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跑“中国制造2025” 新日发力电动车智能制造

22.04.2015  19:37

  随着德国宣布将启动发展工业4.0平台,中国版的工业4.0——“中国制造2025”规划也随春风传来好消息。

  近日,有权威人士透露,已经通过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的“中国制造2025”将在近期正式发布。而该人士还透露,《规划》将涉及包括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等9大任务、机器人、生物医药等10大重点领域以及智能制造等5项重大工程。

  眼下,中国虽然已是制造大国,但创新创造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薄弱,大多数企业还是以模仿或者OEM(代工生产)为主,核心技术缺失,更缺少自主设计创造引领世界的产品。

  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迫在眉睫。不过,总有一些先行者已经领跑。作为传统制造业的代表,行业龙头新日电动车已经抢先一步,率先抢滩“中国制造2015”。

  早在2014年,新日电动车就已经借助国内最大的软件供应商用友打造“智能工厂”,初步实现了生产管理层面的数据和业务综合集成应用,在整个电动车行业独树一帜,成为传统制造业转型的典范。

  对此,新日电动车新闻发言人、总裁办主任陈开亚车表示,“随着工业4.0的来临,互联网+的推进,‘中国制造2025’将成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契机,电动车智能制造仍将会是主攻方向。”

  值得关注的是,在转型智能制造的过程中,除了智能工厂的建立,新日电动车还大打智能化品牌。

  所谓智能电动车,是指应用了传感技术和精密驱动控制以及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电动车。新日的智能电动车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在普通的电动车上加上局部的智能化模块,如GPS、数字中控等,这叫驱动控制智能车。还有一种是具有操作系统加驱动控制系统,称之为全智能车,这种车定位为高端产品,占新日总体份额的20%。

  陈开亚解释说:“智能化是产品发展的必然,而这些技术也让消费者在使用中更为轻松,减少手动操作控制,是智能电动车在不断演变过程中与普通电动车最大的差别。

  现在,“互联网+”席卷而来,新日电动车再次颠覆传统,重新定义智能电动车,致力于发展内置芯、外智联技术。

  据新日相关负责人介绍,新版智能电动车可以通过车体内部芯智能感应器、智能操控、蓝牙传输等互联网技术,与外部的移动互联网终端进行连接,一键掌控车体的所有信息设置和检测:卫星定位、参数设置、故障检测、服务救援,更有智能一键电器自检,供消费者就近选择维修网点,给电动车360度私人般贴心呵护。

  就拿新日MIKU而言,不仅是全球首款可以站着骑的电动车,还是行业首款智能互联网电动车。手机是MIKU的智能伴侣,不仅可以听音乐,还能透过APP远程控车,轻松监测到车辆的健康情况、解锁车辆等功能。

  除此之外,新日MIKU搭载的20项全球顶尖智能技术,是新日电动车融合全球顶尖智能技术,携手荷兰卡佛、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3M公司、日本雅马哈等顶尖工程师、设计师等共同研发出来的,代表着国内电动车行业最高水平。

  随着新日MIKU的正式上市,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在未来,随着智能骑行方式的普及,新日智能电动车或将在短途出行领域引发时尚潮流。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青海新闻网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