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学堂】谁不曾是社团“小萌新”
策划:肖珊
统筹|执行:吴霜
撰文:刘小婷、吴霜、杜颖凝、曾佳玲、龙欣雨、徐静茹、吴茹梦
摄影:陈思好、宁雨湘、唐明宇、张哲远、张昊翔
题图:董心瑶
当你初入大学校门,面对扑面而来的自由气息和令人眼花缭乱的社团招新,有没有感到无所适从?当你加入社团,却难以平衡工作事务与日常学习时,有没有感到彷徨迷茫,甚至怀疑自己的选择?
谁不曾是社团“小萌新”,谁不曾为这些事迷茫和困扰,谁不是经历了这些烦恼和挑战而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呢?社团的故事,是每一个大学生正在经历或者即将经历的。
掌握平衡,拥有“社团大佬”与“学霸”双重身份
“早知道就不加入那么多社团了,老师交代的书没有看,到期末临时抱佛脚,绩点也不好看,真是郁闷。”遗憾错过奖学金的刘明(化名)叹道。
大三的李晓白(化名)也深感后悔:“大一大二花了太多时间在社团上,耽误了学习,现在想想挺遗憾的。”
踏入大学校园,摆脱了应试教育的压力,参与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是很多学生的选择。同时,因为参加了过多的社团,或者没有规划好学习与社团活动的时间,部分学生面临着无法协调社团与学习的问题:一方面,为社团活动忙得晕头转向;另一方面,又为下降的成绩而烦恼。
实际上,学生组织和社团设立的初衷是为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锻炼能力的平台,其本意并不是让学生荒废学习。如何正确处理社团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既锻炼能力又不荒废学习呢?
踪点剧社演员、口腔医学院2016级本科生张昊翔辗转于文理学部与医学部之间,“如果你觉得学习和社团都是不可放弃的,一定会拼尽全力把两边都做好。”
“平衡不是什么难事,首先得做好规划,才能提高效率,并且要学会利用空余时间,特别是等待的时间。当然,少玩,把时间都交给学习和工作是最粗暴但有效的平衡方法。”文学院学生会主席、2015级学生郭壮会抓住各种空闲时间阅读《四书章句集注》《近思录》《传习录》等书,将空余时间高效利用以增加学习时间,同时也为社团工作留出余地。
合理规划,精打细算,同时干好两件事情,也是对自己的认知和挑战。“原来自己可以同时做这么多事。大二既要修双学位又有学生会的工作要忙,每天从早上七点钟起床到晚上十二点钟睡。每半个小时我都在干着不同的事情,所以每天就跟通关打怪一样,不逼自己一下,都不知道自己这么能干。”郭壮说。
社团与学习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在社团中可以收获特别的学习方法。
经济与管理学院2016级本科生温越是记忆协会的一员。大一上学期期末复习时,温越用协会中学会的“定桩记忆法”——先找到一些事物或地点作为“桩子”,然后将需要记忆的信息通过联想,使其有一定逻辑联系,再与事先熟知的“桩子”构建联想,回忆起信息——来记忆知识点,效率果然提高了。
除了掌握学习方法,有的社团活动还可以巩固专业知识。
“救护之翼”是医学部的一支公益团队,将医学专业知识和具体实践结合,宣讲急救知识,服务社会。
“我给一些有经验的讲师当助教,出去讲了几次课,提前学到了老师在课堂上还没讲的内容,也学会了怎么分享所学的专业知识。”“救护之翼”会长、第二临床学院2015级本科生曹梦苏认为自己在这里收获颇多,“这种分享可以对我的专业知识进行巩固,对我学习本专业也有一定帮助。”
“慧图”社团是依托于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致力于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以及地图制图设计与研究的技术实践类社团,为本院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交流专业知识和互相学习的平台。同时,通过特殊的“以高带低”的科研模式,引领低年级学生走进科研大门。
其中,“回声地图”项目是代表之一。这是一张武大人自己做的武大地图,副社长、环境科学专业2016级本科生黄逸轩负责地图的维护和更新,“做地图需要用到GIS专业的知识,促使社员学习专业知识,并多学几门编程语言。”
“慧图”社团的指导老师、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蔡忠亮和他指导的研究生,也经常对社团项目出谋划策提供帮助。蔡老师希望更多学生、甚至其它专业的学生进入,形成更大的跨学科学术交流平台。
拒绝“划水”,挖掘自己的多种潜能
“我是冲着学习PS等电脑技术去的,但只做了活动的前期摆点宣传、布置场地而已,一年下来,我连一张海报都没做出来。”某社团技术部的李洁(化名)回顾社团经历后,发现自己没什么收获。
事实上,像李洁这样满怀期待参加社团,却恍恍惚惚“划水”一年的现象并不少见。那么,参加社团有什么意义?
自行车协会前任会长、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15级学生殷万熹认为,除了能从成功的活动中得到锻炼,一些不愉快的事务也让他成长了。作为一个户外运动社团,出于安全管理相关考虑,他们的活动受到极大限制,社团一度“奄奄一息”。他归纳总结了以往开展活动的经验,摸索着推出根据活动风险将活动分级的运营政策,并推出了对应的线上平台。协会人气渐渐旺起来,活动也有声有色了。
“付出不一定有结果,一些努力需要时间的积淀才能体现出来。但在活动中我们体会到的各种情绪,为了解决问题想的各种方法,都令人更成熟、更从容。” 殷万熹说。
一些学生加入社团的组织和策划部门,期望能锻炼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一些学生投入兴趣社团的怀抱,培养兴趣,增长技能。比如,法学院2017级本科生徐九加入了摄影社,校内外热点活动她都参与了。摄影不仅是按下快门,更需要理论、实践和指导。对徐九来说,与摄影社的同伴一起约拍交流,大大提高了她的技术。而社团定期组织的培训活动,让她受益匪浅。
拓展兴趣之余,部分学生选择挑战自我。跋涉者协会成员、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16级本科生纪智伟在这里参与了许多活动,包括露营、攀岩、速降、定向越野、徒步旅行等。
大多数时候,跋涉者协会选择的路线是比较成熟的,但并不意味着旅途会轻松,会发生很多意料之外的事情,需要及时变通。攀登太行山北部的两座山时,纪智伟第一次当领队,经验不足,到达之后,刚好是寒潮过境,搭帐篷的第一晚,大家都寒冷难耐……一次次现实的考验,让他不断学习,不断突破自我。
Change健身俱乐部由一群乐于挑战自我的健身爱好者创办。俱乐部会长、遥感信息工程学院2016级本科生陈思好对重量训练印象深刻,“训练会用到哑铃、杠铃,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每次训练不断增加重量,也就是‘突破’。这个过程会很累,累到抬不起手迈不开步,连下楼梯都会疼痛。但感受到自己体能的变化时,会觉得一切都值得。”
动力与机械学院2018级本科生雷睿祺也是其中一员。作为大一“萌新”,雷睿祺认为,在健身中明白的道理,同样适用于学习和生活。学习生活中也会遇到看似不可逾越的极点,一开始会绝望,但咬牙挺过去后,会惊讶于自己的潜力。
“社团是一个锻炼心智和能力的平台,发掘了我身上多种多样的潜能,教会了我课本上难以学到的东西。”陈思好说。
遇到知音,与志同道合者共写记忆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们爱好迥异,而社团为他们提供了找寻知音的平台。
以“普及天文知识,传播星空之爱”为宗旨的天文协会,有着与星河共舞的浪漫。一群天文爱好者一起看着斗转星移,从北斗七星到夏季大三角,再看到秋季的四边形,最后耀眼的天狼星带着冬季的寒气升起。“上山的经历印象最深刻。夜很深了,我们用望远镜观测目标,那种幸福而静谧的体验很好。”谈起观星之旅,天文协会会长、遥感信息工程学院2017级本科生桑益荣神采飞扬。
声光色共舞的剧社,汇集了一群戏剧爱好者。朴园剧社成员、文学院2017级本科生王晨语因为性格内向,想加入社团多交朋友,又恰好对戏剧有兴趣,便加入了朴园剧社。
大一下学期,剧社排演《一个绝望的人》,王晨语出演一个角色。每天都要排戏,地点不确定,有时在万林艺术博物馆,有时在人文馆,兼顾社团和学习很辛苦。但王晨语喜欢这种细水长流的感觉。排戏的空余,大家会聊聊天,分享自己的生活,一起因为念错对白而大笑。
演出结束的那天,恰好是王晨语生日。社团开了一个生日趴,大家凑钱给她买了生日蛋糕,点上蜡烛,一起吃掉它的时候,王晨语觉得,“今天是多么美妙啊。”
细水长流的相处很温暖,同甘共苦、风雨同舟的情谊更是刻骨铭心。
张哲远是校辩论队副队长和印刷与包装系辩论队队长,每次外赛前,辩论队基本上都要密集准备,连续二十多天每天两到三场练习赛,大概每三到四天换一道辩题。为了在最后关头定稿,辩论队基本每天都会讨论到凌晨两三点,然后第二天起床打一到两场比赛,当天晚上再继续,这样的流程对身心的挑战极大。
“怎么坚持下来?靠大家一起咬牙拼命坚持。”张哲远说。身处辩论队,打辩论的过程激烈又辛苦,但与队友们一起拼搏战斗的那些时日,在张哲远看来是最宝贵的财富。
去年金秋辩论赛,印刷与包装系辩论队夺冠,荣誉背后的艰辛也同样沉重:周六就要决赛了,他们却在周五晚上最后一场练习赛中发现了大漏洞,顿觉心焦火燎。最后队员们在一间房里集合,讨论到凌晨三点最终搞定,第二天拿下了比赛。张哲远则荣膺“最佳辩手”称号。
参加社团,不仅能找到知音同好,寻到共同“战斗”的小伙伴,还可以享受各种各样的“福利”。
Change健身俱乐部就有每周一次的健身房教学,户内或户外的团课活动,还有专业的营养膳食建议,连去周边健身房都有“社团”优惠。“当然最‘实惠’的还是收获许多难忘的回忆。”陈思好说。
辩论队也会举行读书会等活动,让大家放松心情。张哲远谈到记忆犹新的一次:一起开读书会时,有一位同学讲到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论,他说完三个剩下一个却突然想不起来,底下的同学小声异口同声说出来的时候,大家相视而笑。
一年,两年,从“萌新”到骨干;会议、报表、总结、活动、宣传、聚会……送走前辈,迎接新人,那些成长和回忆,都成为岁月中有温度的部分。
去尝试、去体验,去学习,去成长,去结识那些志同道合的人,去经历那些忙碌但有趣的事,去投入更广阔的世界。只要全心投入,那些或灿烂或阴沉的时间,都是具有标志性的青春记忆。(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名为化名)
>>> 师说社团
学生记者: 很多大学生都会加入社团,有些同学认为锻炼了能力,有些同学觉得疲于奔命还会影响学习。对此您怎么看?
陈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我觉得社团本身是非常好的,武大的社团也非常多,可以让同学们学到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很多事情都是一个度的问题,社团也一样,我了解到个别同学居然加了九个社团,这有点多了。
对于加社团,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要太多,我认为三个已经挺多的了,太多会影响到学习。学生一定要以学习为主。第二,要对社团有足够的了解之后再加入。第三,把资源进行整合,如果社团可以和学术、课程实践相结合,其实是很有助益的。第四,加入社团后要积极主动,不要在里面混日子。第五,通过社团交到一两个好朋友。
社团是学习做人和做事的地方,这一点跟社会是一样的。做人,包括人际关系,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块。我们加入一个社团,本身就是要认可一个社团的文化和运行模式,如果不认可,或者有价值观的冲突,那么最好不加或者退出。另外,要学会融入社团,在社团里学会自己喜欢自己,喜欢在社团的那种感觉,并让其他人喜欢自己。让别人认可和喜欢自己也是一种能力,这是在社团需要去锻炼的。
如果在社团有人际关系和做事的冲突,我觉得首先要反思自己,而不是抱怨不公平或者别的。要分析自己的问题,找其他人帮助自己分析也可以,看自己能不能把一些不适应的方面改掉。如果有一些自我之外的因素,那首先就是沟通,和学长学姐深入交流坦诚相待。
学生记者: 老师希望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提高哪些能力?或者说,参加社团对学生培养有什么意义?
冉克平(法学院教授、中德班2018级班级辅导员): 我读大学时参加的社团中,印象最深的社团是法学会。那是二十年前,与现在比起来有很大不同。我们既办辨论活动,又办学术讲座。现在社团分得越来越细了。我希望,学生们在社团中锻炼以下几种能力:
一是扩大视野,拓展兴趣,保持强烈的求知欲。不要辜负最美好的年龄。可以让自己的知识薄而广。
二是组织能力。这个涉及到公共管理学。社团的科层恐怕与学院(系)、大学等管理模式相似。这是一个完整的组织体。我希望大家能在某个协会做到中层和高层。我们先在大学“预演”一遍,这对于将来进工作和创业都大有裨益。
三是走出熟人社会,学会与陌生人相处。大学是在平等自由的基础上和谐共处,大家不管抱着什么目的加入某个社团,都要给予尊重,接受不同个体多元化的行为选择。谁都不能任性,要尽可能考虑全面。
我建议,同学们不要把社团与学习活动割裂开来考虑。大家来自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知识背景,相处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学习。互通共融是一门更高的学问。
(稿件来源:《武汉大学报》1478期3版 编辑:肖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