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实施跨区域合作新模式 有效推进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

18.12.2015  23:10
 

  科技部组织推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旨在通过政府的组织引导、集群的科学规划和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促使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十堰商用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集群于2013年列入“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2014年12月经认定列入第二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成为全国32家创新型产业试点之一。

  为推进集群发展,科技部火炬中心与高新中心多次实地调研,提出加强政府引导,强化对产业集群建设目标的战略研究,完善产业培育体系,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吸引科技型中小企业按产业方向、产业链关系向集群聚集,大力推进全产业链的技术创新。同时,促进十堰商用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集群落实到项目层面,“十二五”期间,国家、省级科技经费支持集群内企业创新项目8000多万元,项目达170项,其中国家创新基金支持近7000万元,项目近100项。

  在科技部和省科技厅的指导下,十堰市与中关村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推动跨区域合作的实施,搭建科技金融结合、信息交流等各类科技服务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促进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了国家商用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今年,集群已建成“北京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十堰)孵化基地”和“中国(十堰)商用车零部件及装备制造创新中心”,强化技术对接、人才对接、资金对接、平台对接等职能;充分利用中关村金融资源,搭建创业投资机构与科技型企业进行信息交流、项目洽谈、投融资需求的对接平台,促进科技与金融的紧密结合;建设“国家商用车及关键零部件综合网络服务平台”,为全国汽车汽配行业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服务、电子商务、云计算等信息化服务;积极开展项目合作对接,以十堰维克多工业有限公司等为代表,先后与中关村企业、院所等进行项目、人才、研发等合作对接,全面提升集群内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集群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0家,省级工程中心2家,校企共建研发中心4个,获国家专利授权775项,湖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4家,担保贷款2200万元扶持20余家企业,累计孵化企业363家,产学研联合项目26个,开发新产品16项,实现高新技术产值220亿元。

  下一步,十堰“商用车及关键零部件”创新型产业集群将继续深化跨域区合作领域,完善产学研合作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促进科技与金融对接、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有效汇聚资源推进集群跨越发展,形成区域经济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