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市大力推行乡镇综合文化站“四有”、“三无”、“八会”工作模式
08.10.2014 19:07
本文来源: 文化厅
今年以来,恩施市文体局针对全市乡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站舍使用率不高、文化气息不浓、职工队伍年龄老化、综合素质不强等现状,大力推进“四有”、“三无”、“八会”工作模式。在巩固和发展基层文化设施主要作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抓“四有”,促进文体惠民政策落实
(一)有队伍。每一个乡镇有一支50人以上,且较为稳定的业余文体骨干队伍,经常开展文体活动。
(二)有品牌。即有本地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每年开展2次以上在当地有影响的活动。
(三)有展览。开展美术、书法、摄影作品以及民间工艺美术品、老物件陈列展览,办出自己的特色,营造文化氛围。
(四)有培训。每季度有一次公益性的文化艺术和体育活动的培训。每次培训人数不少于30人。
二、创“三无”,加强文体中心自身建设
(一)无不创建文明单位,档案达标升级的文体中心。
(二)无“一票否决”的文体中心。即围绕乡镇中心工作,无“一票否决”的事项。
(三)无文体设施被挤占挪作他用、文体专干被借调的文体中心。
三、促“八会”争做实力派文体工作者
(一)会组织筹划文体活动。
(二)会美术、书法、摄影。
(三)会记谱和演奏2门以上乐器。
(四)会当常规体育项目的裁判。
(五)会用计算机处理图片和掌握一般设计技能。
(六)会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
(七)会鉴别一般文物。
(八)会做群众工作。
本文来源: 文化厅
08.10.2014 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