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经济之体 筑文化之魂——荆州市文化产业发展观察

23.08.2016  19:04

  8月19日,荆州文化产业发展迎来历史性一天。8个项目集中开工,7个项目集中签约,创下荆州文化项目落地新纪录,谱写荆州文化产业发展新高潮。

  发展文化产业,强经济之体,筑文化之魂。有专家说:“荆州是楚文化发祥地,楚文化的根在荆州。

  近年来,荆州大力实施文化壮腰战略,深耕文化土壤,厚植文化之根,对外强力招商,对内狠抓改革,以文化旅游为突破口,兼顾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创意等,推动文化产业全面发展。

  丰厚的文化资源是一座宝库

  发展文化产业,荆州有基础,因为拥有丰厚的文化资源。

  长江大学楚文化研究院教授徐文武介绍,荆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发祥地、三国文化中心,享有“楚国故都、三国名城”美誉。

  楚文化底蕴深厚。楚国曾在此建都411年,历经20位楚王,拥有楚纪南故城遗址、郢城遗址、鸡公山遗址等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国家文物局与省政府签署共建协议,将荆州文化遗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2014年,省委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批准设立荆州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将其纳入全省“一元多层次”发展战略。

  三国文化资源丰富。《三国演义》120回中,有72回写到荆州。荆州三国遗迹众多,是三国文化元素富集地,尤以关公文化为甚,关公庙、关羽祠、关公像等多个景区坐落荆州古城。

  文化旅游成为战略支柱产业

  变资源优势为竞争优势,荆州市市长杨智提出,把文化旅游业当作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

  招大商,建大项目,大手笔打造旅游景区。

  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成功引进深圳华强、中兴发展、中建三局等6家国内知名文化投资企业。深圳华强集团建设的“美丽中国文化科技产业园”总投资120亿元,第一期工程华夏历史文化科技园投资30亿元。

  大项目接踵而至。投资15亿元的关公义园已经开园,投资28亿元的新界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将于9月开工,投资54.5亿元的荆州文博园核心项目文保中心已经建成……上半年,22个文化旅游项目总投资达380亿元。

  抓改革,建基金,倾力打造示范区。

  荆州整合部门职能,将文物局和旅游局合并成文物旅游局,以推动文物保护和旅游发展双赢。荆州市政府还与平安银行筹资125亿元,共建文化旅游产业基金。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成立后,荆州市在行政管辖、人事任免、招商引资等方面倾斜,将其打造成旅游发展示范区。

  市县联动打造全域旅游

  除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荆州还有独具特色的水文化资源。

  洪湖风光自然秀丽,松滋洈水水库建有“亚洲第一人工大坝”,公安县建有全国最大分蓄洪区工程,石首天鹅洲自然保护区拥有麋鹿和江豚两个国宝级动物……

  整合这些优质资源,打造旅游目的地,荆州发展全域旅游,推动市县联动。

  在中心城区,荆旅投大力建设三国文化景区。关公文化义园今年6月开园,高达58米的世界最大关公铜像坐落古城东门,成为地标性建筑。荆旅投还将投入500亿元打造荆州古城五环5A景区,在荆州唱响三国历史古城与文创产业新城“双城记”。

  在四个县市,荆旅投重点建设水文化景区。洈水风景区已建成运营,吸引湖南、宜昌等周边游客;石首天鹅洲自然保护区景区雏形初现,建成后游客可常年观赏江豚、麋鹿等国宝级动物;“洪湖岸边是家乡”景区开建,“洪湖水浪打浪”美景即将呈现在游客面前;公安荆江分蓄洪区北闸景区正在规划推进当中。

  未来发展求解三大难题

  荆州文化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实现可持续发展,专家学者认为至少还有三大矛盾亟待解决。

  真与假的矛盾。长江大学教授徐文武认为,文化旅游项目建设面临“仿真”问题——是保护现状,还是原址复建?“看历史,是看‘真’;看风光,是看‘美’。游客来荆州就想看历史看真东西。”徐文武说,西安大明宫在原址复建后又被拆掉是个惨痛教训,荆州发展文化旅游不能犯同样错误。

  拆与保的矛盾。随着城市建设加快,历史古迹面临威胁——是拆掉,还是保护起来?徐文武担心,即使勉强保护也可能形成“天井”效应——古迹周围全是高楼大厦,形成一个“天井”。届时,景区旅游必将衰落。

  轻与重的矛盾。曾几何时,荆州对文化旅游“重心不稳”,对其地位轻重不分:一时提出“旅游兴市”,一时提出“工业兴市”,一时提出“农业兴市”。如今荆州已将文化旅游列入“十三五”规划,明确将其作为战略支柱性产业来发展。正是有了这个信号,当前荆州文化旅游才得以快速发展,文化产业才有了实质性突破。(罗序文 周鹏 李飞霞)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