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贝宁:武汉是自信文化的代表 市民都是乐天派
我期待能和家乡父老一起,再一次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上,把武汉这两个字浓墨重彩地写进去!——撒贝宁
一直以为央视名嘴撒贝宁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伢,其实他与武汉的关系复杂而亲密。当年祖辈为了躲避日本鬼子的追击,从安徽沿长江一路逃难到了武汉。武汉给了他们最大的包容和收留。而撒贝宁则跟随父母在湛江、武汉之间兜兜转转、几进几出。
对武汉,撒贝宁既是日夜思念的游子,又是冷静的旁观者。
昨天,得知家乡武汉正在展开一场增强城市自信的大讨论,撒贝宁立马与记者在微信上热烈“讨论”起来。不知不觉间,记者发现他竟说了近两千字的内容——
武汉承载我儿时记忆
“我父母都是军人,我虽出生在广东,但回武汉读了小学一年级。”1985年,又到广东湛江,念到小学三年级,而后跟随转业的父母回到武汉完成学业。”“这么多年我走过的城市里,我跟武汉的感情最深,直到现在,仍然认为自己的根扎在武汉。尽管在北京工作生活,但这个城市提供给我更多的是工作的平台,从内心深处、从认同感上,武汉仍是我的故乡。”
武汉人骨子里是乐天派
撒贝宁对武汉最大的印象,“这是一个非常市民化的城市,在作家池莉、方方的笔下充满了生活气息。每个人可能都是这座城市里微不足道的一个人,但是每个人都是这个城市的主人,这就是武汉最大的特点。”
前几天,撒贝宁主持的《开讲啦》给《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做了期专题。当时,撒贝宁问陈晓卿,“为什么在《舌尖》中,没有看到太多武汉的代表作?”在撒贝宁看来,武汉是全中国汇集美食最多、品质最高、而且最能翻出新花样的城市。
“陈晓卿导演当时给我的答案是:武汉的美食像一个汪洋大海,他不知道该截取其中哪些精华来呈现”,当然这样的对话最终没在节目中呈现。撒贝宁说,武汉人骨子里是乐天派,特别会过日子。
武汉培养了我的自信
刚随父母来到武汉的头几年,撒贝宁转过好几所学校,每次转学他都能从同龄小伙伴身上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包容,“他们很快就能接纳我,我也很快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得到他们的认可,慢慢地还能当个班长、中队长、大队长。”
再后来,撒贝宁更多地融入这座城市,参加了很多有意思的活动,比如武汉市青少年宫少年合唱团、楚才杯作文竞赛,还有各种各样的演讲比赛、文艺汇演……“这座城市从一开始就在我的血液中注入了开朗、自信、乐观,我的精神纽带一直紧紧和它联系在一起。”
武汉是自信文化的代表
说到城市的自信,撒贝宁认为武汉的文化本身就是自信文化的代表,“自信这两个字一直存在于武汉文化中,是烙印、是DNA、是精神特质,已无需再去给它注入更多的自信音符。”武汉的文化优势,最重要的就是包容、大气,“这种大气,体现在对不同文化的包容认可,有时候对一些外来文化说一些风凉话,甚至编写段子调侃,这种心态也蕴含着武汉人的自信和幽默”。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