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报道:湖北保康县特色农业香飘万里
保康县是全国秦巴山区集中连片扶贫攻坚重点县和湖北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也是“中国有机谷”的核心区,该县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围绕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和“中国有机谷”建设,突出茶叶、核桃、畜牧养殖、蓝莓等产业发展,带来富民强县无限生机。保康“圭萃园核桃”、“荆山锦茶叶、“佰蒂蓝莓”、“生态跑猪”等一批特色农业产品名噪一时。绿水青山怎样成就金山银山?湖北省保康县的作法给人以启迪。
正是核桃收获的季节,走进湖北省核桃第一县保康,漫山遍野、一望无垠的核桃树,像一块块绿色的翡翠,镶嵌在村前屋后、山头地坡。当地老百姓自豪地称核桃树为“摇钱树”。
在保康县寺坪镇庹家坪村,驻扎着该县最大的核桃企业——湖北圭萃园农林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圭萃园)。公司总经理章景志是全县唯一的“海归村官”,自2012年从法国回到家乡后,他带领村民发展核桃产业,除成立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辐射周边4个乡镇77个村6000多农户,发展核桃3800亩外,还建成8个核桃科技示范基地,面积达12000亩。
章景志介绍,保康生态条件优越,森林覆盖率高达62.3%,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全国最适合核桃种植的地区之一。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为核桃生产质量提供了可靠保障。去年,圭萃园下属的黄堡基地已拿下了有机转换认证,今年公司正在申请有机产品认证。
“核桃产业后劲足、潜力大,必须做足提质增效大文章。”章景志提出,一是要走精深加工之路,与武汉轻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开发核桃油、核桃饼干、核桃乳等系列产品。另一方面开展土壤检测配方研究,开发生产核桃专用的生物菌肥,确保核桃产业全程“有机化”。
据保康县核桃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李孝鑫介绍,保康山多地少。2007年,该县作出决策:“用8年时间,总投资8亿元,发展优质核桃基地60万亩,实现产值30亿元。”
统一着装亮品牌:向全省绿茶生产重点县出发
眼下,时值夏茶生产繁忙之季。9月21日,走进湖北省保康县荆山锦茶业有限公司标准化茶叶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忙忙碌碌,机器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茶叶加工景象。该公司总经理吕先奎介绍说,目前公司正在加紧生产出口非洲莫桑比克的红碎茶和绿碎茶,年前计划再生产500吨青砖茶,预计全年可实现总产值2.5亿元。
保康地处鄂西北大山深处,境内林深莽莽,清泉溪流,峰峦叠嶂,云雾缭绕,昼夜温差大,雨量适中,是我国优质高香有机茶的最佳生产地。茶叶产业作为历届保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的支柱产业,在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自2008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各类资金1.3亿元,完成了茶园路网建设160余公里,规范化改造低产茶园3.2万亩,茶园种植生态树60余万株,大面积改善了茶园的基础生产条件。
保康茶叶生产历史悠久。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初试种203亩茶叶以来的50多年间,面积扩张到15.8万亩,年产量9400吨,产值5.2亿元。
通过政策激励,湖北荆山锦、徐记茶叶、襄阳威杰、保康九皇山等一批茶叶加工龙头企业,新建、改建清洁化、标准化茶叶加工生产线20余条,茶叶清洁化加工能力达到3000余吨。涌现了一批精品名牌产品,先后获得国际金奖2个,国家级金奖7个,被授予中国优秀品牌,湖北省著名商标、湖北省名牌产品……
保康茶叶的崛起,引起了许多外商的关注,众多专家和客商走进大山。2013年4月29日,美国有机食品客商奥利尔先生在考察和品尝了保康有机茶后赞不绝口。2013年5月14日,莫桑比克总统阿曼多·埃米利奥·格布扎在考察和品尝了保康有机茶后,给予高度评价。2013年,保康通过直接出口和转口贸易出口茶叶3300吨,出口额达到2400万美元。
今年,襄阳市政府在湖北启动了襄阳“中国有机谷”建设,保康县作为“中国有机谷”建设的重要区域,成为“中国有机谷”主要的有机茶生产区,确立了着力建设湖北有机茶第一县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建设有机茶基地10万亩,年产有机茶达到1万吨,茶叶出口8000吨,出口额1亿美元。
小蓝莓变身致富果:打造中国有机谷核心竞争力
9月20日,久雨初晴,秋高气爽。走进湖北省襄阳佰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保康县过渡湾镇茶庵村蓝莓种植基地,30多名农民工正在给蓝莓树打芽、修枝、除草,忙得不亦乐乎……
过渡湾镇茶庵村村民李绍清就是其中的一个农民工。“现在咱在家门口就能打工,蓝莓给咱带来22000元左右的年收入……”李绍清喜滋滋地说。她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从开始建设蓝莓基地以来的几年中,一家人整地、积肥、栽苗、除草、抗旱、采摘、修枝等收入有十几万元。
保康把蓝莓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来培育,坚持做到有机种植。目前,已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过渡湾镇茶庵村、后坪横冲药材场、歇马百峰白竹村发展蓝莓基地5000亩。
据介绍,基地植被都是原生态的,每株蓝莓树都是当地农民用收集的松针土(松针腐熟后与土壤混合的产物)栽种,并且均采用人工除草、除虫、修枝、采摘,这里的果实和土壤从未接触过化肥、农药。
“种植蓝莓综合效益高,亩产量在800公斤到1000公斤左右,如果做到精深加工,每亩投入产出比最高可达1∶20……”公司总经理邓以超说,“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蓝莓这种生态、营养丰富的水果会被更多人喜欢。”2013年,公司投资1.52亿元,建成了占地面积20亩的蓝莓深加工基地。今年7月,投资300多万从新西兰引进的蓝莓鲜果分拣包装生产线投产,每小时可处理蓝莓鲜果900公斤。
目前,全县蓝莓产业链条已趋于完备,公司申报的“襄阳保康高山有机蓝莓”地理商标已获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今年,全县蓝莓产业实现总产值5000万元,带动农民增收1200万元。
“蓝莓产业经济效益好,产品附加值大,要下决心做大,使其成为保康名片,成为襄阳有机谷的核心支撑!”6月11日,襄阳市长别必雄在保康调研时提出,保康县要做好蓝莓产业的发展规划,真正把小蓝莓做成一项大产业,真正将蓝莓产业打造成为襄阳有机谷的核心支撑。据悉,未来3年内,全县计划发展蓝莓1万亩,实现年产值10亿元,利税5000万元,带动农民增收过亿元。
畜牧养殖业:“生态跑猪”领跑致富路
“猪舍一定要按照合作社统一标准进行修建,猪饲料只能用玉米、青菜和糠面,饲养过程才能实现原生态。”9月21日,在保康县益农原生态黑毛猪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殖基地,理事长张永安正在耐心地手把手给社员做示范,讲解“生态跑猪”的饲养技术。这是保康县致力打造全省标准化生产养殖大县的一个缩影。
大家都知道,几千年来生猪一直都是圈在栏里养殖的,牛羊是放在山上吃青草,吃树叶的。然而,张永安却别出心裁地将黑毛猪放养在山上,就连猪舍也建在500多米的半山腰上。猪舍一年四季不关门,百余头生猪就这样在山林里,树丛中悠哉乐哉的游玩,觅食,60多亩山林就是它们生长的天地。张永安介绍说,这样才符合跑猪的生活习性。
从2013年开始,他大规模发展“黑毛跑猪”养殖。当年,经襄阳市政协牵线搭桥,他与武汉一家食品公司签订了黑毛跑猪购销合同,销路问题得到彻底解决。随着“黑毛跑猪”名声越来越响,销路也越来越好,先后与襄阳润通食品公司、中粮集团、沃尔玛超市签订了销售协议。目前,已达年出栏1000头的规模,年毛收入300多万元,年纯利润80万元。
张永安在实现自己创业梦想的同时,也不忘父老乡亲,他心中始终有一个愿望,就是要带动乡亲们共同富裕起来。说到就要做到,张永安成立了益农原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网络农户150多户,建设规模化养殖场4个,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统一繁育仔猪,向低收入的贫困户免费提供仔猪,统一技术服务,并高于市场价回收,在养猪直接受益后,根据生产规模还能从合作社中分红。
“我们一家4口人,由合作社提供种猪,每年养殖并出栏黑毛猪200多头,仅此一项每年可创收10多万元,让我从此走上脱贫之路。”41岁的白裕沟村二组村民周家国谈起养殖黑毛猪带来的巨大收益喜上眉梢。仅2014年,他向白峪沟村民免费提供仔猪250多头,为78户贫困户免费提供种母猪,所产下的仔猪高于市场10%进行回收,每头母猪贫困户每年可增收3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