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报道:稻香 鱼美 虾儿肥——一田双收的荆楚探索
源起香稻嘉鱼
千湖之省,鱼米之乡。湖北稻田综合种养,渊源流长。
将历史的指针拨回明朝。据考证,“香稻嘉鱼”的名称源于明史《承天大志》卷二记载,受封于湖广安陆州(现在的钟祥)的兴献王朱祐杬安排近臣送贡品“香稻嘉鱼”前往朝廷,受皇帝格外重视。其贡品“香稻嘉鱼”就是香稻及香稻田里的甲鱼。
稻田综合种养,凝结着荆楚人民的智慧。
2001年春,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农民刘主权在全国率先探索出小龙虾“虾稻连作”模式,一举解决了低洼田冬春撂荒问题,钱粮双增。
2006年,省委把此模式写进“一号文件”,在全省大力推广。
水产专家们的跟踪调查发现,潜江“虾稻连作”模式尚有改进空间。一亩田只能收获一季虾,效益还能否提升?
2013年“虾稻共作”在潜江试验成功:水产专家们将稻沟由原先的1米宽、0.8米深小沟,改挖成4米宽、1.5米深大沟。一亩田收两季虾,产量增三倍,价格涨近四倍。
2013年5月《潜江龙虾“虾稻共作”技术规程》由中国渔业协会作为国家行业标准予以公布。
由“一稻一虾”,变为“一稻两虾”,不仅有效提高了稻田的综合利用率,而且克服了原有“虾稻连作”模式商品虾规格小、效益不高的缺点,虾农广泛好评。
潜江稻虾共作、荆门稻鳖共作、天门稻鳅共作……稻田综合种养的“稻渔”模式不断深化、演变、拓展。统筹规划、技术指导、办示范点……农业部门整合资金,鼎力扶持,综合种养模式遍地开花。
监利县稻田综合种养超过20万亩,潜江市新发展“稻虾共作”面积5.5万亩,钟祥市“香稻嘉鱼”等模式推广面积2.25万亩,天门市新增“稻鳅共作”等模式2万亩……仅去冬今春,我省新增万亩以上稻田综合种养面积的县(市、区)超过20个。
调结构、转方式,稻田综合种养成为湖北农业转型增效的一个品牌。省领导点赞:推进稻田综合种养不仅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有效途径,更是构建我省农业发展新优势、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战略举措。
撬动一亩田的最大效益
大片有着回形沟的稻田,一行行白鹭飞翔其上,绿油油的水稻预示着丰收的喜悦,沟里不时有泥鳅冒出水面……
在天门四海生态农业科技稻鳅共生基地,稻田的四周,围着宽约80厘米、深约40厘米的沟渠。基地负责人顾益朋介绍:“泥鳅与水稻共生,泥鳅在田中游动,疏松土壤,泥鳅粪为水稻供肥,收获泥鳅的同时,也提高水稻产量。”
顾益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稻鳅共生500亩,预计可产稻谷25万公斤,泥鳅6万公斤,按照绿色食品的每公斤大米36元、泥鳅40元计算,可创产值近1000万元,亩产值近2万元,是名符其实的“万元田”。
钟祥市农民李明华探索了稻、虾、鳖共生共育的“香稻嘉鱼”种养模式。在稻田内开挖宽3.5米、深1米的回型沟或十字沟,投放小龙虾和甲鱼,在稻田边种植与水稻扬花期同步的桂花树,配置诱虫灯,甲鱼以小龙虾的蜕壳和各类昆虫为食,甲鱼粪、小龙虾粪便为水稻提供充足的有机肥料,同时桂花与水稻相互香薰渗透,生产出独具桂花清香的有机水稻。不打农药、不施化肥,所产稻谷、水产品为绿色有机产品。
据测算,“香稻嘉鱼”种养模式,每亩生产稻谷800斤、小龙虾100斤、甲鱼250斤,亩均产值达到17400元,除去固定资产投入、土地租金、生产成本投入7335元,每亩实现纯收入10065元。
“‘虾稻共作’让我们企业找到了方向。”曾经为虾源发愁的湖北虾乡食品公司总经理刘军今年干劲十足。刘军牵头的千特水稻种植合作社,网罗2000多名社员,全部采用“虾稻共作”模式,基地面积达到1.5万多亩。
诱人的经济、生态效益吸引了众多资本和经营主体,稻田综合种养逐步走向规模化、经营化、标准化。各地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等运作模式,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虾乡稻”、“鳅稻香米”等一批绿色品牌农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我省“稻渔共作”模式形成的“生产—流通—加工—餐饮”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荆楚大地,稻田综合种养农田遍地开花,生态农产品风靡湖北,将来会进一步抢占全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