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腿子教授”在湖北率先培育出优质晚桃

22.12.2017  22:50

  以种桃为生且只有高中文化的许先平,从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成为大学的“产业教授”。

  上月底,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赵正洲为他颁发聘任证书,51岁的许先平成为该校首个产业教授,首任聘期5年。“主要是看中他技术创新成果、产业经营及学习精神。”赵正洲说。

  在我省率先培育出优质晚桃

  上周,楚天都市报记者来到许先平位于仙桃市剅河镇新场村的家中,墙上挂满了“桃树大王”“科技贡献奖”等匾牌。

  许先平回忆,31年前的1986年夏,他在林场干活,有位老人拿出一本《湖北林讯》,指着封面上的水蜜桃说是孝感产的,亩产值可达1000元。

  1000元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许先平也立志在桃树种植上闯荡一下。1987年春,许先平到省农科院花300多元购进“砂子早生”“北农二号”两种早熟桃树,3亩5分地上种了200株苗。然而,第三年首次挂果时,却因大部分都有虫害而根本没法卖。

  家里穷得叮当响,许先平便把卖鸡蛋攒的钱订阅了果树杂志,又到林场免费帮人干活,只为学习打药配方和修剪诀窍。

  付出就有回报,1990年,他园里的桃子卖了9000元,他成了万元户。

  1992年8月,他在果园无意间发现有棵桃树挂着小桃,长相很丑但很甜,他突发奇想:早熟桃能否变成晚熟桃?要是长相再漂亮些岂不是更好卖?

  此后,他不断嫁接培育,给又丑又小的桃子“整形”。经过近十年摸索,2001年终获成功,成果通过仙桃市市级成果鉴定,取名“许蜜”,即现在的“仙桃一号”。

  “他率先在我省成功种植出优质晚桃。”华中农业大学果树系教授、博导李国怀评价说。

  带领当地果农发家致富

  许先平的桃树之路越走越开阔,他一边继续研究“仙桃一号”的脾性,同时遍访全国各大桃产区,收集了400多个桃树品种,从中试验筛选出适合江汉平原种植的品种数十个,5月到11月的早中晚熟桃都有。

  根基打牢后,许先平决定扩大种植实验规模。2010年,他到仙桃城区承包100亩地,之前只有二三十亩。

  2002年,许先平当上仙桃市桃树研究所所长,2010年成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的专家,跟随他种桃的桃农也越来越多,目前仅仙桃当地的种植面积即达5万亩。潜江总口农场的果农李中华也慕名而来,他说:“在许先平那里买苗子能学技术,还帮我销货,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去年,许先平承包的桃园面积达1500亩,平均亩产2800斤,主销东北和广东。来自天南地北的客商在开园前一周就驻村守候,每亩有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的利润。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赵正洲说:“选聘前,我们去实地考察,确实发现村头货车排起长龙。

  2014年,许先平和儿子还利用网店销售,当年销售额只有几万元,今年已达80万元。

  计划下周给大学生上第一课

  许先平家的两个书柜里,密密麻麻摆满各类果木类杂志。白天无论再忙,晚上都要抽一两个小时看书,遇到不懂的就及时咨询专家,31年来许先平几乎每日如此。如今,他有多块科技试验田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共同合作,“能掌握新科技新品种新动向呢。

  埋头种地,抬头观风向。连续三年的5月底,许先平都到东莞水果批发市场蹲点一周,他发现每天能有400车(每车10吨)特早熟桃一销而空。为此,今年他又承包了2000亩地,主种5月中旬成熟的特早熟桃,望着新栽桃树苗,笑言:“又要开始扳命了!

  不过,许先平没有忘记自己的新职责,下周他计划到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给园艺专业学生开讲第一课,“我这泥腿子教授要上讲台啦。”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