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纳米材料助力肿瘤治疗

17.03.2017  00:35

新闻网讯(通讯员孙云霞、何剑超)近日,国际著名期刊 Nano Letter (《纳米通讯》,2016年影响因子13.779)发表了张先正教授课题组在肿瘤治疗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有望为肿瘤治疗提供一种全新的策略。

论文题为 Switching apoptosis to ferroptosis: metal organic network for high-efficiency anti-cancer therapy (《细胞凋亡转向铁死亡:金属有机网络用于高效的抗癌治疗》)。该研究工作主要由硕士生郑迪威和博士生雷琪等合作完成,张先正为通讯作者,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

细胞坏死是程序性的或是可调节的,并且存在许多不同类型的细胞坏死类型,其中铁坏死是程序性细胞坏死类型,是一种依赖铁离子的氧化损伤类型的细胞坏死。张先正课题组首次设计合成了一种在细胞内引发芬顿反应的金属有机网络材料(MON)封装p53的基因载体(MON-p53),实现了在体内以及体外诱导肿瘤细胞发生铁死亡。引起铁死亡的主要机制是p53基因的表达抑制了抗氧化的谷胱甘肽的合成途径,同时金属有机网络引发的芬顿反应增加了细胞的氧化应激水平。这种材料还可以介导“旁观者效应”进一步敏化周围的癌症细胞发生铁死亡。抗癌实验表明MON-p53治疗不仅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还可以提升小鼠的存活周期。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抑制策略,铁死亡诱导材料可以同时对原位肿瘤和转移肿瘤进行双重的抑制,在肿瘤治疗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据悉,张先正课题组在抗肿瘤新型纳米材料研究领域取得多项进展:研制了多肽、氮化碳复合纳米材料和类沸石多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成功解决光动力学疗法在肿瘤治疗中对于氧气的高度依赖问题;采用化疗、光动力学治疗、光热力学治疗等协同治疗策略制备了一系列纳米材料,不但有很好的抗肿瘤效果,而且大大降低了对机体的副作用;首次发现化疗药物的纳米载体可以增强传统化疗所引发的免疫应答,为基于纳米载体的化疗与免疫治疗的协同作用提供了良好的策略;采用靶向干扰细胞的葡萄糖代谢增强光热力学治疗效果和利用巨噬细胞的趋向性实现增强的光动力学治疗效果。上述研究成果形成多篇论文,在 ACS Nano (《美国化学会纳米》IF:13.334)、 Nano Letter (《纳米通讯》IF:13.779)和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先进功能材料》IF:11.382)等权威期刊发表。

 

>>> 论文链接:

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nanolett.6b04060

(编辑:肖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