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荆楚记忆 湖北省抢救性记录9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与时间赛跑,永久留住“荆楚记忆”
湖北省抢救性记录9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图为项目组采访地龙灯传承人邓斌。﹙图片由省非遗保护中心提供﹚
拍摄口述片、传承教学片、项目实践片、综述片等视频资料共计397小时,图片12821张,文字资料150万字,收集素材资料共计13TB,我省40余人兵分多路、历时大半年完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首批9个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目前,第二批抢救性记录工作也已启动。
日前,记者探访了抢救性记录工作背后的故事。
抢救性记录与时间赛跑
我省列入该工程首批9个传承人是:荣明祥(楚剧)、邓斌(地龙灯)、彭泗德(兴山民歌)、徐忠德(汉川善书)、甘伯炼(崇阳提琴戏)、陈义文(老河口木版年画)、龙从发(武汉木雕船模)、关章训(当阳关陵庙会)、孙家香(都镇湾故事)。
这些人均年事已高,最年轻的也有70多岁。其中,97岁的孙家香在抢救性记录开展前不久去世。孙家香被称为“我国第一位杰出土家族女故事家”,她自幼喜爱听讲故事,先后收集传讲民间故事500多则,所讲故事完整、曲折、含义深刻,多年来传授徒弟数百人。
省非遗保护中心研究馆员邓小羊参与了该项目抢救性记录,他说,遇此突发情况,项目组拿不定主意,在请示文化部后得到指示,传承人虽然不在了,但其过去讲述的故事很有价值,其人生经历、讲故事的技艺等应该被记录并保存下来。于是,项目组通过寻访孙家香的侄子、孙子等家人及第二代传承人,以及她晚年生活过的地方,试图还原孙家香的故事人生。
寻访过程中,项目组搜集到一段珍贵的影像资料,孙家香与另一位都镇湾故事的国家级传承人李国新同台“打擂”,你来一个我来一个,现场气氛热烈。
非遗传承是活态传承,有的技艺随着传承人去世可能就会消亡,开展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刻不容缓。
专业人做专业事
省非遗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晓慧称,抢救性记录是利用数字媒体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代表性传承人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和精湛技艺,为后人传承、研究、宣传、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宝贵资料。之前也有零散的记录,这次文化部启动的抢救性记录工程,更加系统、科学,要求更高。
2016年7月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操作指南》(试行本)就有165页,具体、深入地阐述了抢救性记录的目的、对象、内容、记录方法、成果形式、成果应用等。
本着专业人做专业事的原则,省非遗保护中心面向全国公开招标了4家有资质的专业公司承担抢救性记录任务,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其中,以保证其专业性。
湖北美术学院设计系副教授、湖北美术学院手工艺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日红,以专家身份参与老河口木版年画陈义文、武汉木雕船模龙从发两个项目。他称对这两个项目关注已久,曾著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龙从发卷》。这次不仅将多年的研究成果及搜集资料提供出来,还随项目组近距离访谈了两位传承人多日。八九十岁的陈义文身体不大好,摄制组每天只能访谈一两个小时,最终将10多小时的访谈资料剪辑为5小时口述史。
陈日红说,此前,相关部门曾对参与人员进行了人类学工作方法的培训。口述史不仅能相对完整地记录传承人及非遗项目,一定程度上也是社会发展变迁的一个缩影。“试想,这些资料若能实现永久保存,对子孙后代该是多么珍贵。”(海冰、闫玲、施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