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男子社区自办抗日主题展 8年收集2000多件展品

15.12.2014  14:06
图为:居民正在浏览日军侵华图册 记者张思梅摄

  楚天快报讯 本报记者 张思梅 通讯员 张玲娣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77周年祭,今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为了揭露侵华日军罪行,铭记抗战历程,缅怀死难同胞,12日下午,襄城西街社区举办了一场“勿忘国耻”的主题展览。

  展会上的2000多件展品,是42岁的辖区居民尹明友,历时8年、花费20多万元收集而来的。

   2000多件展品 记录日军侵华史

  12日下午,为纪念首个国家公祭日,在襄城西街社区二楼的展览室,举办了一场“勿忘国耻”的主题展览。

  展出的2000多件藏品包括多幅日军侵华历史图片、上百份日军战报、侵华印章、军用地图等,记录日本开始侵华到中国抗战胜利的事件。

  从日军战报中可以看到,日军每侵占一座城市,都会举行一个入城仪式,并将日本国旗插在当地标志性建筑的顶部。一些出自日本战地记者之手的书籍,则真实记录了日军侵华的整个过程。史料主要有《跃进日本画报》《国际写真情报》《新华日报》等。

  在展览现场,不少老年人结伴而来,也有年轻父母带着孩子前来参观。李先生说,历史课本上的知识有限,特地带孩子来参观,让孩子更真实地感受这段历史,铭记过去,缅怀死难同胞。

   两本集子1万元 藏品共花20多万

  据介绍,这2000多件展品是辖区居民尹明友收集的,共花去他20多万元。

  家住襄城区米花街的尹明友,今年42岁。他说,自己打小就爱看《地道战》《铁道游击队》等抗战电影,对抗日先烈们很是崇拜。

  2006年在长春一钢铁公司工作期间,尹明友常在闲暇时间游览当地老矿区,听居民讲述日军疯狂掠夺当地矿产资源的事件,内心震撼不已。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当地旧货市场淘到了两枚“支那事变”(卢沟桥事变)纪念章,并上网查询了大量资料,从此对日军侵华史料的收集一发不可收拾。

  通过网络,尹明友结识了“中国红色收藏第一人”金铁华,并因此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收藏爱好者。就这样痴迷了8年,尹明友的藏品已达2000多件,花去他20多万元。

  昨日,尹明友向记者展示了《支那事变印章集》和《大东亚战争印章集》。前者收集了侵华日军从1937年“七七事变”到1938年底间侵占北京、天津、南京、上海等城市的87枚图章,后者则是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期间盖下的43枚图章。

  尹明友说,这两本印章集是托朋友从日本收集来的,花了近1万元,在国内非常罕见。

  而几个月前,他淘回一本中学历史课本,扉页上有两排毛笔字,记录了一名中学生在1938年11月18日写下对日军轰炸成都的愤慨之情。这让他感受到了当时爱国青年们投笔从戎的激情和国破家亡的耻辱。

   希望成立博物馆 让更多人铭记历史

  尽管在收藏方面毫不吝啬,可在生活方面尹明友却能省则省。

  今年上半年,尹明友的手机不慎遗失,当时他刚刚花钱买回一份藏品,没有多余的钱买手机。得知情况后,朋友便送给他一部旧诺基亚手机,尹明友一直用到现在。

  西街社区书记胡迎辉介绍,每逢纪念日,社区就会举办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展览、讲座等,今年首个公祭日期间,偶然得知尹明友的收藏事迹和办展览的愿望,很是感动,便找到他商量举办展览。

  然而对于尹明友的收藏爱好,家人却并不支持,认为意义不大,甚至因此发生过争吵。但尹明友认为,和平年代也不能忘记历史,希望得到理解。

  谈起藏品就滔滔不绝的尹明友说,他还有个未完成的心愿,就是成立一个日军侵华史料馆,想向公众免费开放,让人们勿忘历史。

  尹明友说,目前所在的单位很支持他这个做法,但是目前资金、场馆、手续等都是问题。并且藏品中大部分史料都是英文和日文,他的水平有限,希望志愿者和文史专家能给予帮助,帮他翻译和鉴定,让更多的人能了解这段历史。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