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解读:百姓的“获得感”从何而来?
14.03.2016 09:41
本文来源: 财政厅
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一项民生指标格外抢眼:十三五期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要增加1岁。目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超过76岁,已经处于中高收入国家水平。国家“十三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胡鞍钢表示,这个特别的民生数据,实际上是衡量一个地区发达程度的重要经济指标。规划中,增加的这一岁,意味着更多民生投入。
就业,民生之本。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针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要有托底帮扶,并对2100万人次以上农民工进行培训,实现灵活就业。而特别令人关注的是,今年在推行去产能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分流职工安置的问题。对于这个新课题。国务院研究室综合二司司长,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向东认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实力完全可以应对。
报告中,还有很多惠民的红包连连发出。精准扶贫、大病医保全覆盖、养老金上调约6.5%、贫困学生免除高中学杂费、全面减税启动、低收入家庭租房最高月补2000元等等。胡鞍钢认为,这些民生大红包都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送到了关键处,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
本文来源: 财政厅
14.03.2016 0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