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头版报道:田头问农桑——来自春耕一线的报告

10.04.2015  10:18

  湖北日报讯 记者 胡琼瑶 汪彤
  
  时下,农耕大地,一片繁忙,农业生产开篇曲全面唱响。
  今年我省提出粮食再增3亿斤的目标,站在“十一连增”的高起点上,如何高位护盘?农民如何持续增收?春天里,记者走上田埂,追问春耕热点。
  
  今年种什么 市场说了算
  
  8日,天门市白茅湖农场灌湖大队农民曾凡兵谋划好了一年的耕种大计:种了一辈子棉花,今年改种玉米和大豆。
  曾凡兵的选择并非一时头脑发热。一本详实的账本,坚定了他改种的决定。去年30亩棉田平均亩产450斤,每斤卖了3.7元,除去生产成本,收益不过1000元,效益一年不如一年。“自己的劳力还没算成本,划不来。”和曾凡兵一样,农场不少农户也有改种的想法,今年白茅湖棉花原种场棉田面积缩减20%。“粮增菜稳棉减”,成为今年我省春耕的一大态势。据省农业厅调查,预计春夏播作物面积6542万亩,比上年扩大6万亩,其中棉花意向面积430万亩,比上年调减87万亩。
  我省棉花产业面临投工多、效益低的局面,调棉增粮,调棉增效,大势所趋。
  令人欣喜的是,玉米成为今年春耕生产中的一匹黑马,全省玉米种植意向面积为1010万亩,较上年增加46万亩,在所有春夏播作物中增幅最大。“我省目前玉米需求量为900万吨左右,但自产不足300万吨,缺口600多万吨。”省农业厅种植业处处长肖长惜说。在市场拉动下,玉米价格也是逐年“爬坡”,农民种植玉米热情较高,2014年我省玉米亩均产值710元,通过与小麦、马铃薯等作物连作,实现亩效益过2000元。
  今年春耕大盘基本敲定,但由于信息渠道不畅、市场体系不健全等因素,种什么?什么能赚钱?还有不少农民仍然是摸着石头过河。
  
  粮价遇“天花板
  粮农咋应对
  
  连续6年提高的粮食最低保护价,今年突然“刹车”,悄然释放出一个信号:粮食价格遭遇“天花板”。对于原本就在薄利经营的粮农们有何看法?积极性有没有受到影响?
  采访中,种粮大户不约而同地表示,“压力山大”。武汉市江夏区安山街茅岭村农民徐家祥经营1045亩水田,他坦言,尽管政府不断提高粮食收购价,但由于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过多,农民获益并不多,“希望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能更加细化,让面对土地的农户能真正受益。
  种粮依然是农民最主要的选择,为应对形势,种粮大户也有自己的“尖板眼”。55岁的武穴市大金镇周梓村种粮大户杨云广流转1200亩土地,注册了家庭农场。他告诉记者,今年他尝试了400亩的早稻套种再生稻,“种一茬收获三回,尽可能提高土地产出率。
  绞尽脑汁增效,更要想方设法节本。天门华丰合作社投资千万元购买了稻谷烘干机,用来晒粮、储粮。合作社理事长吴华平说:“省去了晒谷场、仓库的租金,一斤稻谷可节约成本8分钱。
  省农村经营管理局局长张清林表示,如此大的投入,单个农户难以承担,但随着规模经营的发展,这些设备又是必需的,希望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投向新型主体,开展基础设施建设。
  
  请工难且贵
  工厂育秧风头劲
  
  “人工请不起,也请不到。”通城县锦山乡油坊村吴四华的儿子、女儿都在外打工,两位老人年岁已高,只能请人种田。“今年一个工涨到200元了,再这样下去,地就只有撂荒了。
  记者走访多地了解到,人工已成种粮最大成本。随着外出打工人群增多,请工难、请工贵的现象愈演愈烈。
  现实难题摆在眼前,然而,在监利、天门等粮食生产区,记者却发现了不一样的场景:以往“三弯腰”的情景鲜见,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台现代插秧机穿梭田间,所过之处一株株秧苗整齐站立。
  秧好一半禾,育好秧是实现早稻生产良好开局的第一关。从2012年开始,全省大力推广集中育秧,变原来的供种为供秧,由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为分散的农户提供代耕、代育、代插等服务。机械化水平减轻劳动强度,效率也大幅提升。
  工厂育秧成为春耕大地上一道新的风景。从省农业厅获悉,截至3月底,全省新建水稻集中育秧基地4593个,集中育秧大田栽插面积近30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