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桂希恩:青海,我的第二故乡

28.06.2018  16:18

1960年医学院毕业后,我志愿到青海工作。16 年后,1976 年秋,在离开青海时我写道: 青春已经逝去,但对青海的美好记忆将永远留在心里。

由于参加多种疾病防治,我到过许多州、县、乡、村。在祁连山下的阿力克乡、俄博乡和木里乡,我开始学习藏语,并学会了骑马; 在海西州我见到盐湖和盐筑公路。在玉树州冶多县,我游泳到尼恰河对岸工作;在青扎山下,我与化隆扎巴乡的回族同胞建立了友谊:翻过日月山,沿着倒淌河,我到青海湖畔的黑马河做过疾病调查;龙羊峡水库开工前,我们对其淹没区做过卫生学调研;兴海县河卡乡有我的许多朋友,切永、夏吾、尕列、董桑等许多藏胞的名字和形象,我至今记忆犹新。作为一名全科医生,我在黄南州尖扎县医院工作六年,当时需要坐船或吊斗过黄河才能到达县城。1971年前,尖扎县下李家村庄碘缺乏病流行严重……

带着对缺医少药地区人们的感情,怀着从事实际工作的愿望,我来到青海。我有幸接触到社会,接触到许多生活在农村和牧区的劳动者,并与他们建立了友谊。现实生活教育了我,青海的同事、同胞、父老兄弟教育了我,使我懂得,比能力更重要的是精神。只要尽力为有需要的人们服务,就会有充实的生活,并活在友谊的海洋里。

回内地后,我在大医院从事传染病的临床、教学和研究。我仍经常到农村去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如果我能在内地做一点儿医务人员应当做的事情,那也与我在青海的经历分不开。没有青海对我的教育,就没有我的今天。

80年代、90年代和本世纪,我多次回青海“探亲”。高原上修建了地球上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青海还重修了公路。尖扎县在黄河上架起了多座桥梁,西宁到尖扎的行车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县医院的平房变成了新楼房,医疗条件显著改善,各族医务人员工作得更好,碘缺乏病已经绝迹。

高峡出平湖。黄河上游的龙羊峡和李家峡水库早已造福于人类。古人云,春风不度玉门关。今天,青海人截留擒龙江河源,朵朵白云映蓝天,牛角号声惊飞鸭,春风杨柳换人间。

青海地大物博,乃江河之源。中国最大的咸水湖,引世人瞩目。青海人来自五湖四海。汉、藏、回、土、撒拉和蒙古族(以前还有哈萨克族)同胞组成了和睦的大家庭。藏医与患者有着令人羡慕的世上最好的医患关系。

青海是美丽的,50年前我在祁连山下写道:“绿水青山雄鹰,草原药包轻骑,牛毛帐房出进。曼巴啊,忙碌在深山里。“ “他在天上牧羊,羊在云上奔跑。我在山谷中,心啊,长上了翅膀。他牧羊在天上,我也乘着云朵飞翔。世上的亲人啊,昂首与我们遥遥相望。”当时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但我们热爱青海,心情舒畅。

我医学院的同学陆长清,80 多岁了,至今仍在青海省中医院诊治病人。黄才华同学为青海贡献了生命,遗体也献给了青海医学院做教学用,他们和成千上万为青海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的朋友,都是我的榜样。

青海省的卫生事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我注意到,某些古老的传染病在青海的发病率仍然较高。某些新的慢性传染病已经传人青海并危害各族人民的健康。疾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些疾病一定会得到有效的控制。青海同胞一定会更加健康长寿。

青海是我的第二故乡,近年来发展迅速。我衷心地期望,青海将发展得更好、更快。我相信,青海将保持良好的自然环境,青藏高原将成为更加美丽的民族家园。

(编辑:陈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