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长江“645”航道整治工程

14.09.2019  09:14

   河床盖“被子”边坡穿“盔甲

   ——探秘长江“645”航道整治工程

  

  图为:9月10日,长江鄂州戴家洲河段,乐家湾边滩控制工程最后一段沉排施工完成。(陈勇、李璐 摄)

  长江“645”航道整治工程武汉至安庆段,被称为长江航道生态整治的升级版。自去年11月开工至今,工程进展情况如何?9月10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跟随长江航务局组织的“长江绿动——走进黄金水道”采访团,来到长江鄂州水域现场探访。

   流动河床盖“被子

  长江“645”工程,是指将武汉至安庆段航道水深提升到6米,武汉至宜昌段航道水深提升到4.5米。

  武汉至安庆段全长386.5公里,沿线水道蜿蜒曲折,滩多水浅,沿线共有9处需要治理的碍航滩段,鄂州水域的戴家洲河段就是其中之一。

  11:30,记者登上戴家洲河段乐家湾边滩作业船,看到甲板上摆放着一片片沉排。每片沉排有20平方米,看上去像一张网,网内是用绳子穿梭的80块圆状混凝土石头,放在一块黑色的布上(排布)。“准备,下沉。”5分钟后,400平方米的甲板上整齐地摆放好了20片沉排,在工人们的操作下,缓缓沉入江中。

  “沉排主要是固定河床。”整治工程二标项目部经理李赟介绍,河床受水流的冲刷漂浮不定,黑色的排布犹如给河床盖上了一层厚厚的“被子”,混凝土石头压在排布上加强固定。之后,工人们在沉排上方再堆放1-2米厚的石头,确保河床不会被水流冲“”。“黑色排布用特殊材料制成,在水中可保持50年不腐烂,守护滩漕格局稳固。

  原来,将航道水深从现有的4.5米提升到6米,除了疏浚航道外,更重要的是要固定非航道区域的易流动河床,防止其冲入航道形成积淤,影响航道水深和宽度。这些沉排全部是工厂预制好,现场直接铺设,既便捷又环保。

  据介绍,戴家洲河段全长34公里,是武安段整治的重点,共需向江中铺设约12万片沉排。其中,乐家湾边滩是最大的浅滩,面积达72万平方米,需铺设沉排6万片,占总量的一半。

  14:00,随着最后一块沉排“消失”,宣告乐家湾边滩沉排铺设全部结束。

   盔甲”上长花草

  乘船行驶江中,记者发现两岸边坡整齐划一、蔚为壮观:边坡上或布设了钢丝网格,或铺设了空心砖,空格处填充的是卵石。远远望去,边坡犹如穿上一层“盔甲”。“你看,这些都是生态护岸的措施。”武安段二标项目部副经理李平介绍,传统的护岸是铺设混凝土,虽然牢固,但“光秃秃”不美观,不能与自然融为一体。使用铁丝网格或空心砖,既可以固定卵石起到护坡作用,又可以满足水生植物生长条件,改善局部水生生物栖息环境。他举例,荆江航道整治工程也是用了该生态护岸措施,如今两岸绿意盎然,令人心旷神怡,丝毫看不出整治的痕迹。明年,戴家洲河段两岸也将展现“荆江美景”。

  长江航道局相关人士介绍,武汉至安庆工程首次在国内航道整治中建设“生态涵养区”,即在符合条件的长江支汊,建设较大范围的湿地,使用鱼巢砖、生态植草等新工艺、新技术改良原有环境,实施鱼类增殖放流,从而打造供鱼儿繁衍、鸟儿栖息的“生活区”。

  李平透露,戴家洲河段规划了一个“生态涵养区”。项目部将在非航道区域投放1000多万尾鱼苗,并在水中安装数十万个透水框架,让水生生物和两栖动物在框架内休憩、生活,鱼儿也可在此产卵,形成一个生态乐园。此外,项目部还计划改造“洲头”,在65万平方米的沙滩上全部种上草,进一步提升生态功能。

  据悉,武汉至安庆段航道整治生态投资达4.55亿元,占工程总投资的12%以上,广泛应用了近20种兼具整治与生态功能的新结构、新材料,打造人水和谐的“绿色航道”。2022年该航道整治完成后,万吨级船舶可直达武汉,形成一条串起湘、鄂、赣、皖四省的“水上高速公路”,推动武汉加速形成长江中游航运中心。(雷闯、王取发、陈宇、于蓝)

   竹溪:在荒山上种山桐子

  8月底,竹溪县水坪镇大仙裕村山桐子工厂化育苗基地,农工们冒着高温将温室大棚里的育苗移栽到附近的大田里。截至9月2日,已移栽幼苗650万株,可满足6万亩山桐子种植。

  山桐子是有6000多万年历史的古老树种,有植物界“大熊猫”之称,其果肉榨出的山桐子食用油,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0.51%,被誉为“树上油库”。我省有部分县市已在种植。“山桐子是速生树种,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气候,耐酸、耐低温,在竹溪栽种比较适合。”湖北旭舟林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汉蓁把山桐子产业带到了竹溪县。他介绍,公司在利川发展山桐子产业时,就想到了竹溪县,3年前,他到竹溪考察,发现这里多年平均降雨量近千毫米,气候、土壤条件都适合山桐子生长;在竹溪县野外调查,也发现了大量野生山桐子。

  9月2日,多年致力于山桐子栽培研究的湖北民族大学园艺系主任、教授陈耀兵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时说:“我国食用油67%左右靠进口。而山桐子是十大木本油料作物中适宜栽种地区最广,单位面积产油量较高、油质较好的树种,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可观。

  竹溪县是全国林业先进县,森林覆盖率达78%,生态是该县最大优势。县委、县政府通过多方论证认为,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栽种山桐子是农民稳定脱贫致富、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好项目,不仅可绿化荒山,栽种得当,果实亩均年收入可达6000元左右。竹溪县把山桐子列为2019年招商引资项目之一。“山桐子生长适应性强,经济效益佳,收益年份久,大面积发展,为竹溪老百姓脱贫致富建设‘绿色银行’。”竹溪县委书记余世明说。

  7月底,竹溪县专题召开山桐子项目推进会,研究加快山桐子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措施。据初步规划,竹溪县结合精准灭荒、新一轮退耕还林、次生林改造和石漠化治理,规划在12个乡镇发展山桐子30万亩,一期发展10万亩,二期发展20万亩。规划建立100个山桐子专业合作社,在各乡镇建设初加工厂30个,在县工业园建精加工厂一座,目标是把竹溪建设成鄂西北山桐子产业发展的集散地,辐射鄂、渝、陕、豫周边地区,实现集产、学、研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

  为使项目尽快对接落地,竹溪县湖北双康林农科技有限公司牵手利川市的湖北旭舟林农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000多万元,在水坪镇大仙裕村建设占地50亩、3万多平方米的温室大棚,工厂化育苗,建设示范园2000亩。项目全部建成后,可育苗4000万株,每年培育的幼苗,可满足80万亩基地种植要求。记者看到,大棚内每个沙盘上,密密麻麻地长满了山桐子幼苗,足有200多株。大棚外的母本园,今春移栽的苗木已长到一米多高,绿油油的一片。田地边还有一排野生山桐子树,是陈耀兵教授从竹溪县野考发现移栽而来。它们树干粗壮,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山桐子不仅要在竹溪落地生根,更要在竹溪开花结果。”竹溪县县长柯尊勇告诉记者,发展山桐子已成竹溪县共识。去冬今春,竹溪县精准灭荒已种植山桐子8000多亩,目前,政府正在研究出台一批支持山桐子发展的产业政策。(黄中朝)

责任编辑:朱习芳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
湖北省档案馆关于实体档案暂停提供利用的公告
尊敬的利用者: 省档案馆正在开展库房档案调整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