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公共设施中的“不定时炸弹”

08.08.2014  17:09

    日前,东西湖区某小区一名5岁儿童被卷入荡椅下不幸身亡。随后记者走访武汉的多个小区发现,不少健身器材存在缺乏维护、标识不清和安装不标准等问题。有的健身器材是为成人设计,但不少儿童在上面玩耍。

    孩子是怎么被卷进去造成头部致命伤害,当时坐在荡椅上的两个大人又为何快速离开而没有立即施救,这些细节都还有待调查求证。没有人希望不幸发生,但惨剧却一瞬间就夺走了一条幼小生命。所以还原现场真相,既是给死去孩子一个交代,也是给其他人一个警醒。我们要防止被伤害,也要防止无意中可能造成对他人的伤害。

    有小孩的家庭,对这种新闻最关心。健身器材如今遍地开花,还有不少小区自行增设了儿童游乐设施,小朋友们很是喜欢。但哪些适合玩,哪些有安全隐患,却并不是那么显而易见。尤其是看似无害的荡椅居然也能致人死亡,估计不少家长以后在小区里带孩子时,心里都要多一份担忧。我们讨论这件事的目的,应该是如何解除这份担忧,尽量去拆除掉公共设施中的“不定时炸弹”。

    首要一点,对于儿童的监护责任一定不能放松,孩子玩耍大人照看,这是根本原则。新闻中女孩5岁大了,仍然遭遇不幸,跟监护责任的缺位不无关系。这个责任不出事觉得没什么,一出事就是十分沉重。因此在意外面前不谈什么养儿育女的教育方法,没后悔药可吃。管束和放养究竟该怎么平衡,是每个家长都该思考的问题。

    其次,谁对健身器材游乐设施负责,不能是盲点。新闻中肇事的荡椅由政府部门采购,社区分发,物业维护管理,但是谁安装的却找不到人,而恰恰是安装不合规范埋下了隐患。社区附近的器材设施使用率是相当高的,由此损坏率也很高,维修一旦跟不上又没有予以告知,就极易出事。比如腹肌板缺了盖子绞烂手指,秋千座踏板松裂折断腿骨等等,都是“血的教训”。

    最近一次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的抽查发现,存在重大质量问题的器材占抽查总数的17%。其中,失去使用功能的有233件,占60%;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有152件,占39%。这么大的比例,正说明我们日常不可对此掉以轻心。器材设施从生产、采购、安装、使用、维护到更新,每个环节都得有对应的负责人和监管者。

    更远来看,无论是政府采购下发到社区的器材,还是新建社区自行购买安装的设施,最好都统一纳入到公共设施管理体系中,配套专门的规章制度和人员。这样一方面能保证其安全性和长期性,一方面又能对造成的伤害给予受理和赔偿。如果能做到这点,器材伤人的现象应该会大大减少。(林坤)

(见习编辑  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