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政权轰然崩塌 包税制暗藏祸端
公元13世纪,元政权军队用铁马金戈、强弓硬弩开拓了中国空前广阔的疆域。然而,短短90多年之后,明军就攻陷大都,元政权退居漠北。一个空前强盛的王朝轰然崩塌,原因自然有很多,但从税收角度看,元政权采用的包税制损害了社会经济和百姓民生,最终动摇了国家政权的基础。
改进筹集财力的办法见成效
成吉思汗去世后,1229年,窝阔台被蒙古各部推举为大汗。仗着举世无敌的军事力量,窝阔台想一统中原。可这时,黄河中下游地区被金国控制着,因此,窝阔台即位的第二年,就迫不及待地御驾亲征,南下灭金。
一开始,强大的蒙古军队打得金军节节败退。可一段时间过去了,士兵开始吃不饱饭,没有力气打仗,战斗力严重下降,蒙军和守卫潼关的金军反复拉锯,伤亡惨重。心急如焚的窝阔台忙从国库调集粮草,可财政大臣却回禀道,国库已经空虚到“仓廪府库无斗粟尺帛”的地步,根本没有余粮供给军队。
原来,当时蒙古军队筹集财力的办法很简单,就是一个字——抢!他们每攻占了一个地方,首先做的就是把钱财和粮草掠夺一空。这样做,开始效果还不错,迅速抢来的财富可以暂时维持军需。可时间一长,就出问题了,粮食和钱财都抢光了,百姓无法再生产,哪还有东西给蒙古军队抢啊?
国库空虚的根本原因,其实是筹集财力的方法不对。于是,窝阔台忙找大臣们商议,想找个好办法。可是,这些大臣们也是游牧民族出身,没什么文化,说到理财,都是一窍不通。
窝阔台思来想去,突然一拍大腿,激动地说道:“哎呀!我怎么把他给忘了呢?”
窝阔台想起的这个“他”名叫耶律楚材。耶律楚材出身契丹皇族,生于金国都城燕京。他年轻时博览群书,对历朝历代的治国理财之道很有研究。当年,成吉思汗攻占燕京之后,看到耶律楚材满腹经纶,很是欣赏,便把他招致麾下,命他随侍左右,出谋划策。
耶律楚材对窝阔台说:“目前财政困境的原因,是没有找到一个能够长期筹集收入的办法,只要开征税收,何愁国家没钱啊?”他接着说:“可以分三类征税:一是工商税收,对生产盐铁和从事漕运的商人征税,一年下来,就有50万两白银。二是农业税收,可以按亩征收税粮,一年就有40余万石粮食。此外,还可以按户征收布帛,每年可以收上8万匹布帛。这样一来,财政紧张的问题就能基本解决了。”
随后,耶律楚材在燕京、太原等地设立了十个课税所,每个课税所设有正、副课税使,负责征收赋税。为了保证课税所的顺利运行,他“极天下之选”,专门精挑细选了一批高学历的业内人士,任用了大批原金国的税收官员,特别是正、副课税使,更是饱读诗书的文化人。
很快,中原地区的赋税就如同百川归海般,汇入了国库。窝阔台欣喜之余,任命耶律楚材为中书令,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
财政问题解决了,窝阔台重整旗鼓,举兵攻打金国。粮草无忧的蒙古军队势如破竹,很快灭了金国。
包税制动摇政权基础
1237年,西域商人刘忽笃马等人向窝阔台提出包税的请求,想用140万两白银包买全国课税。简单地说,包税就是商人通过预先向国家支付一定的钱财,来取得征税的权力。
面对有商人包税的请求,窝阔台一琢磨,觉得包税挺不错啊!刘忽笃马一下就开出了140万两的高价,可比耶律楚材费那么大劲儿,在全国收上来的总税款还要多40万两啊!
可就在窝阔台准备同意包税的时候,耶律楚材却坚决反对。耶律楚材说道:“陛下,不能包税啊!这些要包税的商人,无一不是贪婪之人,他们包税之后,必定会下压百姓,上欺朝廷。”
听了耶律楚材入情入理的分析,窝阔台尽管有点舍不得140万两白银,但还是忍痛割爱,没有同意包税。
然而,一波方平,一波又起。1238年,中原地区暴发了大面积的旱灾、蝗灾,很多地方颗粒无收,百姓饿死无数,课税使陈时可等人联名上书窝阔台,要求减免赋税。虽然窝阔台心里是一万个不愿意,但为了安抚百姓,不出乱子,还是下诏免税了。下诏之后,窝阔台心里并不平静,心想,按目前的征税方式,一遇到灾荒,就不得不减免税收,哪有包税那样“旱涝保收”来得稳定直接啊!
与此同时,想要包税的商人也没消停。1239年,西域富豪奥都剌合蛮,再次向窝阔台提出了包买天下税收的请求。为了能成功包税,奥都剌合蛮重金贿赂了窝阔台的亲信,其中就有窝阔台最宠幸的皇妃——脱烈哥那。窝阔台对于包税的态度动摇了。
彻底扭转窝阔台对包税态度的,还是奥都剌合蛮给出了一个让他无法拒绝的价码——220万两白银。220万两白银可是全年税收的两倍啊!如此诱人的条件,怎能不让窝阔台怦然心动呢?
眼看着全国征税大权就要落入奥都剌合蛮的手中,耶律楚材再一次力谏窝阔台,痛陈利弊。但早已被利益冲昏头脑的窝阔台,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包税。
1240年,奥都剌合蛮被任命为诸路课税使,统管国家十路课税所。果然不出耶律楚材所料,取得了全国课税权之后,奥都剌合蛮为了迅速收回220万两白银的前期投资,并赚取更多的税款,将征税大权明码标价,层层转包。根据史料的记载,他几乎是无税不包:全国差役税、盐税、河泊渡口税、燕京酒税,甚至还有历代王朝都视为主要税收来源的农业税。商人只要出钱,就能从他那买到赋税的征收权,自行征税。
而且,地方诸侯、蒙古贵族发现,只要掌控了课税所这个中间环节,就能在包税的暴利上分一杯羹。举例来说,太原地区每年正常的税收是30万两白银,如果地方诸侯控制了太原课税所,就可以对朝廷谎报一个10万两白银的包税价格,但实际上,商人想要包税,就得出50万两白银给课税所!地方诸侯只用上交10万白银两给国家,轻轻松松就能赚40万两白银!
于是,他们想方设法在课税所中安插自己的心腹。不到十年的时间,十大课税所中,除了京城地区的燕京课税所还归中央管理之外,其他九个课税所都被地方诸侯控制了。这90%的税收机关都被别人掌握了,国家哪还能收得上多少税啊!
忽必烈之后,元朝包税之风愈演愈烈,包税商层层盘剥,导致百姓穷困,民不聊生,再加上统治者腐化堕落,导致国内矛盾尖锐、社会动荡。到了元朝末期,仅十余年间,就爆发了三十几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最终,曾经不可一世的大元王朝,不足百年就轰然崩塌。
我们从现代税收的角度反思包税的成败,不难发现,包税制在本质上是以牺牲税收法治和公平为代价,换取一时的财富,最终动摇了国家政权的基础。这恰恰印证了,税收是国之利器,不可轻易予人,收税必须依法依规,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