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战略机会 “腾笼换鸟”提升武汉综合承载力
长江日报讯(记者王亚欣 实习生彭毓颖)武汉即将进入“万亿城市俱乐部”,如何腾挪空间,合理布局?日前,武汉市规划局局长盛洪涛谈到,如何充分发挥规划的建设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国土的土地保障作用,使城市空间格局、综合承载力与“万亿倍增”相适应,是当前国土规划部门和规划师的重大责任。
目前,国内有7个城市GDP突破万亿,包括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等5大国家中心城市,以及深圳、苏州等2个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回顾分析这些城市、特别是国家中心城市在突破万亿规模后的战略选择,可以看到主要有两个关键词:一是“转型”,主要是功能要素集聚向“高端”转型,城市发展模式向“高效”转型,最终指向经济发展结构转型;二是“重构”,主要是重大事件、重点功能区带动城市空间格局重构,呈现都市服务中心集聚、新城产城拓展、生态格局保护等同步推进,寻求更具弹性和适应力的“全域化”发展格局。
盛洪涛称,武汉“转型”与“重构”模式,一是突出新的重大功能策划,建议紧紧围绕“长江经济带”这一新的国家战略,面向国际、面向区域、面向城市圈腹地,提出武汉在现代服务中心、产业经济中心建设方面的新功能;二是突出新的重要空间支撑,主要为现代服务业提供更加优质的城市中心地段,为先进制造业提供更加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支撑,同时利用“楼宇经济”、“园区经济”等方式大幅提升用地效益;三是突出新的重点项目建设,重点项目是所有新功能和新空间的落脚点。
新项目不能单打独斗,应该是“组合拳”。要把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用地和配套等各个方面的资源,优化组合成新的重点项目集群,即重点功能区,在功能上互相支撑,在空间上互相联动,实现“聚集效应、规模效应、示范效应”。
盛洪涛称,武汉市规划部门将结合重点功能区和三旧改造,加大存量用地“腾笼换鸟”。采取“重点功能区”模式,成片推进旧城改造,吸引高管人才、优质资本和优秀企业入驻,进一步降低旧城建筑密度,降低旧城人口密度,增加公园绿地及开放空间,增加各项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实现主城功能和空间有机更新。
(见习编辑 金晨)