游产业的理念融入到一二三产业的所有细节中去,提出“把黄冈建设成人类分享美丽、知识、健康、快乐的地方”的奋斗目标,把黄冈当做一个大景区、一个完整的旅游产品来打造。二是要把落实全域旅游发展纲要的任务分解到境内的所有部门和单位,全面提升黄冈所有部门所有单位的系统化国际化开放型服务水平。三是以旅游业为导向发展一二三产业,实现所有产业的融合发展,全面提升黄冈一二三产业的附加价值。最终实现产业的集群发展。
2、要以大交通为载体,围绕旅游目的地建设打造黄冈核心吸引物和核心吸引力。黄冈三纵三横的大交通格局已基本形成,外地游客进入黄冈的快速通道已经建成,现在是黄冈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基本要素还未形成。要想把黄冈建设成全国性乃至全球性旅游目的地,首先必须要有核心吸引物和核心吸引力。旅游吸引物分为三个层次即核心吸引物、次级吸引物和辅助吸引物。一是黄冈旅游要构建旅游吸引物体系,以罗田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为核心吸引物,以红安红色旅游、黄州文化旅游、黄梅宗教文化旅游为次级吸引物,其他景区点为辅助吸引物,组成一个完整统一的大别山旅游吸引物体系;二是进一步理顺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体制,将现有的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与九资河镇合并,将四个国有林场及天堂湖的管辖权划归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管理处主要负责公园的社会秩序、森林防火、环境保护、总规控制、发展乡村旅游、大别山公园的品牌营销,负责大别山公园的整体创AAAAA,形成大别山旅游的核心吸引力;支持北京伟光全面长级天堂寨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河西畈大别山游客集散中心。管理处必须全面整合五个景区的市场营销,打响大别山公园的品牌,罗田县政府继续加强天下大别山美景在罗田的宣传,深化大别山放歌文艺品牌开发,推进全域旅游的开发,在整体上强化大别山的品牌效应,形成大别山旅游的核心吸引力。同时加大遗爱湖公园、红安红色旅游区、黄梅禅文化旅游区争取AAAAA景区的工作力度。
3、要以市场为主体,引进战略投资者,全面推进景区改制转轨,支持发展民营托拉斯式旅游龙头企业,争创全国百强旅游企业。在区域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旅游投资大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政府投资为主,主要是解决交通、通讯、供电等公共基础设施;第二个阶段是以市场为主,主要是进行经营性项目的建设和开发。第一个阶段黄冈抓住了历史机遇,发展起了三纵三横快速通道的大交通格局,农村电网改造和移动通讯全覆盖,为黄冈旅游资源的开发奠定了十分坚实的基础。黄冈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目前大多数都掌握在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手中,而这些单位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缺乏旅游投资的内生动力,一些在进行旅游开发的景区也是小敲小打,闹不出名堂。黄冈旅游产业要大发展:首先必须全面推进旅游景区改制转轨。对现有具备旅游开发价值的林场、水库、渔场、茶场进行改制转轨,实行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对原有职工进行剥离安置,为市场主体进行旅游开发扫清体制障碍;二是大胆引进战略投资者,对黄冈高品质旅游资源进行大手笔、大规划、高起点开发,但要设置投资额度及年限的进入门槛,杜绝圈地行为的发生;三是要支持进行黄冈的旅游投资商以经济为纽带,进行强强联合,组建托拉斯式的旅游集团公司,争取诞生一家全国百强旅游企业,引领黄冈旅游产业的集群式发展。
4、以大品牌为引领,实施立体营销战略。实现品牌与产品的同步行动。黄冈旅游的市场营销是一个立体的系统战略:一是必须确立品牌体系,即在一个大品牌的统领下设立若干个子品牌,每个子品牌必须由一系列落地产品作支撑,黄冈旅游的统领品牌还是应该确定为大别山不动摇。二是实行统分结合的营销战略,在总品牌上进一步整合资源,一个声音、一个拳头对外,由市旅游局统筹运作,子品牌的营销由各县市旅游局及景区运作。三是统筹黄冈旅游的外部营销和内部营销。对外传播只是旅游营销的一半,另一半同样重要,那就是内部营销。内部营销包括产品开发、、品包装、要素组合、人本理念、质量管理、雇员管理、互动管理七个方面的内容。市场营销是外部营销与内部营销密切配合互为依存的动态过程。两部分必须协调行动,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四是市场营销必须贯彻效益最大化原则。必须根据黄冈旅游产品的供给能力科学选择营销的目标市场,再根据黄冈的经济实力及旅游发展的需要科学选择营销手段及投放时间,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
5、以大城市为支撑点,打造大别山旅游经济圈。三纵三横的大交通已经把黄冈与武汉、南昌、九江、南京、合肥、郑州、黄石等大中城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这些城市为黄冈旅游产业聚群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游客市场。同时武汉即将成为中国的最大立交桥,作为大武汉的一部分的黄冈,应该以大武汉为支撑点,联合安庆、六安、信阳等地市打造大别山旅游经济圈。进而将黄冈打造成大别山旅游经济圈的核心吸引物和核心板块。一是市场营销要主攻周边城市,把它们打造成黄冈旅游的基础客源市场。二是充分利用武汉市的游客吞吐能力,以武汉市为支点发展远程客源市场。远期把麻城市建设成远程游客进入大别山旅游的门户城市和次级游客集散中心城市,进而辐射带动全市旅游的发展。三是加强区域联合、抱团发展。黄冈先把大别山的旗帜举起来,只有这面旗帜才能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和吸引全球目光。要有不怕别人沾光的胸怀,才能把大别山旅游经济圈做得更大。一是政府层面在前几年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合作内容和行动步骤,创造宽松的区域合作环境;二是发动企业层面联合开发跨区域旅游线路产品,共同推向市场。三是开展联合市场营销,形成更强大的品牌效应。
6、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全面加强旅游配套系统的建设。城镇化是中国未来十年发展的主要动力,更是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动力。黄冈有730万人口,有十一个县市区,城镇化是也是黄冈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黄冈旅游为的发展必须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全面加强旅游配套系统的建设。一是突出旅游集散中心城市和中心城镇的建设,重点是一心(黄州城)两点(麻城、黄梅)十三镇(红安七里坪、麻城乘马岗、罗田胜利镇、九资河、英山草盘镇、蕲春蕲州镇、黄梅大河镇、团风回龙山镇、武穴梅川镇、蕲春青石镇、英山温泉镇、红安县城、黄梅小池镇)。二是全面解决AAA级以上景区的二级公路建设、供电设施、通讯覆盖、宽带进入、医疗卫生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三是快速推进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配套系统建设,使之成为串连大别山北部山区旅游景区点的一条金项链。四是继续统一全市所有交通路口旅游交通指示系统的建设,加强各县市旅游干线公路两旁环境整治及旅游厕所、临时停车场、加油站、观景平台、咨询服务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加大所有服务收费场所银行支付系统建设。五是修编所有乡镇的城镇建设规划,全面引入旅游名镇建设的设计指标和要求。设计独具大别山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筑方案,免费提供给全市广大市民。六是积极发展乡村旅游,首先依托重点景区和中心城镇发展休闲度假型农家乐、生态农庄、民俗旅游等项目,然后再向纵深推进。
7、加强行业管理,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市委市政府已经从政策上、从宏观决策上把旅游业摆上影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大重点工作之一的战略地位,为黄冈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保障。光有市委政府的宏观政策还不能决定黄冈旅游能否快速发展,还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宽松的产业发展环境。政府还必须通过旅游行政管理为旅游业发展保驾护航。一是要防止旅游开发中“公地悲剧”的发生,纠正旅游经济运行中的合成缪误现象。旅游部门要加大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对地方旅游发展的指导和引导作用,避免旅游项目的重复建设和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性开发。二是最大限度地降低旅游发展中的外部不经济性。旅游部门要要加强宏观指导和引导,要联合相关部门对旅游业发展进行产业结构、投资方向和技术进步运用法律规制、舆论导向、统筹规划、产权界定等各种手段进行引导和调控,减少旅游开发对经济资源、旅游资源、生态环境的浪费和破坏。三是要解决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市场秩序混乱问题。旅游部门对内要加强旅游产业信息的统计,及时掌握黄冈旅游发展的动态,对外要加强对旅游业发展的方向、趋势、国家政策及周边旅游业发展情况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及时对全市旅游业界进行公布,避免旅游企业之间的不正当竞争和无序发展。四是要加强行业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五是要规范行业运作行为。旅游为是一个边界模糊、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的新型产业,要保持它的持续健康发展,旅游部门必须一方面大力推行国家已有的各类行业标准,另一方面还要不断探索总结新兴旅游业态的行业标准,通过行业标准来规范和引导全市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作者:黄冈市旅游局 方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