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成果展示交流会发言摘登
书法艺术进校园 “翰墨精神”润无声
中共北京交通大学委员会
北京交通大学坚持把书法艺术传播作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通过课堂教学、搭建平台、丰富载体,使其在校园生根开花,取得了良好实效。“书法艺术教育与传播实践项目”也成为全国10个“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项目”之一。
一、进课堂,强化书法育人,建全覆盖教育传播体系。
学校历届党政班子高度重视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每年投入40万元进行艺术教育,保证人财物支持到位,努力建设长效机制。学校坚持创造书法艺术“进课堂、进社团、进生活”的良好环境和条件,把书法学习纳入教学计划。聘请兼职教授,与10多位特邀当代中国书画名家共同执棒系列讲座,把单纯依靠爱好和兴趣进行传播提升到教学与育人层面,使书法艺术学习与传播更加具有渗透力和感召力。
学校成立了教职工“知行”书画协会、大学生书画协会、离退休教师松柏书画社、研究生艺术工作坊等多个艺术团体,举办书法比赛、书画摄影作品展示展览等百余次活动,参与人员覆盖到学生、一线教师、管理工作者、后勤服务人员和老同志,形成老中青的“传帮带”,校园书画艺术氛围日益浓厚。学校校史馆馆藏有李苦禅等一批艺术家的珍贵字画,专门开辟150平方米书画厅,做固定展览、交流场地,并有针对性地纳入新生入学和新教师入职教育中。书画艺术教育与传播在课堂、社团、文化景观和特色活动中发挥出了积极的育人作用,以“大成于细”的风格浓郁校园传统文化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传递着“翰墨精神”。
二、搭平台,借力专业团体,促书法艺术交流与发展。
学校拓宽思路和视野,积极搭建与权威专业艺术团体的合作平台。2010年,学校与中国书画院合作,成立了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书画院书画艺术研究创作中心,成为首都第一个落户高校的艺术研究创作中心,搭建了学校与专业机构、师生与专家学者、教学与艺术传播之间的互动交流平台,将中国高等学校特别是以理工科见长高校的艺术教育推向深入。
中心组织书画艺术家进校园创作或举办高水平培训,采取大师亲临指导与日常授课相结合的形式,通过现场示范、答疑、辅导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中心还参与相关艺术类学科建设,打造研究、教学、创作于一体的互促平台,旨在培养高水平书画创作与研究人才。2012年12月,文化部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数字文化研究基地落户我校,通过书法艺术与计算机视觉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推动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有机融合。
三、强辐射,师生走出校门,做中华传统文化传播使者。
学校组织多项活动让师生走出校园,成为书法艺术的积极传播者和有力推动者。师生书画协会连续4年开展“迎新春,送春联下乡”活动,先后赴北京密云、房山、顺义等区县村镇,现场泼墨挥毫,把师生蕴含祝福之情的春联和福字送给家家户户,以大众乐于接受的传统“送福”形式弘扬中华书法艺术。
同时,学校坚持为在校留学生开设书法、绘画、太极、茶艺等传统文化课程,每年约有超过200人次的留学生接受书画学习。在孔子学院10周年之际,孔子学院奖学金学生举办了书画展览,表达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由衷热爱。每年春节,校长与留学生在学校包饺子、写福字成为保留“节目”。通过这些课程和活动让留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他们自觉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使者。
承续传统文化精髓 凝聚学生价值共识
中共南开大学委员会
南开大学在传统文化的理念阐释、价值传承、本土落地和时代创新上,做实、做细、做系统,在传统文化育人渠道的设计拓展上,区分层次,分类指导,用传统文化无声地滋养陶冶学生情操,凝聚价值共识,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见实效。
一、科学“把脉”学生需求,在传统文化育人实践中涵养核心价值观。
学校优化顶层设计和资源集成,强化前期调研和分层分类,策划推出了“学向经典 行在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项目依托“经典研习”、“实践养成”和“文化熏陶”三大工程系统推进,已成为彰显南开传统文化育人特色的品牌。
温故知新,实施“经典研习”育人工程。经典范读比赛、名师导读讲座、朋辈精读沙龙,以及读书小组、导师有约等频繁开展的经典品读活动,与“国学经典导读”、“中国民歌鉴赏与演唱”、“古典诗词格律与创作”等数十门公选课成功搭建了“理论、实践、体验”三位一体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满足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经典储备的学生群体实际需要。
知行合一,开展“实践养成”育人工程。从学生打造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室博物馆”、“教室博物馆义务导游团”,到学生挂牌的天津戏剧博物馆、鼓楼博物馆等11个“中国文化体验国际学生实践基地”,从学生自发组队的传统文化调研团,到走出校门宣讲传统文化常识的博士生讲师团,以及坚持10年的新生暑期义工实践,传统文化分层分类实践载体丰富多样。
氛围营造,推进“文化熏陶”育人工程。“国学社”、“书法协会”等10多个研习传统文化的学生社团为校园文化增添了一份典雅厚重。
二、积极探寻融入渠道,构建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长效机制。
南开大学基于学生个性特征和成长规律,将学生科学分层分类,寓教于隐、寓教于情、寓教于行,重点在核心价值观的“融入”上下功夫,在长效机制的建设上出实招。
构筑全方位、立体化的机制融入渠道。学校从顶层设计角度完善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育人模式,建立起党委领导、部门负责、社会协作支持、师生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形成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合力。自2005年起,每年投入50万元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建设,设立近百万元理论创新基金,推动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将核心价值观与“公能”要求深度融合,形成学生发展核心素质指标,引导学生在追求发展中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
打造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实践融入模式。开展了13年的“百项工程”、259个社会实践基地、“百名博士当村官”等实践项目,成为学生感知核心价值观的鲜活载体。近10年来,学校组织2万多人次向社会提供超过600万个小时的志愿服务,建立了190个志愿服务站。南开学生坚持12年为天津嘉陵北里社区进行义务家教,持续11年举办医学公益开放日,坚持10年在山西繁峙县开展文化下乡。这些活动让学生于平凡小事中感受到友善、体悟到真诚。
搭建具象化、形象化的文化融入平台。建设“觉悟”网,举办“公能讲坛”,让学生筑牢爱国荣校的理想信念。学术不端案例展、学生科学道德自律委员会的成立,涵养了学生诚实守信的学术品格。“三大晚会”等校园文化品牌,提高了学生对高雅艺术的鉴赏能力。定期举办的优秀党员、“南开十杰”等典型培育选树,让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在南开蔚为风尚。
国粹进校放异彩 优秀文化薪火传
中共复旦大学委员会
京剧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在青年一代中加强国粹艺术的传承,是当下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使命。复旦大学坚持把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尤其是通过开展京剧艺术教育,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在校园里营造了浓郁的民族传统文化氛围。
一、把京剧艺术教育纳入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立长效机制。
学校注重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本科教学中去,精心设计课程安排。自1997年起,在本科教育中尝试京昆艺术教育课程;从2007年开始,把“京剧表演艺术”纳入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以鼓励学生深度感受和体验国粹艺术,积极引导当代青年人感知中国式的审美表达形式和文化内涵。京剧表演艺术课自开设以来,每学年选课人数近300人,已初步形成复旦特有的授课模式和传授途径,使学生了解这种传统文化艺术所传达的意蕴和内涵。
二、积极培育大学生社团,丰富和加强校园文化生活和文化建设内涵。
在开设京剧课程的同时,学校积极培育大学生社团,组织专业教师辅导,学生参与体验京剧表演,丰富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2012年7月,学校选拔“京剧表演艺术”的选课学生和学生社团“余音社”的学生,组成4场折子戏节目,在第九届全国高校京剧演唱研讨会的全国大学生京剧比赛中获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1个组织奖;中文系研究生张静编剧原创的小剧场昆剧《伤逝》荣获多项全国性大奖;京剧社团“余音社”多次荣获校、市级“精品社团”称号。
三、依托“高雅艺术进校园”和“上海国际艺术节校园行”的品牌演出活动,让京昆走进校园。
学校在外国留学生群体中开展的京昆艺术教育取得初步成效。由波兰、新加坡、尼日利亚和巴西学生组成的“沙家浜”团队,在2011年上海市国际艺术节群文活动开幕式上代表全市大学生精彩献演。作为海外留学生最多的综合大学,学校将京昆艺术的内容作为提供给海外留学生的中华文化课程的核心部分,成为以京昆艺术为精粹和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向世界传播与辐射的重要窗口,为高校国际化过程中实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提升国家的“软实力”积累了重要经验。
优秀的民族文化既是先进文化的精粹,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京昆艺术是民族文化的精粹,也是文化育人工作的有效载体。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
第一,高校京昆艺术教育必须与高等教育改革、校园文化建设、社团文化建设的工作重点相契合。高等院校京昆艺术教育的长效机制的建立、完善与可持续发展,需要从学生、教师、各级领导三个层面展开工作,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制、社团建设与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创新,强调知识传授的准确性,从不同文化层面、不同角度、不同视野研究,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正确处理“京昆进课堂”与“京昆进校园”之间的关系。
第二,高校京昆艺术教育需要与京昆专业院团、学院的工作相结合。京昆专业院团、学院和普通高校需要在高校京昆艺术教育师资培训、高校京昆欣赏课程建设、大学京昆社团建设、大学生爱好者培养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
第三,高校京昆艺术教育需要各级教育、文化主管部门和社会力量继续关心、关注、扶持,使京昆艺术教育在高等院校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为大学生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实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目标作出更大的成绩和贡献。
扬国学传承文化 传经典立德树人
中共浙江大学委员会
浙江大学从2009年伊始就举办“人文经典·四季歌行”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历经5年时间,已成功举办21次,形成了求是园里独具特色的礼敬传统文化项目品牌。活动依托学校人文学科特色和专业品质,集文、史、哲、艺之人文经典和学术为一体,内容涉及文学、诗词、音乐、舞蹈、戏曲、书法、绘画、设计、茶艺等各领域;选取一年春、夏、秋、冬四季中的农历三月初三、夏至、重阳和冬至4个中国传统节日,上巳诗韵,仲夏歌舞,盛秋书香,冬至曲艺。5年来,活动积极引导师生主动接触、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坚持继承、吸收、创新中华传统文化,为他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注入了正能量。同时,为浙江大学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滋养。
一、春:三月三日天气新 南华水边唱诗情——“三月风吟”三月三诗会。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古人都会举行拔除修禊、宴饮高歌等文化活动。承袭“流觞赋诗”之俗,配合三月三文化,全校师生及校内外诗人、校友共同参与,以中国古今诗词、外国诗歌的朗诵和诗词即兴创作为主线,伴以歌舞表演,以全新清丽之品位与现代生活之情调深情咏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粹,品味异域民族之风情,展示多元文化。
二、夏:与君挥手别以曲 便是天涯堪比邻——“仲夏留声”校园民歌会。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礼记》中记载了自然界有关夏至节气的明显现象:“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每年夏至日,浙江大学结合毕业季开展毕业生主题教育活动,举办校园民歌演唱会,以演唱各时期经典民歌、校园民谣和健康向上的优秀歌曲为主,辅以现代活力的歌舞表演,展现青年学子的蓬勃朝气,记录了青年学子的梦想与激情;抒怀毕业离情,展现青春文化和现代文化。
三、秋:秋水长天共一色 借来暖风听弦歌——“秋之弦歌”师生原创文化展。
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弦歌声声,唤来学子们的金秋收获。配合新生始业教育,充分挖掘浙大学子的原创文化特质,展示浙大学子的文学艺术修养水平和创作能力,展现新时代浙大学子的精神风貌。每年秋季重阳前后,举办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师生原创文化展,活动主要包括:学生原创书画作品展、师生廉政书画作品展、学生原创影视作品展演、校园文学大奖赛、学生论文报告会等。在此,浙大师生尽情施展他们的天赋与创造力,展现别具韵味的人文情怀,倚天翰墨挥洒壮志豪情,博雅人文集萃艺术风韵。
四、冬:琴词翰墨候未央 雪日开卷满书香——“曲韵琴风”冬至中国传统艺术赏读会。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每年冬至,浙江大学都开展以中国传统文化及经典艺术作品的“赏”与“读”为内容的活动,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琴瑟舞乐、诗词歌赋、戏曲书法诸元素,邀请校外文化艺术界人士共同参与,赏读会雅俗相映,在师生同乐中实现寓教于乐,教学相长。曲韵悠悠,琴风徐徐,冬夜正暖,情谊正浓。
四季运转,薪火相传。浙江大学将秉承“求是创新”精神,以“人文经典·四季歌行”传统文化主题活动为重要载体,把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融入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融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中,不断增强师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努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坚强的精神保障与文化支撑。
凝练文化品牌 校园活色生香
中共武汉大学委员会
武汉大学去年申报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校园活色生香”项目由一系列内涵丰富、形式鲜活的特色活动组成。其中有弘扬翰墨文化的“樱花笔会”,有光大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的“龙舟赛”,有再现中华传统礼仪的“端午祭”、“释菜礼”活动,还有传承国粹艺术的“京剧秀”等。这一系列活动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彩演绎和深刻体认中,发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校园里陶冶情操、涵养心灵、接续人文的教育功用,探索出了一条深具传统意蕴、富于武大特色、凸显时代精神的“礼敬”之路。
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保护独具特色的大学建筑文化,营造浓厚氛围,形成鲜明底色。
学校一直注重创新国学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继2001年首创国学本科人才培养试验班后,2010年又设立国学院,并将国学专业纳入“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试验计划”,专门设立武汉大学“弘毅学堂”国学班。由国学院同学发起的国学晨读、人文徒步、孔孟之乡游学、国学知识竞赛等活动发挥了很好的示范效应。
课堂一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学校开设了100多门深受大学生欢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通识课程,如四书五经、先秦诸子散文、六朝与唐宋文选、宋明理学等经典文献的导读。
学校早期建筑群是20世纪30年代唯一完整规划且一气呵成的优秀大学校园建筑,2001年被国务院正式列入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这批中国大学保存完整、面积最大的早期建筑群还在发挥着其原初设计的功能,堪称大学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典范之作。去年学校在光明日报、楚天都市报刊发一组文章,推动师生、校友和社会对武汉大学早期建筑文化的再发现、再认识。除此之外,《师德铭》、《珞珈赋》等依托传统文体创作的文化精品也让大学校园更显传统韵致。
二、不断创新形式,凝练文化品牌,契合时代特点,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从1985年首次举办至今,樱花笔会已有30年历史。在对活动本身的不断打磨和持续宣传下,樱花笔会的影响范围逐渐扩大,目前已成为湖北省乃至全国高校书画爱好者的文化盛宴。每年4月,省内外高校的诸多书画爱好者相约樱花树下,笔走龙蛇、挥毫泼墨,表达对中华传统艺术的坚守和传承。
武大与华中科大近些年来坚持在东湖水域举办龙舟友谊赛。和着急促的鼓点声,数千师生和市民在岸边呐喊助阵。通过一年一度的东湖龙舟赛,既增进了两校之间的友谊,也引发人们对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关注。“同城双星”龙舟竞渡,实现了大学精神与楚文化的有机融合。
三、再现传统礼仪、坚守文化根基,在精彩演绎中体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每年端午节,武大学子们都会吟楚歌、着汉服、行古礼,通过传统礼仪的再现,缅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感受他的家国情怀和伟大人格。每年孔子诞辰之日,学子们都在老图书馆门前举行“释菜礼”。学子们身穿汉服,在庄严肃穆的古礼唱声中,向孔子等先师鞠躬行礼,以表达对先贤及传统文化的尊崇。参加活动的学生纷纷表示,通过展现古代礼仪的每一道程序,让他们走进了历史深处,与先贤进行对话,切实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增强了他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5-04/24/content_434372.htm?div=-1
(稿件来源:《中国教育报》2015年4月24日 本网编辑:吴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