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制造力,打造东风轻型车“好身板”
东风汽车股份多利卡、纯电动御风、天然气客车生产线。
傅祥友 闫霞 刘颖/文图
汽车企业的全价值链中,制造力是其商品市场竞争力的基础之一。
当前,智能制造时代已经来临,汽车企业的制造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谁能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抓住机遇,更快、更准、更好地提升商品制造力,谁就能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
直面大势,作为轻卡行业的领军品牌——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围绕客户需求,全力聚焦本部汽车事业,从管理创新、成本管控、机制优化等三个方面展开工作,扎扎实实促进制造力的提升。
在去年底的2015年商务会上,东风汽车股份总经理杨青曾经宣布:经过近3年的整合、优化、转型,东风汽车股份已经走出调整期。
制造力的全面提升,无疑成为东风汽车股份走出调整期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这是笔者在东风汽车股份采访到的一组成果:
截至2014年底,制造采购及技术降成本单位,一方面开展TdC(Total delivered Cost 总交付成本)降成本活动,通过应用直行率、道程表和实力线等先进的管理工具,不仅降低了制造成本,还减少了资源浪费,提升了工厂的精益化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以课题达成型的方法开展重点工作,加快交货速度,库存率得到合理管控。
“双措并举”带来东风轻型车的制造效率、品质、成本等的全方位优化----3MIS(3个月质量故障率)较2012年下降60%,12个月故障率下降25%;对市场问题的处理速度加快58%,能在24小时内对车辆故障问题给出对策;在库存管控方面,2015年上半年的总库存与去年相比,再次减少约11%。
制造更迅捷:交付周期大幅缩短
国内汽车市场瞬息万变,市场机遇也是稍纵即逝。如何抓住市场机遇?唯快不破,也即快速反应、快捷应对。
C-C交期,这项与客户息息相关的指标,是指从经销商需求确认到车辆送达经销商卖场的交货周期。它涉及到的不仅是时间问题,更涵盖了信息系统、计划联动、需求精度等多方面的因素,并最终对库存、客户满意度产生影响。
2013年,杨青提出今后两年东风轻型车的C-C交期小于15天的目标。咬定这一目标,东风汽车股份制造系统优化计划体系,使用先进管理手段,实现了需求计划、生产计划、采购计划、以及物流发运计划等四个环节的良性联动,从系统畅通信息、调整产供销的角度提升交付水平,缩短制造周期。
据原供应链管理部部长罗小泉介绍,2014年底C-C实力值比2013年缩短,实现当年目标。2015年,交付时间还将进一步缩短至13-14天。
同时,随着市场的千变万化,生产部门一方面会根据实实在在的订单安排生产任务,同时也会根据市场需求对热门车型进行备货。为了尽量减小备货带来的库存风险,提升需求精度势在必行。现在,经过有序管理,快速反应,需求精度与过去相比,提高50%。需求精度的提高,不仅保证了客户能够尽快购买到热销车型,而且也不会导致库存过多给经销商、厂家带来资金周转压力。
另一方面,2015年,东风汽车股份商品研发院正在为客户打造“点菜式”的订单方式,客户想要怎样的发动机、动力总成,喜欢什么颜色的驾驶室颜色,需要什么宽度的驾驶室,都可以进行自行选择。客户的这些需求通过点单的方式汇集起来后,通过公司生产部门和营销公司联合召开的产销平衡会进行具体安排,再通过订单指导生产,让每一辆东风轻型车都是客户心中想要的那辆车。
2015年,东风汽车股份致力于实现日计划排产,也即每天接收经销商订单。这一目标,将进一步缩短订单处置时间。通过四个计划联动,以及供应商供货体系的改善,将经销商需求确认到车辆送达卖场,其整体周期也将再度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