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咨询委员黄达人教授推介纺大特色发展实践

30.04.2015  12:10

      编者按: 中国高等教育》2015年4月16日刊发该杂志总编辑唐景莉对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教授的专访。专访中,黄达人教授大力推介武汉纺织大学特色办学实践案例,对纺大回归行业强化特色发展的办学方略予以了高度称赞。专访文章节选如下:

高校转型:重构高教核心价值 ——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

      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自2010年底卸任校长职务以来,陆续访问了国内“985”大学、高职院校以及海外高校的大学管理者,出版了《大学的声音》、《高职的前程》和《大学的治理》这三本访谈录。最近,黄校长又调研了六、七十所地方高校,整理出《大学的转型》。就此,本刊记者3月9日专访了黄达人校长。

      推动“转型”,关键在于内涵建设
      问:地方本科高校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转型”和“提质”问题并存。在转型的过程中,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大学内涵建设和办学质量的提升?
      答:所谓内涵建设,对于走应用型道路的地方本科高校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围绕和贯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条主线,来明确办学定位、调整专业设置、重构课程体系、强化应用科学研究、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优化学科建设等基本问题。
      就地方本科高校的内涵建设问题,我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1. 地方本科高校应该在办学定位上充分体现“地方性、应用型”
      第一,学校要有总体定位。
      如武汉纺织大学曾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十年后,学校领导却越来越感到,作为有着深厚纺织行业背景的省属大学,只有办出特色和水平,才能在高校林立的湖北拓展出发展空间。于是把校名又改了回来,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道路,而且是密切对接湖北省的支柱产业。对于武汉纺织大学而言,它的校名反映了大学特色。
      需要说明的是,各级各类大学都要强调定位,但并不是说定位越高越好。我们知道,一所大学的办学定位与区域位置、类型层次、历史传承等诸多因素有关,关键是要适合自己。
      我在一些场合也听到人们的一些评论,认为新建本科高校是因为办学水平低才会被划为应用类型。这里需要一再强调的是,应用不代表低水平;面向职场培养人才也不是低水平;强调应用研究更不是低水平。我特别认同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谢维和教授说过的一段话,高等学校办学层次的不同体现在服务对象的差异,而办学水平的差异则反映服务质量的高低;办学层次不等于办学水平;低层次可以达到高水平,高层次也可能低水平。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定位,对于定位为应用型的高校,同样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作为大学的管理者,重要的是找准定位,然后把自己的定位做到最好。
      第二,培养应用型人才与大学教育本质并不冲突。
      在确立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时,绕不过去的问题是关于通才和专才的争论。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人格的养成。但是我们必须要注意两个前提:一是历史背景。大学最初是为精英人才培养服务的,但是随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崛起,专业教育应运而生。尽管专业教育在其发展中一直受到人们的批评,但大学教育专业化的趋势丝毫没有放慢脚步,而且逐渐主宰了大学教育。二是国情不同。在美国,在本科阶段更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求,很多职业性人才培养主要在研究生阶段来完成。在中国,很多人进入大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毕业后的就业。一份稳定的、衣食无忧的工作,是老百姓最大的追求,大学本科教育的职业取向一直是我们中国社会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在目前我国大学后教育尚不成熟、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必须有一部分高校主动地把自己的出口与用人单位的入口直接对接,以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性人才。这应该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一个目的所在。
      实际上,通才和专才教育并不冲突。正如华中科大刘献君教授所说,前者实现的是教育的价值理性,让学生从自然人到社会人,而后者实现的是教育的工具理性,让人成为人才。西南交通大学徐飞校长也认为,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是体与用、道与术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通识与专业,或广博与专精,抑或古人眼里的“博”与“约”是辩证关系,专而不通则盲,通而不专则空。
      同样的道理,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不能仅仅停留在适应于职场的目标上。前不久,我的老朋友,中国职教学会的副会长俞仲文教授与我聊天,他还提到,对于走应用型道路的这些高校而言,还应该特别关注面向现实的实务教育和面向未来的创新教育的关系,这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过程中,我们希望既要培养作为操作工人的倪志福,更要注意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发明家倪志福。
      因此,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方面,不仅仅要面向职场、面向一线,强调学生对于岗位的适应性,因为岗位只针对现在。在技术变革的时代,还要强调面向未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孟庆国书记曾说,应该用下一代主流技术教育现在的学生,以培养未来的人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还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要让学生参与技术活动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对技术举一反三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一生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一大批具有创新才能的学生脱颖而出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就像东莞理工学院李琳院长所说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既要关注学生的适应行业需求的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和综合素质。
      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很多学校给予了充分关注,其中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彭鸿斌董事长提出对学生进行“完满教育”,培养学生的“智、仁、勇”,特别注重艺术和体育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此外,西安欧亚学院的校园环境非常优美,胡建波院长的一个办学理念就是重视校园环境和学习空间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2.把专业设置和调整作为体现应用型特征的重要抓手
      无论是传统的综合性大学、地方本科高校还是高职院校,专业都是学校办学的依托和主体。
      第一,通过专业的设置体现办学定位。
      以中山大学为例。中山大学办学的指导思想是“国际水平,国家需求”。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由国务院发布实施以后,广东需求就是国家需求。一直以来,我们都是把广东需求作为学科、专业布局的依据。例如,我在任期间就提出,中大要高举农业大旗和海洋大旗。结合广东核电、电子等支柱性产业需求,先后成立了中法核工程学院以及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工程学院。
      第二,通过专业设置和调整体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
      如武汉纺织大学围绕大纺织行业,提出“专业嵌入产业链、产业哺育专业群”,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专业群来对接纺织全产业链。具体来说,关掉了6个不相关专业,像教育技术学、应用物理、法学等;新建了非织造科学与工程、资源循环科学等;然后对已有的专业进行改造,回到产业链的关系上去,比如说,工业设计主要是做纺织品设计。
      第三,通过设置专业的方向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
      一般来说,似乎有这样的规律,从传统的综合性大学到地方本科高校再到高职院校,专业的服务面向是越来越窄的。像传统的综合性大学,通常会强调通识基础上的专业人才培养。而地方本科高校强调通用专业要面向具体的行业,也就是通用专业要有方向。在课程安排上,减少专业基础课时,大大增强专业方向课时,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把专业方向办成了新的专业。
      我认为,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特色不仅体现在专业设置上,还特别体现在专业方向的设置上。专业方向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由于不少专业并没有特别的行业指向,通过对专业方向的设置可以更好地服务行业需求、地方需要。
      对于文科专业,同样可以体现出应用和特色。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秦和院长介绍,在外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上,明确定位为“语言技能在一定行业的应用”。一是外语专业加专业知识,如经贸、管理、汽车、工业等;二是外语专业加服务面向,如教育、旅游、文秘、传媒等;三是外语专业加方向,如翻译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等,更强调外语与专业的高度融合。
      从调研的地方本科高校也看到,除了专业核心课,为某一个特定方向服务的课程占了比较大的比重。因此,很多地方本科高校为了更好地对接地方、对接行业,在设置目录外专业上有较大的需求,用同一个专业目录来规范普通本科高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业设置已经不合适了。我也曾以教育咨询报告的形式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建议,如果还是用现行专业目录管理的框架,要保持专业目录相对稳定,那么,应该允许各校在专业目录下自主设置专业方向,并把专业方向体现在毕业证书上。
      此外,由于地方本科高校还要体现地方性,在专业设置上,有部分专业,从宏观上来讲,人才是过剩的,列为国控专业;但是从局部来看,各地方对人才的需求不同,由于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人才流动困难,像临床医学专业、会计学专业等,在全国来看,属于国控专业,但是在欠发达地区对此类人才仍有较大需求,仍是紧缺专业。这种情况尤其需要引起专业审批机构的注意。
      3.把课程改革作为大学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
      很多人认为课程建设是大学管理微观层次的事,没有提高到学校战略的角度。实际上课程教学是决定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最基本要素之一,也是提高大学办学效益和效率的基本要素之一。如果说,大学给学生提供产品,那么我认为,最重要的产品就是课程。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人才培养的质量。美国圣托马斯大学陈思齐校长就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实现了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南京大学陈骏校长告诉我,下一步南大的一个工作重心就是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及努力把每一门课上好。
      我也注意到,不同的学校,课程改革的抓手是不一样的。像传统的综合性大学,往往把通识课作为切入点,而应用型高校,首先关注专业课的改革。南京工程学院孙玉坤院长就总结说,学术型本科是学科导向的,课程体系是“大A型”结构,讲究厚基础。高职高专是岗位导向的,课程体系是“大T型”结构,注重大量专业训练。而应用型本科应该是技术导向的,课程体系是一个“大I型”结构。南京工程学院就提出要重构课程体系,主要做法是强化核心课程,删除过时课程,整合一般课程,开发新型课程。
      第一,实现课程内容的改变。
      一般来说,应用型高校在制定专业课人才培养方案时,比较注重从岗位能力倒推培养方案。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在设计课程内容时,不仅仅是从某一岗位需求或职业需求出发,还要充分考虑产业链中岗位群的共性要求和复合能力要求,以此作为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而且还要充分估计技术进步对岗位能力的未来要求,从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技术消化、吸收、改良、反求、创新能力的需求出发,以此作为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
      第二,关注课堂教学质量提高。
前面提到在课堂教学时,应该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目前的实际情况是,课程教学还是以知识为主,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依然强调对于知识的记忆,这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并没有帮助。
      第三,重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作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而教学质量的保障又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心所在。由于我国部分高校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或者无法严格有效运转的现象还是存在的,需要更加关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问题。在这方面,合肥学院、南京工程学院等学校的很多做法值得借鉴。
      4.科学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
      关于应用型高校开展科学研究的问题,我认为有三个方面值得关注。
      第一,应用型高校要不要科研?
      对此,所有受访者的回答都是肯定的。例如,浙江科技学院叶高翔院长认为,“应用型大学”不是一个学术层次,而应该是大学的一种类型,或者说是跟学术型大学既有区别又有交叉的一类大学。把学术型、应用型完全分开、泾渭分明,不是很科学。应用型大学一定要有面向实际应用的科研。又如,重庆科技学院严欣平院长说,一所本科院校如果不重视教学,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如果不重视学术,不搞科研,就一定是一所平庸的学校。
      第二,应用型高校的科研应该立足地方,立足行业、企业开展应用研究。
      对于应用型高校,应该高举应用研究的大旗,立足地方、立足行业、企业,从实际问题出发,突出应用,让地方、行业和企业需要你。当然,作为学校,不可以干涉老师在从事什么研究,因为这是学术自由,但是学校的政策应该明确鼓励开展应用研究。
      在科研定位方面,重庆科技学院明确提出以应用技术研究、技术集成、技术创新为主要落脚点,以解决企业、行业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同时学校并不排斥基础研究。又如,合肥学院针对合肥市巢湖污染这个严重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利用和德国、美国、韩国等在这一领域里合作的优势,将环境工程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巢湖治理和固废处理上。正是因为合肥学院的研究是为地方服务的,合肥市的合肥环境工程研究院、中德环境技术转化中心以及三个省级研究中心和平台以及一个院士工作站才能建在合肥学院里面。不但为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际项目和真题真做的机会,环境工程专业也在此基础上成功地获得了国家的硕士专业学位试点。
      在科研合作方面,有的学校是与行业协会紧密合作。 例如,武汉纺织大学依托行业协会,重点是瞄准纺织行业关键技术,做其他高校不能做的事。像纺织机械,虽然华中科技大学的机械实力很强,但是它不做纺织机械。尚钢书记认为,只要学校始终瞄准技术前沿和纺织行业的结合,就一定能够产生有影响力的成果。首先全校围绕纺织行业协会提出的纺织行业的50项关键技术进行攻关,然后再通过行业协会进行国家级项目申报。结果,武汉纺织大学近年来获得了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及若干个国家级的二等奖。 也有的学校是与龙头企业合作。例如,徐州工程学院与徐工集团共建“大型工程装备检测与控制”实验室和“徐州市工程车辆外观及功能设计研究中心”,在“大型工程装备运行状态的检测与故障诊断”、“大型工程装备系统控制及其智能化”和“大型工程装备制造、装配、运行的系统描述、建模与分析”等三个领域,合作开展了几十项科研,获得包括“江苏机械工业协会科技一等奖”在内的多项奖励和2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
      第三,应用型高校科研的本质在于以问题为导向。
      很多人对应用型高校的科学研究存在误解,认为是低水平、低层次的。实际上,不是说应用型高校只能做低层次的研究,不能做高水平的研究。我认为,只要能够以问题为导向,为地方、行业和企业发展提供支撑,不管是横向课题还是纵向课题,不管是应用研究还是基础研究,都应该得到支持。
      5.关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应用型高校的师资构成中,有相当一部分比例的教师来自于传统的综合性大学,缺少实践能力。对此,南京工程学院孙玉坤院长认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是教师,如果教师不懂工程怎么能培养出工程师?现在提高校转型,如果教师不转型,学校转型就是空话。因此,学校提出进行师资队伍建设,组建了教师能力发展中心,要求教师能力转型,通过可以下企业、参加横向课题等方面提高实践能力。此外,还推行系列化项目,用教学方法的转变促进教师角色的改变。
      就我所了解的情况来看,在“双师”的培养路径上,一般高校都注意引进企业人才和把教师送到企业锻炼这两方面的工作。所谓“双师”,一般认为要有企业的经历,对此,我并不反对。但是我认为,更重要是强调能力,能力重于经历。因此,我也赞同受访高校很多老师的经验,他们认为,学校与企业共建合作研究平台,共同完成研究项目,并尽量吸收学生参与,既是产学研合作最好形式,也是培养双师型教师最好的途径。
      此外,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是政策,有什么样的政策,就有什么样的师资队伍。要建立起“双师”队伍,关键在于建立起对教师的评价体系。安徽省教育厅程艺厅长对我说,对于原有的评价体系,比较难改变,他们的做法是加了很多“或”。就是在原来的评价体系上,加了很多等同的指标。比如说,原来要求的多少论文,可以增加一些其他的评价指标:或多少专利、或解决什么问题等等,这是省级层面的。在学校层面也要出台一些政策,使“双师”队伍得到发展。例如,除了人才培养成果之外,还可以将技术研发成果或技术服务成果作为评价“双师”的指标。
      6.在转型过程中,还需要重视学科建设
      在推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过程中,有一个说法,叫强化专业,淡化学科。有的学校领导曾向我提问,是否意味着学科建设重要性降低了呢?我是这样理解的,强化专业,淡化学科,特别指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培养的学生对职场的适应性,而不强调在专业教育中学科知识的完备性和系统性。同时,大学的另一个重要群体是教师,他们是学科的专家。学科水平高低是评价教师的重要依据。我想,专业是培养学生的组织形式,而学科则是教师的归属。围绕行业、产业建设专业群,但支撑专业群的是学科群。所谓学科群,我的理解,就是强调学科要有合理的结构,有交叉,有融合,强调应用方向上的贯通与集成,应用基础上的复合与创新。说到学科,还要看到,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以及学科边界日趋模糊,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已成为知识创新、学科生长的重要趋势。
      实际上,学科和专业也是不可分的。徐州工程学院韩宝平院长就提出了学科、专业建设一体化。他认为,一个学科可以深化、整合几个专业的资源,发挥引领提升作用,同时,几个相近专业也可以互相配合,优势互补,发挥集聚效应,支撑学科的发展。
      此外,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也不断提问,专科和本科的区别在哪里?受重庆科技学院严欣平院长启发,我认真研究了《高等教育法》,可以看到,学科是本科区别于专科的重要特征。
      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同样要重视学科建设。学校为社会和产业行业服务的基础就是学科的水平。以山东科技大学为例,主校区由泰安迁到青岛。在泰安主要是大地测绘,在青岛大力发展海洋测绘,迁移前提是高水平的测绘学科。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引发高教领域变革
      问:有人说,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是一场悄然发生的变革,也是一个系统设计的综合改革工程。您认为,它将引发高教领域的怎样一场变革?
      答:我认为,高等教育领域的变革其实有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在整个国家转型的背景下,所有高校都应该关注应用的问题,努力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形成各类学校定位明确、各有侧重,同时又优势互补的创新体系,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实现创新价值,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知识和人才支撑。对于走应用型道路的地方本科高校而言,不仅要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人才源,成为培养和储备经济转型升级中千千万万技术大军的摇篮。同时,也要成为技术应用源和技术创新源,成为行业或者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一员,成为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融合发展的重要环节。从这个层面说,应用型转型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
      第二个层面是国家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价值导向是让我们培养的学生更符合社会的需要,让他们站在先进技术转移、应用的前沿,充满创新创业的激情,在社会每一个领域的进步和繁荣中创造价值、做出贡献。同时让我们的学校具备服务地方、服务行业的能力。从这个层面说,应用型转型是高等教育核心价值的重构;
      第三个层面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按照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发展目标是建设一批具有中国特色、高水平的应用技术(科技)大学,建设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多样化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这需高校设置、评估、拨款等配套改革,触及学校治理结构和教育治理体系的方方面面。从这个层面说,应用型转型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构和治理方式的重要转变。
      可以说,这场应运而生的教育变革方兴未艾,渐有燎原之势;这场变革,正走向制度的深水区,仍需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和总体战略,并在不断创造新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新的制度和政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