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掀起“菜场革命” 副市长称将建肉菜追溯系统

20.11.2014  10:41

  图为:改造后的唐蔡路生鲜市场 (记者邹斌 实习生涂少娜摄)

  楚天金报报道(记者邬红波 通讯员吕友明 韩红 祖宣 实习生陈珍)今年以来,武汉掀起了一场“菜场革命”,348家农贸市场华丽变身,一批老市场相继关停、拆迁或升级改造。

  菜场靓了,菜价有没有涨?三环内禁止活禽宰杀,市民想吃活鸡怎么办?菜场变得“高大上”,食品安全是否能放心?昨日,武汉人大版“电视问政”开考,专题问政农贸市场改造,武汉市副市长秦军带领十余个部门“一把手”接受市人大15位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的质询。

  1.菜场靓了,摊位费高了,菜价涨了

  位于江大路的唐蔡路生鲜市场有近20年历史,是本次农贸市场改造的“样板”。

  日前,记者探访看到,市场地面铺上了地板砖、修建了公厕和排污系统,水产摊位也进行了隔离,建设了统一标准的储鱼池和独立宰杀操作台,设置了专用的统一排水沟。而熟食摊内也设置了空调,豆制品间和肉类区全部设置了透明冰柜和保鲜冷柜等。

  这样一番华丽的改造,钱从哪儿来?据人大调研发现,市场开办者的资金投入占整个投入的50.5%。

  经营成本上涨,势必会分摊到各位菜贩。唐蔡路生鲜市场入口卖菜的曹婆婆介绍,摊位费高了,菜价就比背街小巷的“马路菜市场”要贵,市民宁愿去外面买菜,“生意不好做了”。而买菜的成爹爹也告诉记者:“我经常买的几种菜,基本上都贵了一两块钱。

  人大调研中发现,升级改造后的农贸市场因为前期投入较大,陷入“摊位费和杂费上涨—菜价上涨—马路市场死灰复燃—消费者转向马路市场—菜场空壳化”的恶性循环。

  例如,汉阳区28家市场改造后,有14家摊位费上涨,其中,永世生鲜市场改造前摊位费500元,改造后摊位费上涨到700元,涨幅达到40%。而当日该菜场的猪排价格每斤达到20元,比玫瑰园市场贵4元/斤。

  昨日,问政现场,委员刘善明提问,政府应如何通过资金和政策扶持,合理消化成本,以免转嫁给消费者?

  回应

  物价局认为“菜价总体平稳

  武汉市财政局负责人回答,今年市政府拿出1亿元,用于奖励和补助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目前已兑现7660万元,后期还有2340万元将逐步兑现。下一步,财政局将密切关注农贸市场改造进展,加强资金监管,确保通过验收的农贸市场都能得到奖金,让摊位费少涨一点。

  不过,武汉市物价局局长郑先平分析认为,在影响菜价的因素里面,摊位费的影响是有限的。他算了一笔账:“中心城区的摊位费大约300-900元/月,如果涨价10%,每天的摊位费只会涨1块到3块钱,大概影响菜价的上涨幅度在1%左右。

  物价局监测,1到10月份的菜价与去年相比下降了5%,9月份和10月份相比,菜价上涨了2%。“应该说,今年菜价总体平稳。”郑先平说。

  2.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统为何迟迟未建成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昨日质询现场,有3位委员关注菜场的“食品安全”。

  委员孙原琍说,在调研中发现,农贸市场里有些食品进货渠道不明,防尘、防蝇鼠设施不齐全,经营者没按规定佩戴口罩和手套,散装分装食品没标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生鲜熟食“三无”产品普遍。

  此外,另一组人大代表在调研中还发现,一些农贸市场的蔬菜农药检测室成摆设,存在操作不规范、公示不及时等问题。

  调研组抽查到某菜市场时,正是上午9点多,但检测人员还未上班,几经催促才开始检测,一个批次检测要花半小时,取得检测结果已近10点,失去了检测把关的意义。

  昨日下午,记者在探访民主路小东门综合市场也发现,一些熟食摊经营户为图方便随意拆卸封闭柜台的玻璃,用戴手套的手找零,卤制品基本没有标明生产日期,而蔬菜检测室也早已下班。

  委员闵光新尖锐提问说,2011年,武汉建立肉品安全的可追溯系统,但农贸市场属于空白。我国已在58个大中城市,推行肉、菜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系统的建设,2011年至今四年多,武汉市还未完全建立这一系统,请问武汉肉菜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统何时可建成?

  回应

  副市长深感“抱歉和遗憾”承诺明年建成

  对于食品信息追溯,武汉市副市长秦军在总结发言时深感“抱歉和遗憾”,他说,目前,全国只有2个省会城市还没有建立肉菜质量的追溯系统,分别是武汉和拉萨。而且,这项工作仅需要5000万元。

  秦军承诺,目前政府已准备在明年的预算中列支5000万,专门用于肉菜追溯系统的建设,相信明年可以把武汉市质量追溯系统基本建成。

  而对于菜场里生鲜熟食“三无”产品普遍的问题,市食药监局局长杨泽发坦言,这些现象在一些农贸市场确实存在。对于卤制品、豆制品等八类食品,武汉去年10月专门出台了流通规范,同时对经营业主严管重罚。今年1—10月份查出食品药品案件2531件,其中涉及到食品的有1830件,是去年的2.8倍,移送司法机关的有32件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