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首例H5N6患者“死里逃生” 救治过程披露
由于病毒感染,陆先生双肺都变白了。
刘燕“全副武装”为陆先生诊治。
经过59天的全力救治,前天,湖北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患者陆先生病愈出院。全国7例该型病患中,5例死亡,幸存的两例,广东钟南山院士救活了一例,另一例就是湖北的陆先生。昨天,湖北省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武汉市亚洲心脏病医院体外循环科主任刘燕,向武汉晚报记者讲述了这次救治中的惊险过程。
“人工膜肺”超长运转
35岁的陆先生是神农架林区人。4月15日,高烧不退陷入昏迷的他被送入十堰西苑医院救治。4月21日,陆先生被确认为全国第7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H5N6是一百多种禽流感毒中发病相对较少的一种,因而治疗经验也少,此前的6例,5例死亡,幸存的一例是由广东钟南山院士救活的。
4月21日上午9点,刘燕接到省卫生计生委的电话,任命她为“H5N6禽流感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与十堰医疗救治专家组成8人小组共同抢救。此前不久,她刚刚结束了武汉医疗救治中心H7N9禽流感病人的救治。
当晚7点,刘燕赶到十堰西苑医院,穿上隔离防护服,立即开始查看病情。刘燕回忆,尽管当时呼吸机已调到最大,但也很难维持陆先生的呼吸,氧饱和度不到70%,吸痰机里满是粉红色的血性痰,病人意识丧失,已处于濒死状态。她迅速翻看了病历和检查报告,由于大量病毒侵袭感染,病人双肺全变白了,同时多器官功能衰竭,肺部严重水肿、出血,这好比被湿毛巾盖住了口鼻,即便呼吸机把氧气送到这里,也无法透过表层进入血液。
惟一能救命的就是“人工膜肺”,刘燕早有准备,从亚心医院带来了这个“重型武器”。“人工膜肺”可以完全替代心肺工作,然而,让她感到异常棘手的是,陆先生之前已经用了6天呼吸机,呼吸机使用超过7天再用“人工膜肺”,死亡率非常高。
眼看陆先生的情况越来越糟,4月23日18点36分,刘燕果断启用“人工膜肺”。从陆先生颈内静脉导出血液,在体外完成氧气交换后,再从他的股静脉回输体内,再由心脏泵往全身。直到5月14日下午15:28分,陆先生的肺重新恢复了自主呼吸,刘燕撤下了运转500个小时零52分钟的“人工膜肺”。
“我从事体外循环30多年,这是使用‘人工膜肺’时间最长的一次,也是最艰辛的一次。”刘燕向武汉晚报记者透露,陆先生非常幸运,“人工膜肺”用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引起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陆先生在长达21天的时间里,居然一次险情都没出现。
冒险动用“最凶猛药剂”
“人工肺膜”要正常运转,抗凝药至关重要。剂量大了,全身脏器出血不止;剂量小了,形成血栓堵塞肺膜。任何一样,都是致命的。
上“人工肺膜”第4天,晚上10点刚回房间休息的刘燕突然接到护士电话,说是血栓堵了肺膜,吓得她撒腿就往病房跑。仔细一检查,还好是一个很小的血栓,不会影响肺膜的正常工作。
第10天,刘燕发现用来抗凝的肝素突然对陆先生不起作用了,把血样送到武汉检测,也查不出原因。不知道是陆先生体内的酶产生了药物对抗,还是大剂量的治疗药物化解了药物的抗凝作用,万般无奈之下的刘燕,只有一个选择:用最顶级的抗凝药——阿加曲班。“这是我从医生涯中第一次用这个药。”她告诉记者,阿加曲班是体外循环的最后防线,但凡有一丝别的选择都不会轻易用它。
这是因为,肝素抗凝引起的出血,可以用鱼精蛋白来止血,阿加曲班引起的出血很凶险,目前没有任何止血剂。也就是说,一旦引起出血,医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病人出血而亡却束手无策。
隔离病房每2个小时向刘燕汇报一次监测数值,晚上睡觉手机就放在耳边。抢救的33天里,刘燕担心得整夜整夜睡不着。
游离血红蛋白是衡量“人工膜肺”是否正常运转的重要指标。医院条件简陋,实验室无法监测,刘燕就用“土办法”:头天抽两试管血,静置一夜,第二天一早观察上面的血清。如果是清亮的,说明运转正常;颜色发红,必须及时更换膜片。担心抗凝药引起出血,尿液每3小时就要看一次。
庆幸的是,陆先生的两片白肺,在药物与病菌的激烈搏斗中,一点点恢复,达到了正常人的95%。5月23日,监测结果显示,陆先生体内的H5N6病毒被清除干净,解除隔离。
陆先生2008年在咸宁打工时,不慎掉入深井,头部和胸部受到重创,当时送到武汉的医院抢救了1个多月才捡回一条命。那一次为了救他,花了20多万,由施工单位出;这次救治的费用则是由国家出;可以说,陆先生虽然多次遇险,但也是“命大”之人。(记者刘璇 通讯员陈露 吕惠)
(编辑:叶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