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精准援藏”见闻:84%援藏资金倾斜在基层和农牧区
在西藏山南市克松村,67岁的牧民巴桑正在给家中的牛圈清理牛粪,4头奶牛或站或躺惬意地嚼着草料。
说起现在的黄牛,他很激动。巴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靠种植几亩青稞年收入只有几千元,如今改种了牧草,加上养殖改良的黄牛,一年收入几万元!
湖北省畜牧局援藏干部张琼华向记者解释了这一变化背后的故事:原本当地的黄牛个头大繁殖能力差产奶量也不高,湖北农牧专家将当地的黄牛与湖北优良牛杂交,形成新的改良品种,个头小了,产奶量却大大提高。山南地区70%以上的牧民已经从中受益。
据湖北省援藏工作队领队、山南市委常委柯东海介绍,近年来湖北省面对新的援藏要求,提出“精准援藏”理念,将援藏资金向基层倾斜、向农牧民倾斜,探索出既符合西藏当地实际又成效显著的精准援藏新模式。
问需于民、思路理顺,是精准援藏的“第一粒扣子”。柯东海说,湖北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进藏后,首先开展深入调研,找准真实需求,制定的工作思路既明确了3年工作任务,又能确保第七批和第八批援藏工作队在工作交接中保持协调一致。
山南市长普布顿珠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山南这几年有了长远发展,但横向上与内地仍有很大差距。改变西藏山南地区面貌的根本还是在人才和产业,湖北援助工作队突出产业援藏,实现了“输血”又“造血”。同时,不断加大智力援藏力度,起到了示范带动引领作用。
普布顿珠的“点赞”有数据为证:3年期间,湖北援藏工作队共引进企业15家,协议资金47.99亿元,涉及太阳能发电、农畜产品加工、纯净水等多个西藏特色产业;引进的湖北企业直接安排就业5000余人,带动1000余户贫困家庭脱贫。
在山南市琼结县白那村,47岁的村民普布卓玛每天早上都会和城市里的“上班族”一样,准时来到西藏天苗玛卡种植基地开始一天的工作。
原来,这里也是“湖北造”,西藏天苗生物科技公司正是湖北襄阳市援藏工作队通过招商引资,引来的玛卡种植和深加工项目。普布卓玛告诉记者,自己家中的2亩土地流转给了基地,自己成为基地的1名除草工。“除了获得每亩1300元土地租金外,还可以获得90元一天的打工收入,比过去在家种田好多了。”
记者在山南市采访期间发现,湖北援藏工作队坚持长线思维谋划援藏工作,多做打基础、管长远、利民生的事情,一改过去援藏工作中给几个钱、派几个人、干几件事的思维模式,将援藏工作援到了点子上,特别突出民生需求,强化民族融合,在补齐短板上做到了精准发力。
据柯东海介绍,对国家项目覆盖不到、地方财政解决不了、基层和农牧区又亟待解决的困难,工作队积极反映、大力争取、重点倾斜。3年来,湖北省第七批援藏共安排计划内资金2.945亿元,实施项目37个,向基层和农牧区倾斜比例达到84%。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智力的支持,据介绍,3年期间湖北引进短期援藏专业技术人才341人,涵盖了医疗卫生、教育、科技、农林牧等领域。同时,工作队还协调了内地专家学者进藏举办各类培训班,组织受援地各级各类人员到内地参观学习、挂职锻炼3300人(次)。
记者在山南市加查县人民医院采访时了解到,过去当地孕妇由于饮食结构不合理、喂养习惯不科学等,导致当地新生儿死亡率一直较高。2013年以来,来自宜昌的援藏医疗队开展了以合理喂养、均衡营养为主题的宣教活动,全县已有1051人受益。
湖北省民宗委主任、党组书记柳望春说,目前,湖北省援藏已经形成了“省对地、市对县、县对乡、部门对部门”的“多层次全覆盖”系统援藏模式,建立了“精准援藏”的长效机制,把扶贫与扶智有机地结合起来,夯实了受援地区的脱贫基础。(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