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改善民生三年行动计划开局之年传捷报

04.01.2015  11:51

  本报讯(记者龚莉)325个“三无”小区旧貌换新颜,18137套城市棚户区改造房和公共租赁房分配入住,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8所义教学校标准化建设完成,12条公交线路开通……襄阳史上最大规模的改善民生三年行动计划,在开局之年捷报频传。

  去年7月,市委、市政府出台《改善民生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从保障房、社区(农村)卫生、义务教育、养老、就业、公共交通、公共文化、农村安全饮水、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等13个方面,提出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

  市委、市政府强化组织保障,落实责任分工,明确项目支撑,量化工作标准,规定完成时限。保障性住房建设、“三无”小区整治改造、标准化社区建设、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农村公路建设等行动计划,在去年11月就完成2014年的工作目标;城市公共交通改善、“蓝天碧水”工程、村卫生室建设、就业培训、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饮水安全和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行动计划,也在去年底完成目标任务。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任务重、程序多、协调难度大。市房管局对2014年计划建设的3个公租房项目分别制订“路线图”和建设计划。截至2014年11月底,全市开工建设城市棚户区改造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52704套,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0.3%;竣工21744套,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24.1%;分配入住18137套,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29.3%;新增发放租赁补贴2893户,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1.2%。

  2014年1月至11月,全市财政用于民生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达75.6%,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同时,我市积极向上争取国家和省级专项资金,仅发改系统就争取461个民生项目,获得中央以及省预算内资金65542万元。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