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湖北炸堤平湖:谋解洪水之困 着眼生态之远

15.07.2016  05:08

新华社武汉7月14日电

平湖一声惊雷!

14日7时,随着长江防总总指挥、湖北省委书记、省防指指挥长李鸿忠一声令下,阻断梁子湖与牛山湖37年之久的围堤,在爆炸声中沉入湖水,碧绿湖面顿时腾起了一道冲天黄白色烟尘。

倾泻而出的梁子湖的水就着水头落差,一条黄白色浪花带,随着水流向前滚动,渐渐地变慢、变淡、消失,与牛山湖水平为一体。

湖北省第二大湖泊梁子湖破垸分洪。洪水危情暂时缓解,永久性退垸还湖正式启动,1600多名群众妥善安置,永久迁出湖区。

7月14日,湖北梁子湖与牛山湖隔堤爆破瞬间。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破湖:水降、水通、水相连  

7月14日6时,梁子湖的水位21.49米,超保证水位0.13米,超历史最高水位0.06米,如此高水位已持续6天。

先天不足、后天欠修”,湖堤承受着巨大的洪水压力。大雨还会下,随时可能有溃决的危险,下游地区危若累卵。

13日,记者在爆破前的牛山湖大堤看到,梁子湖水位要比3米宽隔堤外的牛山湖水位高出1米多。隔堤已经有部分路段受到冲击,只能用沙袋临时堵着。水涨堤高,险情不断、险象环生,溃决风险不断加大。

7月14日,破垸分洪后,湖水漫过梁子湖和牛山湖隔堤。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破垸分洪,势在必行。

分洪之后,预计梁子湖洪水有5000万立方米的容量调蓄,水位可降至保证水位以下,溃堤警报暂时解除。”湖北省防办副总工程师江焱生说。

7月12日下午,湖北省委常委(扩大)会议召开,研究应对当前汛情。湖北省五大湖泊高洪水位,梁子湖汛情最为紧急,超保证水位已经7天,广家洲大堤管涌险情不断。

湖北省防指专家经过细致周密分析计算,根据国家防洪法《湖北主要湖泊防汛应急预案》《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提出牛山湖破垸分洪方案。

7月13日,武警水电第七支队的战士在牛山湖坝上进行破垸前的准备施工作业。新华社记 者肖艺九摄

湖北省委省政府慎重考虑,决定同意省防指的破垸分洪建议。

梁子湖面积271平方公里,是湖北省蓄水量第一、面积第二大的湖泊,被评委亚洲保护最好的湿地之一,水质优良,是武汉市战略水源地。

梁子湖保护着鄂州城区、武汉东湖高新区和鄂州、武汉的大批城镇、村庄、农田及重要基础设施。

牛山湖,历史上一直是梁子湖的湖汊。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牛山湖围垦建渔场。1979年,从南岸大屋陈乡矿林嘴到北岸龙泉乡莲台洲修筑了牛山湖大堤,从此将牛山湖与母湖阻断。

要解梁子湖危情,只能依法分洪,疏导洪水。”江焱生说,在历史罕见大暴雨面前,仅仅水涨堤涨不是办法,必须疏导洪水。

水系相连,破垸分洪不仅可以缓抗洪燃眉之急,还可以恢复湖泊天然生态,有助于修复河湖天然调蓄功能,提高武汉、鄂州等地的排涝排渍能力。”长江委防办主任陈敏说。

湖北省是长江河段最长的省份,同时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流经省内,河网密布、水系发达。近年来,湖北省坚持生态优先战略,努力转变发展理念和模式,实施碧水长流工程。2012年,在全国率先颁布了《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立法保护。

李鸿忠表示,破垸分洪是应急之举,更是湖北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一次思想动员和行动契机。湖北平原湖区自古就是云梦泽,是装水的地方,还水于湖区,是实现“千湖之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7月13日,武警水电第七支队的战士在牛山湖坝上进行破垸前的准备施工作业。新华社记 者肖艺九摄

 

离湖:舍家、舍业、舍故土  

永久性退垸还湖,意味着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的人和家庭也要永久性迁出湖区。

破垸分洪,抗洪保大局,还湖保生态,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牺牲。

舍家、舍业、舍故土,舍的是承载了几十年饱含家的记忆的水与岸。

在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升华小学临时安置点内,5岁的徐志勇手里拿着玩具,吵闹着、拉着妈妈要回家;73岁的徐维国、田松老哥俩正在回忆着湖边数十年的生活点滴。

升华村,64位村民,7月13日收拾行囊匆匆一别后,再也无法回到熟悉的家园。

湖北省湖泊局技术专家姜俊涛说,分洪之后,牛山湖最高水位线22.5米以下的土地都要被淹,面积20多平方公里。

水位上升,周边不少房屋都将被湖水淹没,彻底还湖,这些群众将永久性地迁出湖区。”武汉市常务副市长龙正才说,武汉市总计需要转移安置1658名群众。

7月13日,牛山湖渔场职工江红带着女儿准备撤离。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记者13日上午在江夏区牛山湖渔场看到,渔场内200多名职工及家属正紧锣密鼓地将家中物品装车搬运。当地政府组织的80多台货车在渔场内来来往往,帮助搬迁家属转移搬家。

我们在这儿住了近40年,转移搬迁实在是舍不得。”牛山湖渔场退休职工赵云菊在搬家前,带着记者最后一次参观他们家房屋和菜园。

只有三间正屋的老房子,是渔场在20多年前统一建造的。房间墙体灰暗,甚至屋顶漏雨,菜园十分简陋,赵云菊和老伴仍依依不舍。

赵云菊说,老房子里有儿子慢慢长大的痕迹,身边都是退休老同事,吃的都是农家菜,日子过得很舒坦。这一搬家,意味着生活重新再来,“可安排搬迁也是为我们安全考虑,再舍不得,也得狠下心”。

在一些人去楼空的院子,大门敞着,记者走进去,床铺、电扇、沙发等家具还整齐地摆放在屋中。

牛山湖渔场归属武汉市梁子湖水产集团管辖。集团副总经理李承斌说,历史罕见的超强暴雨,已使靠近大堤的6户职工家中全部被淹。本轮雨情紧急,渔场安排干部13日凌晨挨户敲门,安排渔场261名职工及家属,在不到12小时内全部转移。

汛情急、时间紧,转移职工连夜清点、一夜未眠,家中物品只能搬走一半,放弃一半。”被大雨浑身淋湿的李承斌说,转移职工为破堤分洪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与付出,“若非形式紧迫,谁愿离开熟悉的家园呀”。

7月13日,居民在往车上搬家当。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临湖而居,靠湖而生。种藕、养鱼是牛山湖附近大多数家庭的主要生计来源。此次搬迁离湖,也将使不少转移群众生存方式发生彻底改变。

牛山湖是华中地区重要的淡水鱼、大闸蟹养殖基地。51岁的渔场职工朱培姣和女儿一起,在牛山湖承包了13亩水面,养殖花鲢、大闸蟹,平均每年纯收入10多万元。“过去30年,一家人都是靠养鱼生活,搬迁上岸后可能就得另谋生计。

武汉市江夏区区委书记陈邂馨说,对失去承包水面和生产资料的转移群众,江夏区将统一建设安置小区,并统筹考虑转移人员的生产生活、社保就业等问题,确保转移群众搬得踏实、安心。

7月14日,来自离牛山湖最近的大徐村胡胜梅在升华小学安置点和儿子亲昵。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还湖:于民、于史、于未来  

对梁子湖采取破垸分洪调蓄措施,既是防洪保安全的应急之举,也是恢复古‘云梦泽’的谋远之策。”李鸿忠说。

江夏区五里界童周岭村五组84岁村民罗辉贤,曾参与牛山湖大堤的修建。

上世纪70年代修建牛山湖大堤,是为兴建养鱼场,增加物资供应。”罗辉贤说,多年来密集养鱼养蟹,容易造成水质下降、水体富营养化。

时代在变,我们早已度过了物资匮乏的时代。大家更明白一个朴素的道理,物资再多,发展再快,破坏了生态环境就会得不偿失。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于丹教授,曾连续多年呼吁拆除湖泊河道内的圩垸阻隔。

多年来形成的分割湖泊、汊港的局面,不仅影响了湖泊调洪功能,还严重影响湖泊和周边地区生态环境。”于丹说,利用牛山湖等区域分蓄洪水,降低梁子湖围堤防洪压力,同时破除圩垸,“这就是还湖于民。

破垸分洪、还湖于历史,也是由以堵为主的传统治水思路,到疏堵结合的防洪理念的一次跃升。

实施梁子湖分洪调蓄措施,就要把切割的湖泊面积合起来,把改变的水域恢复起来,把丧失的调洪功能补偿起来,实现水循旧路、水回‘娘家’,实现人水和谐。”湖北省副省长任振鹤13日说。

星罗棋布的湖泊,是大自然给予湖北的馈赠。破垸分洪后,湖北还在着力推动其他地方“退垸还湖”,长远解决易渍易涝问题,还湖于未来。

7月7日,鄂州市根据调度规程,已经先后对17个民垸破垸分洪,分洪水面58.8平方公里。

鄂州市防办主任李从定说:“民垸也一并永久性退垸还湖,群众彻底搬出湖区。从‘人进湖退’到‘湖进人退’,这样做就是发展理念的大调整。

于丹认为,从长远来看,破垸还湖将带动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

随着水质整体变好,渔民们还可以发展藕、菱角的种植,还可以发展旅游业等,未来产生经济效益将十分可观。”于丹说。

还湖于民、还湖于史、还湖于未来,是湖北对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切实践行,也是干部主动作为、敢于担当的直观体现。

7月13日,武警水电第七支队的战士在牛山湖坝上进行破垸前的准备施工作业。新华社记 者肖艺九摄

湖北省防办副总工程师江焱生说,这次破垸分洪,转移搬迁之所以能够紧急有序,说明只要出发点是为了群众长远利益,就能得到群众理解与支持,各类难题也就迎刃而解。

从梁子湖行动开始,湖北将依据法规、依据预案、依据规律全面推进湖泊生态安全建设,让‘千湖之省’碧水长流。”任振鹤说。(记者:梁相斌、黄艳、李劲峰、李伟、梁建强)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