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根基在民间
王桂华
南怀瑾先生在一次授课中提到,民间的读书人对中国文化的贡献非常之大,并且举《古文观止》和《幼学琼林》的编者为例,说两书的编者都是默默无闻的人,也是很了不起的人,并认为中国文化的许多大事业都是民间人士做的。南先生的如炬目光照见了这些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普通人,言人之所忘,道人之所未道,令我对这位国学大师油然生起景仰之情,也对他所提问题产生很大兴趣。
想了想,同属普通的乡村教书先生而对中国文化传扬作过大贡献的,还真大有人在。《龙文鞭影》为肖有良、杨臣谏、李恩绶所编。肖是明代人,杨是明末清初人,李是清末人,早在唐朝时,就有一部四言韵文《蒙求》,肖将是书改编而成《龙文鞭影》,《蒙求》的作者已渺不可寻。《弟子规》的编者李毓秀,山西新绛县人,是个康熙年间以教书为业的老秀才;《千家诗》的编者王相,明末清初的江西临川人,一生热心于启蒙教育。《唐诗三百首》的编者蘅塘退士,只留下一篇该书的序言,其他情况不详。《古文观止》的编者吴楚材、吴调候,大约也是乡间人士。以上所列书籍,在我国的儿童教育史上、文化史上都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钱钟书说,吃了好吃的鸡蛋,大可不必去见生蛋的母鸡。但是,对于那些生了好蛋的母鸡,是否至少应生感激之情呢?
以上所说,仅限于“蒙学”领域。在其他艺术、知识领域,类似的默默贡献者,亦大有人在。这些人只是做了自己觉得有意思而又有能力做的事情,他们没有想得很多,却在不期然中为国家和后代立下大功劳。
文化的根基在民间。当今四海平安、生活富足,人们有从事自己喜爱的文化艺术活动的条件。写字、画画、刻印、写诗、填词、作文,甚至修家谱、编诗、书、画集、文集、回忆录等多起来,这些普通人自发的文化活动,不仅为之者找到快乐,也必定使家庭成员特别是幼小的后代受到良好薰陶,还可影响周边的其他人,不少重要历史资料、有名作品赖此得以保存,而且也是抵制精神空虚和不良嗜好的最好行动,其净化社会空气传承文化作用,千万别小看。
没有文化的国家是不可想象的,没有文化的家庭好运难久,缺少文化的人更无幸福可言。
曾国藩当年在硝烟弥漫的战火余隙,编写的《十八家诗钞》、《经史百家杂钞》,均成为名作,至今嘉惠学界。他还编过《鸣原堂论文》,选名臣奏疏以教育其弟曾国荃,使本不喜读书的曾国荃的文字、书法皆有可观。今天有条件的人士,是否也可从自己读过的精品中,为自家子弟们编一点东西呢?自编读物,比从书店买来的读物更具不同的情味和意义。这也应该是书香城市、学习型社会应有的一项内容。
2014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