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戏曲艺术 繁荣文艺事业
大剧种与小剧种一起抓
湖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 雷文洁
湖北是中国戏曲的重要发源地、流变地和聚集地,全省现有32个戏曲种类、60个戏曲院团,汉剧、楚剧、黄梅戏等13个剧种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湖北省京剧院被命名为“全国重点京剧院团”,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楚剧团、武汉汉剧院被评为“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京剧《徐九经升官记》《建安轶事》,汉剧《宇宙锋》,楚剧《大别山人》,花鼓戏《十二月等郎》,黄梅戏《妹娃要过河》等一批经典剧目享誉全国,涌现出朱世慧、杨俊等一批戏曲表演艺术家。近年来,我们把传承发展戏曲作为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任务,围绕“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多出效益”,采取得力措施大力推进戏曲强省建设,掀开了戏曲传承发展的新篇章。
《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出台后,我们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振兴武汉京剧大码头,建成全国戏曲强省”的总体目标,明确了坚持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并重,大剧种与小剧种一起抓,专业院团与群团组织一起抓,剧目创作、人才培养与开展演出一起抓,硬件建设与软件完善一起抓“四个一起抓”的工作思路,研究制定了贯彻落实国办发52号文件的实施意见和《湖北省戏曲振兴发展计划(2016—2020)》《湖北省京剧振兴发展计划(2016—2020)》,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
一是不断激发院团活力。我们积极推动湖北省京剧院与国家京剧院合作共建,加大对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龙头”院团的引领示范作用;对5个优秀地方戏曲院团加挂省团牌子,省级财政每年分别给予150万元的资金支持,推动地方戏曲院团提档升级;坚持面向基层,从2016年开始评选确定10个左右戏曲创作演出重点院团予以重点扶持,打造一批具有创作演出实力和广泛影响力的戏曲院团。二是加大精品剧目创作力度。紧紧抓住创作这个中心任务,坚持直接抓、参与抓和引导抓相结合和大戏小戏一起抓,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推动全省戏曲创作生产呈现出繁荣发展的生动局面,涌现出了新编京剧《楚汉春秋》、楚剧《犟妈》、汉剧《程婴夫人》等一大批新创优秀剧目。三是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组织实施湖北省舞台艺术百人培养工程,支持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与湖北艺术职业学院联合开办戏曲学员定向班,分期分批分剧种资助全省戏曲院团与艺术院校合作办班,举办戏曲表演、编导、音乐、舞美等各类专业培训班,积极探索“订单式”培养、“名师传艺”等人才培养新模式,为戏曲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四是积极搭建艺术活动平台。组织戏曲院团和优秀剧目参加国家级重大戏曲艺术赛事,成功承办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举办湖北艺术节、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和湖北省楚剧艺术节、黄梅戏艺术节等重大活动,开展湖北优秀戏曲剧目上海展演周等活动,以重大活动推动戏曲精品创作生产和传播推广。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广影视管理局局长 胡劲军
上海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继出台《关于推进上海文艺院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制定文艺院团《“一团一策”工作方案》后,又制定了落实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和措施,全面促进上海戏曲艺术繁荣发展。
实施“一团一策”改革,完善戏曲院团考核。推进国有院团“一团一策”分类改革,对市级院团发展作出制度性安排。从2015年起,实施“一团一策”考核,采用“自己讲、同行评、专家点”的圆桌机制,加强创作、演出、管理等硬指标考核,对各戏曲院团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与改革提出明确要求。
上海各戏曲院团以“一团一策”方案为抓手,围绕发展目标,在四方面强化自身建设。
创作方面,建立艺委会制度,设立艺术总监(艺术指导)岗位,加强创作选题的筛选评估论证。
演出方面,各院团根据自身情况,推出优秀剧目演出的经典版、驻场版、巡演版。开展公共教育,推动戏迷、“粉丝”代际相传,做好“京昆Follow Me”“京继人计划”“沪语训练营”等普及项目,推动开展上海京剧万里行、上海沪剧艺术节。
人才方面,采取各种措施,照顾好“昨天的台柱”、珍惜好“今天的台柱”、培养好“明天的台柱”。制定优秀人才培养、引进、交流和培训计划。创新戏曲传承模式,进行“学馆制”试点。做好“名家传戏、收徒传艺”工作,发挥老艺术家的“传帮带”作用。结合本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推进“麒派京剧艺术研习班”与“尚长荣表演艺术研习班”办班工作。
管理方面,推动各戏曲院团创新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健全传承机制,做好各戏曲剧种的艺术档案、艺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建立各戏曲剧种数据库。建立“深扎”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完善戏曲人才培养机制。实施戏曲院团艺术和技术岗位职务序列改革,建立艺衔制和技衔制及相配套的薪酬体系。提高戏曲院团高级职称结构比例,重点扶持青年骨干人才。实施“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制定“一人一策”的培养方案。
加强戏曲艺术阵地建设。打造“全国地方戏曲展演中心”,推动天蟾逸夫舞台、上海大世界传艺中心、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成为地方剧种来沪演出的展示平台。办好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重点扶持戏曲表演艺术。推动主流媒体、国有剧场等文化机构开展戏曲展演活动,办好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东方名家名剧月”、上海小剧场戏曲节、星期戏曲广播会、“九州戏台”等品牌活动。
加大戏曲宣传和普及推广。推动上海戏曲院团参与市民文化节、国际艺术节等活动,开展“中华戏曲演唱大赛”“校园戏曲荟萃活动”等各类群文活动,培育戏曲观众,扩大戏曲社会影响力。加大戏曲传播力度,鼓励媒体多报道戏曲创作演出的优秀剧目和传承发展的好经验,实施优秀经典戏曲剧目影视拍摄计划。加强戏曲理论和评论工作,发挥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和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作用,开展对重点戏曲作品的评论和对戏曲艺术创作的引导。
整体保护 个性传承
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 杨越光
浙江是南戏的发源地,地方戏曲种类众多。截至2015年12月,全省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的戏曲项目共计56项,其中列入国家级名录的24项。近年来,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关心下,浙江的戏曲传承发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制订出台一系列保护扶持政策,加强戏曲传承发展的政策保障。如《关于切实加强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工作的意见》(2002年),设立“昆曲艺术专项扶持资金”,每年对浙江昆剧团、永嘉昆剧团分别资助400万元和100万元。《浙江省舞台艺术人才保护专项资金实施办法》(2008年),每年安排500万元,对“文华表演奖”“梅花奖”等荣誉获得者的演出给予专项补助。《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八个一”保护措施》(2013年),加大对包括56个戏曲非遗项目在内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扶持。《浙江省濒危剧种守护行动方案》(2014年),引入新生代企业家等社会力量参与支持濒危剧种抢救保护。《浙江省传统戏剧保护振兴计划》(2015年),每年新增1620万元用于56个戏曲非遗项目保护和越剧振兴发展等。
始终坚持“整体保护、个性传承”的工作思路,加强戏曲传承发展的生态保障。一方面,实行分类指导。根据不同戏曲种类的生存现状,采取不同的保护发展措施。对基础较好、影响较大、剧团较多的如越剧、婺剧等,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思路,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剧种进一步振兴发展。对有一定基础、尚保存国有剧团的京剧、昆剧、绍剧、甬剧、瓯剧、姚剧等,按照“政府扶持为主、社会支持为辅”的思路,加大政府保障力度,理顺社会捐助渠道,实现剧种健康良性的可持续发展。对濒临消亡、后继乏人的剧种,如和剧、睦剧、湖剧、杭剧、台州乱弹等,由政府出台专门的抢救保护政策措施,集聚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努力保护我省戏曲生态的完整。另一方面,实行分级管理。按照“当地传播、当地保护”的思路,开展“浙江省传统戏剧之乡”命名活动,实现不同戏曲种类的个性传承和有效保护。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工作体系,分级落实、逐级考核,实现浙江56个戏曲非遗项目及相对应的73个保护地分批命名、责任到位。截至目前,浙江已经命名和公布了两批共计42个“浙江省传统戏剧之乡”,其中包括传统戏剧特色市2个、特色县(区)13个、特色镇(街道)10个,特色村(社区)17个,覆盖面达57.5%,初步形成了“省市支持、县乡落实、村为基础”的传统戏剧保护体系。
大力推动戏曲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新松计划”资助培养。连续10年实施青年戏曲人才培养“新松计划”,开办全省青年戏曲人才高级研修班,探索“名家带徒”戏曲人才培养模式,举办全省青年戏曲演员大赛发现推出戏曲表演新秀,鼓励资助青年戏曲人才举办个人艺术专场和学习深造,实施中青年编剧扶持计划培养紧缺人才,10年来累计推出和培养包括戏曲艺术人才在内的近1500名青年艺术人才。
打好徽字牌 唱响黄梅戏
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贺懋燮
安徽省是一个戏曲大省,徽剧、黄梅戏、庐剧、泗州戏、花鼓戏等传统戏曲异彩纷呈、绚丽多姿。近年来,我们持续打好徽字牌,唱响黄梅戏,大力实施安徽地方戏曲振兴工程,创作演出了一大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优秀剧目,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德艺双馨的戏曲艺术人才。
我们主要做到“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四个并重”。坚持挖掘、保护、传承与发展并重,推动戏曲艺术活起来、传下去、出精品、出名家。一是加大对传统剧目和原始唱腔挖掘采集,每年推出一批新编传统剧目,戏曲艺术的生命力进一步激活。二是认真落实国家各项非遗政策,打造黄梅戏和徽剧保护示范区,规划保护好徽剧和黄梅戏源头。三是鼓励建立各类戏曲社团组织,实施“校园大舞台——徽风皖韵进高校”等地方戏曲进校园工程,开展多种形式的戏曲传承活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四是注重发挥各剧种创作优势,每年创排一批代表安徽艺术水平的戏曲作品,推动了戏曲艺术持续繁荣发展。经过不懈的努力,在沉寂多年后,徽剧这一古老的剧种自2013年起连续创排《惊魂记》和《徽班进京》两台大戏并成功晋京展演。新编历史剧《抗倭将军戚继光》,是京剧时隔7年后推出的一部力作。作为安徽文化艺术中最响的名牌和最具标志性的戏曲剧种,黄梅戏以《小乔初嫁》时隔15年再次入选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在第七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上,仅安庆市(含所辖县)就有12台新创剧目参加展演。庐剧、泗州戏等地方剧种也相继推出一批优秀剧目。
二是坚持“两个打造”。一是每年省里集中力量扶持10个演艺项目,二是各市立足自身优势,每年重点扶持1个演艺项目。几年来涌现出大批体现时代特征、彰显徽风皖韵的优秀作品,2015年举办的安徽新创精品剧目晋京展演活动,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有7台新创精品剧目在首都北京集中亮相,参演剧目数量之多、质量之高、规模之大、时间之长,都创下近年之最。今年下半年我省还将继续举办安徽新创精品剧目晋京展演活动,计划同时组织10台大戏集中晋京。
三是坚持“两个着力”。重心下移,扎根人民,开展了一系列惠民活动。一是着力面向基层,组织开展“送戏进万村”活动,去年全年送戏21722场,实现全省15539个行政村全覆盖,受益的农民近1000万人次,达到全省人口的1/7。二是着力服务群众。举办“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好戏大家看系列展演展示活动”,全年展演大、小戏408场,农民工、环卫工人、先进模范人物、残障人士、现役军人等各界代表获邀免费观看演出,既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使传统戏曲在服务群众中增强了生命力。
四是坚持“三个扶持”。一是出台《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设立戏曲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地方戏曲的创作、演出及戏曲院团演出设备更新和演出场所建设。二是出台《省属文化企业“双效”业绩考核及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助推地方戏曲艺术传承发展。三是修订《安徽省重点文化品牌扶持奖励暂行办法》,鼓励戏曲精品创作生产,打造一流文化品牌。
五是坚持“一个龙头”。通过坚持不懈地抓全省宣传文化领域拔尖人才、青年英才工程这个龙头,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带动人才队伍的整体提升,培养造就了一批戏曲名家大家。演员王琴、孙娟和韩再芬、何云相继获得第26届、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韩再芬成为我省和全国黄梅戏剧种中首个荣获“二度梅”的演员。
抓剧本 带队伍
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 窦维平
我省今年2月出台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结合四川戏曲传承发展的现状,将许多政策、措施作了深入的分析、解剖和进一步的具体化,使之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明确提出”的特点:
一是明确提出“实施四川省舞台艺术创作源头工程”。戏曲创作的源头是剧本,我们强调了抓剧本、带队伍的主要作用。明确指出“健全以剧目工作室和创作办公室为主体的省、市(州)、县(市、区)三级创作网络。”把剧目工作室和创办建设作为加大剧本创作、建设创作队伍、传承发展戏曲的有力抓手,辐射和团结一大批优秀作者,努力发掘本土特色文化,形成戏曲创作的良好氛围,为戏曲剧本创作打好基础,为戏曲传承发展抓实源头。
二是明确提出对院团的生存发展给予支持和保障。在前轮文化体制改革中,除保留院团外,四川还有一部分戏曲表演团体属于集体性质事业单位,我们将激活这部分剧团的艺术生产力,使其达到具有“艺术创作、生产、演出及保护、传承地方戏曲艺术的能力”。同时,针对前轮改革中不少戏曲院团人才整体分流到其他文化单位的状况,我们提出“对原有戏曲专业技术人才分流到其他文化单位,目前仍具备戏曲创作、演出能力的团队,若有条件可恢复其表演职能、进行戏曲艺术生产。”
三是明确提出加强学校戏曲通识教育和普及。强调“让以川剧为代表的四川戏曲艺术成为中小学生的兴趣课,普通类文科高校的选修课,艺术类大专院校的必修课。”要求戏曲从娃娃抓起,明确戏曲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让以戏曲艺术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魅力渗透到校园之中,从根源上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四是明确提出重视戏曲传播平台的建设。提出“四川电视台开设戏曲文化栏目,四川日报开设戏曲宣传和评论窗口。依托‘互联网+’建立‘空中剧场’戏曲传播模式,充分发挥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作用……”通过非常明确且具体的措施和手段,建立多种戏曲传播渠道,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看戏、赏戏的需求,深入展开戏曲的普及“补种”工程。
五是明确提出各级人民政府对当地戏曲保护、传承与发展负有主体责任,进一步明确“各市(州)人民政府负有主体责任”,要求从民族文化安全的高度来认识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问题,从推动国民道德素养和艺术修养提升的高度来理解贯彻落实52号文件的重要性。政府不能简单将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形式化,而是要自觉地担负起戏曲艺术传承发展的历史责任。
此外,我省还明确提出逐步建立传承和发展地方戏曲基金。把戏曲传承发展纳入川渝合作发展规划,联手振兴地方戏曲,适时举办地方戏曲艺术节,搭建展示平台等协作举措等。
精心组织实施“像音像”工程
天津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赵鸿友
近年来,天津坚持抓剧目生产、抓人才培养、抓保护传承、抓观众培育,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狠抓剧目创作,推出更多好戏。这些年来,天津始终把推出优秀作品作为中心任务,各戏曲院团坚持“三个一批”的做法,整理改编、创作新排和移植推出了一批剧目。按照“先继承后发展、在继承中求发展”的思路,整理改编了京剧《西厢记》《韩玉娘》、评剧《珍珠衫》《秦香莲》、河北梆子《四郎探母》等一批传统戏,受到了戏迷的欢迎。坚持贴近时代创排新作品,推出了京剧《康熙大帝》、评剧《赵锦棠》《红高粱》等一大批新剧目。重视人才培养,推出更多青年新秀。我们注重师徒传承,以师带徒,大力培育青年戏曲人才。天津戏曲名家众多,是全国重要的师资力量。京剧流派班从传承经典剧目和弘扬流派艺术入手,通过一对
一、一对N的方法,由老师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学传授。流派班和培训班,为培养青年京剧人才、保持各流派行当均衡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为确保人才的合理梯次结构和连续性供给,天津通过免费招生、联合办班、整体接班等方式,招收培养戏曲专业学生。天津艺术职业学院与天津师范大学联合成立京剧本科班,与我市京剧院团合作请名家授课。整体接收毕业生,组建京剧实验团、河北梆子小百花剧团。采取院团、院校联合办班,定向培养评剧后备人才。
坚持保护传承,精心组织实施“像音像”工程,留存当代戏曲艺术家的创造成果和艺术精华。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市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等有关方面全力以赴、团结协作,精心组织实施各项工作。去年完成了23部戏的录音和21部戏的配像;今年,计划录制25部,备选9部。天津还在北方电影集团建立了“像音像”基地,投资2700万元搭建了录音棚、改造了摄影棚、购置了转播车和相关专业设备。基地将主要用于录制外地院团的剧目。
培育更多新观众,夯实发展根基。为鼓励多演出,天津对专业文艺院团实行超场次演出补贴,对戏曲院团超场次演出每场补贴3万元,激发了院团演出的积极性。去年,天津推出了6万张文化惠民卡,市民花100元购卡,可以享受500元的消费额度,其中400元由政府补贴,购票时还有打折优惠。文惠卡拉低了票价,进剧场的观众多了。一些戏曲演出,场场都是爆满。文惠卡今年又增发4万张。惠民卡主要是在市区,在涉农区县,今年又推出了“农民点戏、戏进农家”活动。演出剧目实行“超市式”供给,由农民自己选择点戏,剧团负责组织将戏送到农民家门口。目前,天津的戏曲院团基本上是满负荷运转。市属5个戏曲院团去年一共演出了1000余场,观众近60万人次,平均一个院团一年演出200余场。
从“童子班”和“青年团”抓起
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陈彦
多年来,陕西省在繁荣发展秦腔和地方剧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省委宣传部实施了重大精品扶持项目和重点文艺创作资助项目,省文化厅也开展了重点剧目、剧本扶持政策,陕西的戏曲创作取得了较大成绩。加工整理传统剧目,复排推出了《三滴血》《双锦衣》《游龟山》等一批经典剧目;新创了《杜甫》《凤鸣岐山》《大秦将军》等一批历史剧目;创作排演了《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柳河湾的新娘》《秦腔》《西京故事》《带灯》等一批现实题材剧目,在全国形成了一定影响。近几年来,秦腔现代戏《西京故事》,连续四年入选全国“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先后赴广东、福建、海南、湖南、湖北、四川、云南、江苏、黑龙江等省和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大直辖市以及陕西本土的百余所高校演出,自投排至今,5年间演出已近500场。同时,成长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戏曲艺术人才,目前陕西“二度梅”获得者有两位,“梅花奖”获得者有25位。
近年来,陕西着眼长远发展,在戏曲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工作。(1)助推优秀人才的成长:2014年在景俊海同志的倡议和推动下,由省委宣传部组织实施,启动了“陕西百名青年文学艺术家扶持计划”,选拔百名左右崭露头角的青年艺术人才,每年财政出资500万元,对这些人才进行长期扶持培养,为我省各个艺术门类输送了一批新锐人才。其中,戏曲方面18人,是仅次于文学人数的第二大门类。(2)加强后续人才的储备。各院团采取多种措施从孩子抓起。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多年来坚持“从小培养、长期培养、持续培养”的理念,从2003年开始,连续举办了两届演员训练班,10年一届,2003届120位学员毕业后,已整体编制为小梅花秦腔团,目前,这个团已拥有演出剧目50余台,年演出200余场,业已成为陕西戏曲事业的重要力量。2013年又招收了118名,目前正在学习培训中,计划7年后,再完整建制一个青年团。安康市开办了汉调二黄“童子班”学员培训班,汉中开办了“汉调桄桄艺术班”,商洛市成立了商洛学院戏曲学院等。这些措施为戏曲艺术传承发展培养了好苗子,打下了可持续的基础。
为了提高演出质量,锻炼人才队伍,在省财政的大力支持下,艺术院团坚持长期不间断的演出,形成了具有较大影响的演出品牌,激活了秦腔在城市潜在的演出需求和市场空间,满足和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1)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从2007年开始开展“西安天天有秦腔”演出活动,依托自己的四个演出团,除剧场安排临时任务,剧目演出轮替之间必需的彩排、装台时间外,戏曲研究院剧场基本上保持了每天晚上都有戏曲演出。至今坚持9年,培养了大量戏曲观众,成为一个响亮的都市戏曲演出品牌。(2)渭南市秦腔剧团自2007年创立了“周末一元剧场”活动,即每个周末组织一场以全本大戏为主的文艺节目,象征性地收取一元钱票价。不仅救活了一个濒临倒闭的剧团,也实现了政府、企业、剧团、观众多方互动共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