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讲抗战不讲困难 湖北九旬抗战老兵独撑残缺家庭
新华网武汉8月31日电(胡诚)他是抗战老兵,也是中国第一代飞行员。随着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的临近,年逾九旬的他越来越频繁地受邀参加社会活动,也不断接受媒体和社会组织的登门采访及看望。人们对这位抗战老兵的抗战经历越来越熟知,也听到不少有关他的抗战故事,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位老人的家庭生活有着异常艰难的一面,在长达近20年的时间里,他独自支撑着一个残缺的家庭,无怨无悔。面对媒体和公众,他更多地是讲述抗战故事,却从不表露家庭的困难。这位抗战老兵就是家住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首义路252号的张剑西老人。8月28日,当新华网记者与南航武汉公司工作人员一道登门看望张剑西老人时,这位抗战老兵的家庭情况让了解到真相的人们唏嘘不已。
籍贯为湖北恩施的张剑西老人生于1925年,今年已九十高龄。他14岁考入原国民政府国防二厅办电信总队,15岁负责电台情报工作。1941年参加远征军,从事翻译、通信工作,并在战斗中击毙过日本鬼子。后来他成为中国第一代伞兵,并参加了抢占广西平南丹竹机场的战斗。其兄长张远北毕业于黄埔军校,一门两兄弟均投身抗日。
抗战胜利后,张剑西加入解放军西南航空委员会,并在西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其后,他又从重庆去了长春第二航校当教官,为解放军培养飞行人才。1953年转业到武汉,成了一名英语教师直至退休。
18年前,他的儿媳刘七荣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瘫倒在床,紧接着孙女张韵娴也患上了同样的病行动不便。从此,老人担负起独自照料两个身患重病的亲人的重任,靠一个人的力量撑起这个残缺的家庭。十多年来,张剑西老人每天天一亮就起床,除了买菜做饭外,老人每天还要帮母女俩洗脸、洗脚,半夜要起来帮她们上厕所……一家三口的生活也全靠老人每月几千元的退休金维持。到了张剑西老人这个年纪,身体难免会有病痛,但他始终咬牙坚持,他深知,自己是家中唯一的“顶梁柱”,也是她们母女俩的精神支柱,自己决不能垮。老人一直保持乐观态度,闲暇时候,他还会拉上一段二胡自娱自乐。
在张剑西老人家中,老人已经59岁的儿媳瘫坐着不能动弹,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他的孙女张韵娴今年32岁,同样瘫坐着移动困难。孙女年轻,对生活仍充满希望,总渴望有一天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张韵娴告诉记者,她这种病有一种叫“易塞普”的针剂很有疗效,但这种针剂很昂贵,家里为此已经花费了好几万。每次打过针她的病情就有好转,但后来实在因为负担不起她已经很久没有注射这种针剂了,所以每天只能卧床休息。
对自己家中的困难,张剑西老人很少跟外人谈及,即便他现在成了热门人物,但他面对媒体和公众,他也更多是讲抗战故事,从不讲家庭困难。当他得知今年抗战老兵都会得到一枚抗战勋章时,他开心不已。对这位年逾九旬的抗战老兵而言,这枚勋章的分量超过任何金钱。
(编辑:叶艳彬)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新华网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